張子悅
[摘要] 隨著醫院各項管理要求提升,各項管理制度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對于醫療質量的控制管理要求也重視起來,需要更好地對各項醫療管理措施進行構建,制定更加長效的安全機制。隨著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國家開始關注醫療基本藥物以及醫療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并對醫院基本藥物以及設備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對現階段基本藥物制度和設備的執行情況進行研究,從而建立相應的國家保障制度,為人們群眾提供必要的醫療配套設施的服務,提升我國基本醫療條件的使用效率。該文主要從實施醫療質量控制管理構建醫療安全長效機制進行分析。
[關鍵詞] 醫療質量;控制管理;安全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5(b)-0088-02
安全衛生事件在我國發生頻率顯著升高,該事件具有自身特點,規模以及影響范圍較廣,可能對醫院運營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面對安全衛生事件的發生,醫療衛生機構應對事件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需要科學地對醫療質量進行控制,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從醫療的角度為社會提供幫助,保障公共衛生安全。醫院對于醫療衛生的質量關注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一些醫療信息以及藥物使用方面存在較多的突出性問題,因此需要制定更加規范化的質量控制措施,掌握全面的控制方法,幫助醫院建立醫療安全的長效機制,實現醫療衛生條件的整體性進步,促進醫療衛生安全管理質量的提升。
1 醫療質量控制管理必要性
醫院作為重要的公共醫療機構,為人體的生命健康提供重要的保證,我國醫院中藥物使用以及設備應用范圍較為廣泛,但是醫院自身的組織結構較為復雜,各項管理中一些不確定因素以及風險因素較多,特別是一些公立醫院,在藥物以及設備采購渠道方面具備自身的特點,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具有自身的特點,藥物的采購渠道等方面醫院的可控性較小,因此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1.1 基本藥物使用質量控制問題
在進行銷售情況的分析中發現,國家基本藥物的銷售額逐年的增加,從2015年的7.6%逐步上升至2016年的18.3%,但是受到基本藥物配備質量不足的影響,可以發現整個藥物使用情況的金額沒有達到國家指定的要求,基本藥物銷售金額僅僅占據總銷售金額的20%,這樣的銷售比例對于基本藥物的管理存在不利影響。而且在進行藥物種類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藥物種類占據較多的是一些價格較高的進口類的藥物,基本藥物銷售集中在少數幾種藥品中,造成整個藥品的銷售分配存在不足。因此在進行藥物相應配置的條件下進行處理中一些問題是較為突出的,對于藥物質量以及安全的管理之間的問題也是較為突出的,無法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對質量進行控制,更加無法將其中的一些質量問題進行相應的處理,造成質量在管理的過程中無法全面開展,使得其中的問題較為突出。
1.2 醫療設備的管理存在問題
醫院對于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不足,醫療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醫護人員以及企業設備人員共同的參與,對設備進行更加科學全面的調試以及控制,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醫院對于設備的保養和維修不夠重視,在設備使用中無法結合實際需要制定更加適宜的管理措施,并且未能按照設備保養以及規定的措施進行相應的調試,造成醫療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判斷準確性方面的問題,無法結合實際的需要制定相應的醫療設備管理措施,更加無法制定相應的管理規范,設備在使用中一些質量問題得不到控制,對于醫院長效質量控制機制無法進行保證。
1.3 質量管理機構存在不足
醫院在進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對于自身藥物以及質量機構的管理也是存在一些問題的,醫院作為國家基礎醫療保障提供單位,在管理以及運行過程中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整體的結構較為龐雜,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不夠緊密,可能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機構重合的情況,出現質量問題后機構之間可能無法及時作出相應的判斷,出現責任推諉的情況。同時醫院在質量控制方面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忽視態度,在工作的過程中也無法定期對醫院藥品質量進行全面的盤查,在抽查的過程中也沒有制定相應的抽查計劃,造成整體的質量檢查以及控制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無法結合實際需要進行質量的管理,質量控制中一些問題較為突出,影響到整體的質量管理。
2 實施醫療質量控制管理構建醫療安全長效機制措施
醫院作為國家基層醫療保障提供單位,其質量管理中的一些問題無法更好地對問題進行相應的指導。因此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醫院現階段的各項管理措施進行改進,制定更加適宜的管理規范以及要求,提升醫院管理質量,更好地建立安全長效機制,幫助醫院進行更好的措施以及制度的建立,提升醫院管理質量。具體措施包括。
2.1 細化質量控制細節,提升整體管理質量
