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發展,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信息化社會已成為當前我國發展的新趨勢。教育向信息化轉變,是提高我國教育水平,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效手段,是構建學習型社會,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促進教育行業科技創新的基本要求。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抓住世界信息技術發展的良好機遇,不斷推進教育信息化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更好的實現教育現代化,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持。當前,教育的信息化發展,為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新挑戰。本文將針對現代信息技術發展中,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
一、現代信息技術對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影響
(一)信息技術是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力量
我們正處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正逐步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在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的同時,也改變了社會結構。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更注重培養實用型人才,所以,與社會和企業的聯系最為緊密。為了能夠更好地為社會提供應用型人才,順應時代發展,改革教學模式非常必要,通過在教學模式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不但可以提高教學水平,還能讓職業院校的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更有優勢。
(二)信息技術是改變職業教育傳統教學模式的必然選擇
信息技術以其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設施,能夠為職業教育提供更加真實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在仿真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具體實踐,對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運用和檢驗,并且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并且在崗位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有效提高實訓效果,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才能對職業教育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改革。
(三)信息技術可以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
提高職業教學質量首先應注重提高職業教育的公平性。無論任何地區任何條件下的學生,都有受到同等教育的權利。隨信息技術通過對教學信息的傳輸、網絡課程等功能,對偏遠地區的學生也能提供同等的教學材料,從而提高教育的公平性。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功能、超文本功能、虛擬現實功能等,能夠為職業教育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并且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手段,為職業教育質量提高提供技術支持。
(四)信息技術能夠提高職業學員的自學能力
在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中應用信息技術最終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員信息素養,提高學員的專業技能,這同時也是新時期社會對人才基本要求,同時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培養技能型人才,也是職業院校的職責所在。讓學生學習現代化信息技術,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現代科技的掌握,在未來發展中能夠更加適應社會,同時也有用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的能力。在現代社會網絡信息環境下,通過互聯網可以搜索出大量的專業學生資料,提高學生利用網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自學中,也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現代化信息技術環境中,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方向
(一)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
教學模式改革首先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課堂知識主要依靠教師硬性灌輸,教學效果并不突出。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能夠使教學方式豐富多彩。例如,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將一些理論性知識轉變成直觀具體的視頻或圖片,為學生提供更容易理解的教學信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將教學中心從理論教育專業到實踐教育,作為職業學員,實踐能力才是最為重要的能力,信息技術可以針對任何職業的工作流程進行模仿,學生通過在模擬環境下進行實際操作,能切實的提高自身專業性,從而提高職業能力。所以,信息技術在職業教學教學模式創新和改革中,能夠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二)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分解主體工作任務,向學生講解需要利用那些知識和能力才能順利完成目標任務,再由學生自行探索,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指導,但主要鼓勵學生多使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通過強大的信息資料支持,為學生完成任務提供幫助。這樣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該項內容的完成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在面對其他任務時的完成能力。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僅對任務選題、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作一般指導,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和獨特性。這種學習方式主要以學生親身實踐為主,最大的優勢在于,信息技術能夠為不同專業,不同情況的學生做出專業的指導,作為學習工具,要比以往任何一種教學工具更加專業有效,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方面,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更好地提高我國職業院校教育水平。通過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發揮出極大的推動效果,所以,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大環境下,職業教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與研究,以更適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發展需求。堅持建設和使用共同發展,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我國各行各業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在保證學生個人發展前景的同時,促進國家和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束慧,陳衛兵,劉建蘭.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職業教育“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以電子專業核心課程為例[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4,28(01):39~42.
[2]楊金栓.基于信息化環境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7,9(05):56~59.
作者簡介:付麗娟(1970.10—),女,漢族,山東萊蕪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