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君 董文麗
【摘要】本文認為資源、資金、政策是影響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主要原因,這些原因分別來自創業者自身、學校、政府、社會四個方面。在此基礎上設計問卷,在桂林四所高校中進行調查。調查發現:多數的畢業生都認同自主創業并且會選擇自身感興趣的行業,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動機主要是為了解決就業,自主創業資金主要來自銀行貸款、家庭支持等。學校和政府也都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扶持項目和相關的政策支持,但大多數的畢業生卻只是了解其中的一少部分。對社會這個平臺而言,大學畢業生也希望獲得同等的就業機會和支持服務,在他們創業的過程中也存在“三缺”問題,即缺乏資金、缺乏資源、缺乏經驗。本文認為要走出創業困境,只有大學生自主創業者、學校、政府、社會四位聯動,才能提高創業質量。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學校;政府;社會
美國著名的創業教育家蒂蒙斯(Timmons)認為,創業因子主要包括:戰略與商業機會、創業者、資源需求與商業計劃、創業企業融資和快速成長等五部分。在《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中,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了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即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把大學生不僅作為求職者來培養,還要把他們變成工作崗位的創造者。
與西方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的創業起步較晚。絕大多數的學生都知道創業,但畢業后選擇創業的人較少。根據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項目《中國大學生創業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2015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為2.86%,創業比例雖然相比2014屆有所上升,但對于765萬畢業生這一龐大的基數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
在創業過程中,由于創業能力、創業知識、創業資金、創業政策、社會資源缺乏等各種因素,使創業的成功率較低,但造成這種現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過從影響創業的創業者自身、學校、政府、社會四個方面進行調查并展開探討。希望可以給大學生自主創業相關部門提供參考意見,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一些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法
本文的問卷以桂林幾大高校為例,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調查。自主設計問卷了“畢業生對自主創業需求的調查”。問卷主要從大學生的自身、學校、政府、社會四個方面為出發點,分別對資金、資源、政策三個主要因素進行調查。本次問卷共向畢業生提出了16個問題。
問卷的發放主要通過網絡的形式進行發放,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96份,無效問卷4份,回收率98.6%。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男生167人,占56.33%;女生129人,占43.67%。桂林旅游學院收回77份、桂林理工大學收回65份、廣西師范大學收回57份、桂林漓江學院收回52份、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收回45份。
數據處理用SPSS17.0forWindows進行統計分析。
二、問卷調查結果
(一)影響自主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因素
(1)在自主創業的意愿上,有35.33%的畢業生會選擇自主創業。(如表1)
(2)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認同上,有69.33%的畢業生都是認同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但也有10.67%的畢業生反對。(如表2)
(3)在自主創業的選擇上,興趣與專業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主流(67%)。(如表3)
(4)在自主創業資金籌集方面,銀行貸款占21%;家庭支持占20%;個人存款占19%;合伙融資占18%。同時也會有一部分的大學生會選擇其它方面。(如表4)
(5)在創業的目的上,解決就業占30.67%;個人的偏好占22%;挑戰自我占21.33%,也有少部分是為了家庭的寄托和政策的支持才會選擇自主創業。(如表5)
(二)影響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學校因素
(1)畢業生對學校創業指導教育的了解,問卷調查顯示,現在的大學校園中,大部分都有關于創業指導教育的學生占73%,只有14.33%的大學生是沒有接受過創業指導教育的,還有12.67%的大學生并不知道是否有創業指導教育。(如表6)
(2)畢業生對學校扶持自主創業的了解,大多數畢業生不完全了解學校對自主創業的扶持。(如表7)
(三)影響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府因素
(1)畢業生在對國家創業扶持政策的了解上,大多數畢業生不完全了解國家對畢業生創業的相關政策。(如表8)
(2)畢業生對政府給于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期望,大多數的大學生希望政府可以給他們提供政策(主要指稅務、人事、資金的優惠政策)上支持的占32%;在大學生創業基金上提供支持的占25%;社會專業化治理服務機構提供服務的占24%;宣傳鼓勵方面的占19%。(如表9)

(3)大對數畢業生認為,現階段各地政府在大學生創業扶持工作中有些方面的支持可以更進一步提高。大學生普遍認為政府方面主要是在政策引導和支持上需要提高的占38.33%,社會專業化治理服務機構提供服務的占24%,在專業化創業培訓和教育方面的占19%,大學生創業基金方面的支持占18.67%。(如表10)
(四)影響畢業生自主創業的社會因素
(1)畢業生認為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缺乏經驗占18%,缺乏資源占15%,缺乏資金占14%,所以,創業的成功與否非常關鍵,對于部分大學生來說,創業失敗帶來的后果難以承擔的占12%,還有少部分的大學生認為在創業過程中,家庭的不支持占9%,沒有適合的合作伙伴的占8%),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夠占8%,缺乏創業指導的占8%,創業理想化占8%,這些都成為阻礙大學生自主創業面臨的問題。(如表11)
(2)畢業生最希望得到的創業幫助。調查顯示,多數的大學生希望得到創業資金支持占17%,能力培訓占14%,知識培訓占14%,以及政策支持占14%,少數的大學生希望得到創業專家咨詢指導占9%,希望獲得場所支持的占9%),硬件設備支持占9%,創業實踐活動占8%,以及新媒體支持占7%。(如表12)
三、畢業生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金難
大學生剛剛步入社會,創業資金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足夠的資金是一個企業注冊成立,以及進行正常的工作運營的保障。資金對于一些家庭條件好的而言,可以給予很大的幫助,但對于家庭給予不了過多的幫助時,學校、政府、社會應給予相應的幫助,現在已有的政策資金幫扶對于幫助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卻是少之又少。
(二)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源難
資源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社會關系上,社會關系可以幫助創業大學生獲取所需的資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自主創業大學生所擁有資源的數量及質量,從這方面來看,社會關系的重要性反映了資源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性。大學生在沒有任何成就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社會關系網非常難,僅依靠大學生自身是很難滿足的,因此,資源作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生存的保障和基礎,學校、社會、政府應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有針對性地幫助扶持。
