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儀 董淑蘭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農村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斷改革創新,其改革創新的目的就是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高三數學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各方面情況進行研討,構建出高效的數學課堂和科學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在課堂時間里更有效地學習高中數學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構建;高考數學復習;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改深入人心,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隨之起了新的變化。高考復習課堂教學變得開放、靈活,學生的主體性凸顯出來,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究的課堂機會也相應增多,老師則以引導和鼓勵為主。因此,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形勢下,改革教育方法,探索農村中學高考數學復習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每位數學教學工作者應該深刻研究的課題。
一、教師引導的巧妙度。決定學生思考的參與度
新課程標準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找到方法和規律,學會對問題進行反思,當問題需要遷移和拓展時學生有時會不知所措,此時教師科學有序的引導尤為重要。教師還要善于追問、補問、反問,把隱含在解法背后的想法挖掘出來,教會學生數學地思考問題方式;把推理背后的道理想明白、說清楚。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多方位地激發學生去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教師引導的巧妙度決定學生思考的參與度。“將課堂交給學生”肯定了學生的主體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課堂上教師的講授、引導、點撥、拓展尤為重要。因此,高三復習教學源于學生的自主認知、積極思考,重在教師對學生的熟練把握和教師的科學引導。
二、采用合作學習交流的方式
在高三的數學復習課堂上,利用正確方式使同學之間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來學習,不僅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也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體意識。教師在課堂上可讓學生自行進行互幫互助,對資料的教學重點內容講解之后,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強化知識點的訓練,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梳理解題思路,完成解題過程。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查漏補缺。此種教學方法利用學生熟知的、貼近生活的教學情景來引入會有更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構建高效課堂。教師要注重對當場點評合作性成果的力度,對于需要加強努力的同學也應給予支持鼓勵,這樣既讓學生充滿了自豪感,又不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三、課堂教學回歸教材復習
(一)注重課本基礎知識
在復習階段,梳理基礎知識,構建知識結構。吃透教材,研究教材,做到層次分明。要站在思想與方法,聯系與區別的高度去把握課本中的概念、定義、定理、公式,并進行探究、演變、拓展。把注意力放在對主干知識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上。因為高考數學題始終貫穿雙基和通性通法考查,很多高考創新題是靠課本知識支撐的。
(二)注重課本例題
通過例題教學,進行引伸、拓展,舉一反三,去幫助學生挖掘問題的各個方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遷移。通過動態的開發的探究方式,使得例題橫向拓展、縱向拓展,把學生引入一個完整的理論領域,讓學生自己從中找到解題方法和規律。更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對問題的反思,掌握探究、變式、拓展的方法,以達到解一題,通一類,帶一串的目的,積累解題思維方法。
(三)注重課本習題
課本習題反映了基礎知識與能力的主干,利用習題,汲取主干中的營養,生發出新的枝節,培養出知識和能力的參天大樹。通過習題練習,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并進行方法的提煉和領悟。通過習題練習,培養理性思維,將創新意識融人數學問題解決之中。
(四)注重課本“二次開發”
回歸課本不僅看課本原來的一些例題和習題,更重要的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以教材內容為開發素材,對教材進行補充、拓展、開發,讓教材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思維的發展。目的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利于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有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高考復習。所以,高三復習必須回歸教材。研究教材,不放過可能作為知識、能力、思想、方法考查的載體的題目,深入研究可能被利用的題目,充分發現它的價值,發揮它的潛在功能。
總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和科學的教學模式,都可以很好地調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可以優化高中數學的教學,全面提高“教”和“學”的質量。有效地高考數學復習課堂教學改革能促進學校的良性發展,同時能迅速高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