進行細節化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需要對醫院的整體管理進行更加細致的劃分,在管理的過程中結合質量控制相應的規定,將不同的科室之間的工作以及職能進行研究,對一些不理想的部分進行改進,將醫院的各項管理進行梳理,在梳理結束后對其中的工作細節進行更加細致的劃分,這樣可以將醫院各個科室以及部門之間的責任進行更好的確認,進而實現醫院各項管理質量的提升。例如臨床檢查結果“一單通”項目和范圍可以進一步擴大,影像檢查結果“一片通”和采供血機構、輸血科(血庫)、皮膚病性病、病理、消毒供應等專業室間質評項目擴大開展,覆蓋所有三級和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以及相關專科醫院。市級質控中心出具的質評結論作為市內檢查結果互認的依據。這樣部門相互之間實現了責任的共通,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將相互之間的一些治療方式以及相應的治療放大進行共享,全面實現了醫療相互之間的資源共享以及相互監督,提升醫療設備之間的整體管理質量,促進醫療安全長效機制的建立。
2.2 建立層級醫療質量控制
進行質量控制過程可以將醫院管理機構進行分級,不同部門對不同的質量進行方面進行質量控制以及管理,各個科室需要設立兼職的質量控制人員,嚴格按照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監控,掌握醫療質量的最重要信息,對科室中的各項工作進行檢查,規范相應的技術操作過程,并且將其檢查情況進行記錄,及時將其中潛在的質量問題進行合理化的建議,促使部門進行質量控制,將科室各個員工納入到管理的過程中,從基層出發對醫院質量進行全面的控制。其次,建立專門的質量監控小組。醫院可以每月制定相應的自評自測工作小組,按照相應的質量規范的要求對醫生以及患者的相應規范就進行調查以及分析,充分了解患者提出的相應建議,并且進行全面的核實,采用自查自糾的方式將其中的隱患進行排查,實現醫療控制技術的嚴密性以及規章制度的嚴肅性。最后,語言的醫務處以及質量監督部門作為最后一層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在醫院調查合適的基礎上將不同層級的質量控制信息進行核實,對于其中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制定相應的規范化措施,召開相應的醫療衛生會議,分析以及整理相應的監督機制,從醫院角度出發對相應的管理措施進行分析,進而實現質量控制體系建立,實現醫院質量的長效管理。
2.3 建立輔助質量控制機制
進行醫院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建立更加全面長效質量控制機制,醫院可以采用一些信息收集的方式,在病區內定期開展相應的問卷調查,認真聽取患者的各項意見,將不同區域內的信息進行收集以及整理,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會議培訓、考核檢查、經費管理等制度,實現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要嚴格質控中心印章使用及公文管理制度,對收集到的各類信息進行整理以及分析,并且采用研討會的方式將一些提案進行討論,對違反醫療規章制度的科室與個人進行嚴肅處理,對未及時匯報醫療安全隱患的科室與個人加重處罰,對發生重大醫療糾紛、嚴重差錯事故的科室和個人,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充分運用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方式,將每季度醫療質量考評分數納入科室目標管理,并作為科室的績效評價指標,同時與科室人員年度評比先進、晉升、晉級結合,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實現醫療管理質量的提升。
3 結語
醫療安全長效機制的建立需要醫院各個部門之前的配合,因此在進行長效機制建立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需要制定更加全面的監督機制,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科室負責人以及醫務人員參與醫療質量建設的積極性,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增強廉潔行醫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對提高人員整體素質、促進隊伍建設的長足進步起到長效持久的作用,提升醫院質量控制規范性,保證醫院質量控制整體效果,更好地建立安全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龍云玲,姜楠.高風險醫療設備質量控制檢測結果與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8(1):47-50.
[2] 馬躍.醫療器械的風險管理與質量控制[J].醫療裝備,2018(1):102-103.
[3] 王菁,冷明祥,沈旸.醫療機構質量控制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使用管理中的作用[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7, 28(6):170-172.
[4] 董曉明.醫療設備的安全應用與質量控制[J].醫療裝備,2017, 30(23):120-121.
[5] 潘新慶,霍建秋,李英.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與改進[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7,23(6):75-76,79.
[6] 張永航,徐露,袁明勇.關于急危重癥醫療質控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探討[J].中國數字醫學,2017(12):110-112.
[7] 曹紅儒,李帥帥,高敬龍,等.醫學裝備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實施路徑研究[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7,24(6):94-96.
[8] 卿翔.醫療影像設備管理及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3):167,169.
(收稿日期:2018-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