(三)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難
政府創業扶持政策是推動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力量,近幾年,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受到廣泛關注,各級地方政府都希望通過鼓勵和扶持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改善和優化大學生創業環境,激勵大學生投身創業,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但有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率僅為2.93%,創業成功率僅5%。政府通過完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并逐步實施,無疑會改善現狀。
四、走出畢業生自主創業困境,提高創業質量
(一)畢業生提前做好創業準備,提升創業能力
首先,對于即將要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應該對創業有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只是一個想法和一份策劃書那么簡單,在創業的準備時期就應該對創業有一個正確的看法,并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去做,結果半途而廢。在創業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會有挑戰,但也會有機遇,所以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來說要有一個正確的創業動機,樹立一個正確的創業觀念至關重要。
其次,應該提升自我的能力。大學生自主創業失敗的部分原因大多是能力不足。在創業的競爭中創業者的個人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創業者的規劃能力、談判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處理突發事情的能力以及自我的認知等,這些都需要大學生在校期間進行提升。
最后,在大學階段極要有意識地關注創業的相關信息與政策,了解獲得這些信息的渠道、方法。探尋有關創業的國家政策、社會保障、行業規則等。為自己的決策提供基礎與保障。
(二)學校加強創業指導,營造創業文化氛圍,為畢業生創業保駕護航
首先,大學生自主創業所在學校應加強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相關扶持政策的宣傳。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列入教學計劃中,加強優秀創業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創業課程設置。也使大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創新創業。
其次,學校要積極營造創業校園文化氛圍,鼓勵學生進行開拓創新。在宣傳上,學校可以運用廣播、板報等傳統的手段進行創業教育外,也可結合微博、人人網、微信等新媒體手段進行創業的宣傳。在活動上,通過舉辦各種創業大賽、演講、文藝表演等各種形式活動將“創業”觀念深入人心。也可以樹立創業成功典范,邀請創業代表來到同學們生活中進行演講與宣傳,一方面,可以給同學們創業信心,激發創業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同學們創業提供經驗及建設性的建議。
(三)完善創業政策,拓寬融資渠道,加強監管力度,發揮政府推動作用
首先,政府要提供大學生創業政策支持體系。也就是要為其提供創業方面的條件。如稅收減免政策、住房補貼、醫療保險等優惠政策,為創業者提供后續保障,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踴躍的投入到創業中去。同時可以成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服務部門,為創業者提供指導、融資、稅收、培訓等一系列的政策宣傳和幫助。
其次,創業資金不足是擺在大學生創業者面前最直接、最客觀的問題,也是創業者最希望得到幫助的問題。大學生社會關系單一、社會資源匱乏,親朋好友的幫助是有限的,同時沒有擔保、無抵押又很難從社會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創業資金的支持,拓寬融資渠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最后,加大監督審查力度。為了保證創業政策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各地政府應該加強對相關部門的監督與審查,對各部門工作制定嚴格的標準,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和評估,設立監督匯報平臺,便于接受來自大學生及社會群眾的監督,在監督審查過程要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指出,請他們改正,對于工作中不到位的地方,給予指導。
(四)加強社會服務支撐體系的建立,幫助大學生創業
大學生創業活動需要來自全社會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才能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撐體系對大學生創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整合社會資源,盡快建立起完善的大學生創業社會服務體系。
首先,新聞媒體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業的宣傳力度,加大社會對創業的認可和支持,同時要幫助大學生創業者熟悉與創業有關的工商、稅務、企業經營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以法律和政策為主,使大學生創業者盡快熟悉業務流程,盡可能爭取到一些政策及法律保障。使創業者們第一時間能夠清楚、徹底的了解當前國家創業的優惠政策。
其次,創業教育培訓機構將一些可行性較好、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業項目拿到創業產業園以及創業見習基地進行實踐模擬,增強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實踐能力;并對大學生創業者企業運行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及時解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為他們提供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
[1]楊曉慧.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曾茜.高校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M].重慶:西南大學,2014.
[3]王會濤.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模式選擇和對策研究[M].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2.
[4]錢癉,陳云.地方政府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政策比較分析[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1(03).
[5]池仁勇.美國創業支援體系剖析[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1(01).
[6]王北陽.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10(09):112~114.
[7]何云景.借鑒國外經驗構建我國大學生創業支持系統[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02).
作者簡介:蔣麗君(1973.09—),女,漢族,廣西全州人,碩士,桂林旅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和教育;董文麗(1995.08—),女,漢族,吉林梅河口人,本科在讀,桂林旅游學院,研究方向:旅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