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探索體育教學的改革發展是基于新時期、新環境、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思想下的客觀要求,同樣也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體制改革和發展的必要要求。從客觀上來講,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其專業化水平、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和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以高職體育教師為例,作為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中,關于體育教學的創新與體育教學改革的探索一直是體育教師為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實現學生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全面發展所關注的重點,也是職業教學的目標之一,在完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實現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優化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以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以及探索體育教學改革為重點,結合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發展現狀,提出幾個方面的思路。
【關鍵詞】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教學改革;發展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創新與教學改革是新時期高職院校發展的重點,也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各大院校的改革都需要遵循院校發展的客觀需求,結合自身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和創新,以進一步提高改革和創新的實際意義。從目前現狀來看,高職院校對于體育教育教學方面的重視度有了明顯的提高,體育課程體系的建設也越來越健全,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積極倡導體育教學創新以及體育教學的改革發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與此同時,受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在實現改革和創新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阻礙因素,教師在課程教授上,對于創新、改革教學還存在片面性的認識,一些教學方法、思想理念還無法滿足和跟上體育改革和創新發展的需求,從整體上影響到高職院校體育改革創新的開展。
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樹立的是以學生為本,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全面推廣下,關于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將以人為本作為教學改革和創新發展的理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和自主性的發展。通過具體的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思想和體育意識,引導學生熱愛體育,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與自我健身習慣的培養。除此之外,還要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性,深入挖掘體育文化與體育精神,將素質教育與終身體育思想有效地融合,為高職院校體育改革和創新性的發展提供指引。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迫切性
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已經成為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的一個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學生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對復合型人才需求的客觀要求。在多元化的教學環境和市場要求下,關于人才需求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為專業型、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聚集地,對于人才的培養更加強調其實用性和應用型,為市場提供針對性和對口性人才,以提高人才的市場競爭力和競爭優勢。但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以往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和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要求,強調對體育教學的改革具有顯著的必要性和社會性。不斷的創新體育教學,探索體育教學改革發展,完善體育教學課程體系,優化教學模式,使體育教育教學符合時代要求、符合教育規律、符合教育思想、符合教學要求,以全面發揮體育高職教育特色、教育優勢,滿足對高職院校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從客觀上來講,體育課程作為高職院校課程體系中的一部分,體育教學改革實質也是高職院校改革,體育教學與終身體育相結合,重視對學生體能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是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發揮課程優勢,實現教育教學多元化、多樣式發展的核心內容,也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課題。
三、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探索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思路
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探索體育教學改革發展需要建立在體育教學的客觀規律和高職院校發展要求的基礎上,以不斷地完善體育課程體系,創新課程教學內容,優化教育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全面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實現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一)在思路上加以創新改革
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探索體育教學改革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發展觀念,改變以往的體育教育教學思路,創新思路,為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和提供思想支持。首先,模仿本科院校公共體育課教育教學的基本思想和模式,結合自身發展的特點和優勢,求同存異,探索出符合自身發展特色和要求的體育教學模式和體育教學體系。其次,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積極的借鑒和引用一些優秀的、成功的案例和經驗,全面分析自身的教學環境、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目的,根據自身特點和情況建立具有針對性、特色性的職業教育教學體系。最后,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如情境教學、項目教學、過程教學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差異性,圍繞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增強學生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現代化創新性的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培養體育興趣,形成體育習慣。
(二)在內容上加以創新改革
