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林娜 李剛 董夏 夢泮琇 楊克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當前課程教學中方興未艾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有著獨特的價值。文章以此出發,首先分析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然后探討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課程中的價值,最后就如何在課程教學中實踐此模式,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包括調整教育理念、加強微課制作、開發學習平臺、注重課堂交流等。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
《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是一門新興的課程,主要從生態學的視角,以系統論的方法來提升農業生產的層次,并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突出的價值。“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新型教學模式,目前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各門課程的教學中,極大地重塑了課堂形態,提高了教學效率。文章以此出發,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中的實踐應用做了探索。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探
教學模式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依據特定教育理念所采取的教學行為的總和,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憑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顧名思義,是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它以課堂的翻轉(也稱反轉、顛倒)為中心內容。“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是信息技術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它以微課為中心,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全方位、深層次翻轉。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兩點內容,首先,教與學的翻轉。一直以來,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的教處于課堂中心地位,學生的學則為附庸,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凸顯,“翻轉課堂”則以學生的學成為中心,以學定教;其次,課內與課外的翻轉。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內是學生知識學習的場所,課外則是知識吸收與消化的場所,翻轉課堂顛倒了此一關系,課外自學成為知識學習的場所,而知識的內化與吸收則轉移到了課堂。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課程中的價值
《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是一門新興的課程,以農業生態建設以及環境保護為教育教學內容,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農業生產污染嚴重的今天,有著深刻的教學價值。“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新時期最為常見的教學模式之一,它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教學中的應用有著突出的價值,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首先,激發學習興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媒介是微課,而微課的核心則是微視頻,與純粹的文字資料相比,微視頻更具直觀性,也更貼近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助于調動并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突破教學難點。微課突出微字,既指時間的短暫性,也指教學內容的專一性,多以單個的知識點作為課程內容,能夠實現集中精力突破一點的教學效果,對學生課程學習中重難點的破解有著突出的價值;最后,優化教學資源。“翻轉課堂”中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習后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中的實際情形,調整教學內容,優化資源配置。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課程中的實踐策略
(一)調整教育理念
“翻轉課堂”是迥異于傳統課堂的全新課堂形態,涵蓋多個層面的翻轉,包括課間教學與課外自學的翻轉,教師教學與學生自學的翻轉等。然而,無論何種翻轉,其前提條件都是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在以往《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的教學中,教師多秉持傳統的“師主生從”型教育理念,課堂教學以單方面的知識灌輸為主,學生僅僅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較低。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教育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礎上,重塑教學活動。比如,教學活動由灌輸式走向誘導式,教師不在課堂中細大不捐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點,而是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自主學習,賦予學生課程學習的主體地位。又如,教學形態由單向式走向交流式,教師在引導學生自學的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反饋情形,及時交流,幫助學生有效破解自學環節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學生課外自學的實效性等。
(二)加強微課制作
“翻轉課堂”以課間教學與課外自學的翻轉為核心內容,但“翻轉課堂”下的課外自學又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自學,它有一定的學習資源、學習規劃。作為銜接課外與課內的媒介,這就是微課。因此,在“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中,微課的設計與制作自然也就成為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微課的制作中,教師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首先,以微視頻的制作為中心,由主及次,構建內容充實、形態多元的微課體系。就以沼氣應用的教學為例,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沒有接觸過沼氣,對沼氣池的構造也缺乏深刻的認識,教師在微視頻制作中,可以借助3D模擬技術,構建沼氣池的模型,便于學生深入了解,且在微視頻的設計中,要注意配套文件資料以及聯系的設計與制作;其次,注重微視頻的選型以及時間長度。微視頻有問答式、講解式、演示式多種類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知識點選擇合理的微視頻類型,比如理論教學以講解式為主,而實驗操作則以演示式為主,同時控制好微視頻的時間長度,突出“微”字。
(三)開發學習平臺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以及信息社會不斷成熟的今天,在線學習平臺的構建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問題,不少學校已經建設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網站。但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移動網絡的不斷發展以及大屏智能手機的流行,學生信息獲取的方式逐漸從電腦轉到了手機以及其他移動終端,如iPad等。因此,在學習平臺的開發中,也應該以移動接受終端為載體,開發新型的學習平臺,便于學生學習。比如微助教平臺,微助教是以微信為平臺的一款小程序,具有快捷方便的特征,學生借助手機微信,便能進入智慧課堂自主學習。此外,學校可以開發以《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課程APP軟件,在APP軟件中不僅有學習資源庫,還有事實測評、在線問答等板塊,學生以學號作為登錄賬號,可以自如地在課后開展學習活動。在線學習平臺的開發與完善,使得學生的課外自學逐漸走向常態化、深入化,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會顯著提升。不僅如此,學習平臺所附帶的在線實時測評,也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
(四)注重課堂交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由課外自學與課間教學兩個部分組成,這兩個部分之間有著很高的關聯性,課外自學是翻轉課堂的第一步,學生利用課外自學來掌握基礎知識;課間教學是翻轉課堂的第二步,教師借助課間教學來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并答疑解惑。為了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課間教學中,要重視師生間的課堂交流,一來,檢查學生課外自學的實際效果,二來掌握學生的學習現狀,便于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就以農業生態系統結構的教學為例,傳統農業的生態系統結構與現代農業生態系統結構有著很大的差異性,筆者在微課的制作中,對比展示了兩種農業生態系統結構的示意圖,它們有著同樣的能量流動起點,但在接下來的能量流失中卻有著很大的差異,筆者向學生問到:從示意圖的學習中,我們可以知道生態農業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有哪些優勢;農藥化肥在增產的同時,也會導致有害物質的傳遞積累,它借助何種媒介在人體不斷累積,危害人體健康等。
四、結語
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形態,信息技術成為當前課程教學的核心內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則是基于信息技術的全新教學模式,有著突出的教學應用價值。對此,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價值,優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2012,30(04):46~51.
[2]李海龍.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09):46~51.
[3]鄭環.現代經濟條件下高校專業課程創新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 (12):108~109.
[4]王素娜.高職院校《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教學模式改革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 (02):174~175.
作者簡介:都林娜(1983—),博士,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環境微生物學和水環境保護等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