在以往的高職體育教學中,更加注重的是“操場式”的訓練,讓學生在反復練習和訓練中掌握體育教學內容,提升體育技能,這種單一性、被動性模式,對于部分對體育缺乏興趣,體育熱情不高,怕苦怕累的學生而言,難免會覺得枯燥,吃力和疲憊,過于強制性的要求會讓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抗拒心理,不利于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意識的形成。而過于松散,又使體育教學成為“自由活動”,對學生缺乏約束力,使體育教學停留在表面,除了部分體育專長生和體育項目愛好者會投入到體育活動中以外,其他學生基本都處于放松、休息的狀態,不利于體育教學整體效果的提升。對此,為有效改變這種局面,在強調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發展過程中,應重視對教學內容進行特色創新。第一,關注課程內容設置的趣味性,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體育項目選擇,讓學生選擇自身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展開體育活動,使體育教學既能達到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和提升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目的,同時又能實現學生由興趣向習慣的過渡,在興趣基礎上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全員參與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第二,體育內容的特色創新還要結合學校實際和區域特點,可以借助體育教學的教育性和傳播性,適當地發展和推廣一些具有傳統型的大眾娛樂體育運動,既能彌補體育教學內容的局限性,豐富教學內容,又加深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在更深入的了解體育文化、體育精神的同時,增強對體育的認同感,提升體育教學的實用性和教育性。
(三)堅持特色的同時,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
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探索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是從體育課程體系和體育教師教學模式及教育教學思想上出發的,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組織性、引導性和參與性。在具體的改革和創新過程中,鼓勵學生全面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愛好、運動天賦、體能訓練要求等方面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制定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多元化、個體性和個性化發展需求,實現學生共同成長和發展。第一,體育教學改革和創新要從體育自身的特點出發,遵循體育運動技能的客觀規律和要求,全面落實學生體能訓練與素質培養。第二,完善教學體育的設置,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體育教育教學創新改革,優化班級人數,加強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體育器材的投入,滿足學生對不同體育項目訓練體育器材的選擇,以規范體育教育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關注點,創新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在具體的實踐訓練中去領會體育技能和體育項目動作,實現動作旋律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增強體育訓練給學生的實體感受,盡可能地降低主觀因素對學生學習效果產生的影響,讓學生能夠深入挖掘體育教學的魅力和體育學習的樂趣,增強體育教學的互動性、靈活性和活動性,對于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鍛煉學生意識,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作用。總之,高職院校在體育教育教學改革中堅持特色,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重視體育教學的學科性質,突出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四)結合院校和地區的實際情況
高職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性的發展相比于其他的學科而言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一方面,基于體育學科的學科特征,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側重的是對學生專業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在身心素質方面的重視度也相對欠缺。另一方面,基于社會需求,盡管目前社會在人才的選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重視人才的綜合素質,但體育教學作用和價值存在一定的影性,并不是人才競爭中的剛需,這就導致學校對于體育教育改革和創新方面認識不足,從長遠角度來看,既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又影響到高職院校本身的發展。而且由于區域的差異性、經濟的差異性和傳統體育項目以及民族體育項目的差異性,高職院校在教學條件和教學理念上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性,對此,強調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就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和客觀性。基于多元化的教學環境和市場環境,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要具有一定的應用性和實際性,要結合院校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的教學,以提高體育教育改革的實效性,促進高職體育健康、良性、可持續的發展。
(五)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培養教師的終身學習觀
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作為體育課程體制中的重點內容,其教學水平、專業化程度、綜合素質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和影響到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質量和效果。對此,高職院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重視對教師綜合能力的培養,使教師在能力上,在教學水平和教學方式方法上更好地滿足和適應體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的根本要求,實現體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發展要求。
四、結語
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探索體育教學改革發展是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一項復雜性的、全面性的、系統性的工程,在具體的改革和創新過程中,需要從體育教學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等方面全面強調創新性需求,實現體育教育教學現代化的建設。打破傳統的教學體系,建立符合高職院校發展特點和體育教育客觀要求的教學系統,使教學目標從體制教育逐漸向健康教育轉變,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對于學生體能素質的提高、體育意識的培養、體育習慣的形成以及終身體育思想的構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賈錫坤,劉傳勤.高職院校創新性體育教學探究[J].數字化用戶,2016(46).
[2]陳沉厚.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創新性體育游戲的應用[J].大觀周刊,2012(21):245.
[3]夏月紅.趣味性教學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06):122~123.
[4]熊彬.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研究[J].中國市場,2016(36):203~204.
[5]向玉峰.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探索體育教學改革發展[J].求知導刊,2015(21).
作者簡介:李麗,女,漢族,湖南常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