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偉 李剛
【摘要】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博物館則為受眾提供平臺,增強公眾與文化產品的互動。“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是現代博物館的機遇,因此博物館應更具開放性,運用多種高科技手段提高博物館的服務水平,做好相應的安保管理工作至關重要。
【關鍵詞】新時期;博物館;安保管理
博物館是一個公共性的文化建筑設施,它集文物的收藏及保護、科學研究、展示教育于一體。參觀博物館成為一項重要的文化體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單一的展廳管理服務已經滿足不了觀眾的需求,他們不止需要干凈、安靜的參觀環境,更想與文物展品來個近距離接觸,參與互動,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在展覽中,有許多展品“裸陳”在外面,觀眾觸手可及,常有部分被有意或無意觸摸導致損壞。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博物館安全保衛工作,把人、機、環境、管理有機結合,才能做到科學、快速、高效的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最終確保博物館藏品的安全。
一、博物館展廳安全服務
(一)展覽展品的安全
廣大觀眾進入到博物館內進行參觀,不僅獲取了歷史知識,而且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大量珍貴文物展出讓觀眾大呼過癮,同時安全保衛的壓力不容小覷。對外展示是博物館的重要功能,博物館文物展品在展覽的過程中主要考慮的安全問題就是避免被破壞、被盜。展廳是完全開放的空間,人流量大而且復雜,不易控制,觀眾往往會亂摸、亂碰文物展品,甚至見財起意進行盜竊。因此,這就要求展廳保衛人員堅守工作崗位,當班時間不得擅離崗位。如有特殊情況需暫時離崗要報告上級領導同意且安排人員接替后方可離開,并在規定時間內準時回到工作崗位。
(二)展廳防火防盜安全
展廳開放期間,觀眾眾多,若管理不嚴,觀眾攜帶火種或在館內吸煙易埋下火災隱患。另外,展廳內燈光設備多,電器線路復雜,稍有不慎易造成短路。因此,展廳保衛人員需做到:第一,注意參觀游客是否吸煙,是否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一旦發現立即阻止,若有經反復勸阻不聽者,應立即報告上級領導。第二,積極參加安防、消防學習和滅火演練活動,熟悉展廳內消防設施設備的功能、位置,熟悉滅火器具的擺放點,掌握滅火器、消防栓及自動卷簾的使用方法。若發現火災,能及時向消防安全管理人報告及報警,組織人員疏散并進行初期火災撲救。第三,仔細檢查展廳內電器設備情況,及時發現身邊出現的異常燈光、氣味,及時報告和處理,爭取第一時間控制異常情況并等待專業人員前來處理。第四,防盜工作不容忽視,展廳管理員既要防止文物展品被盜,還要防止觀眾的隨身物品被盜,無論文物還是觀眾的財物被盜,對安全保衛工作來說,都是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損失??傊?,防火防盜是展廳安全保衛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
二、博物館火災的防護措施
第一,不斷完善博物館內的消防設施。應對火災問題,首先我們要考慮的就是博物館內的消防設施問題。必須要不斷地完善博物館內的消防設施,對消防設施進行嚴格的監察控制,加大對于博物館裝修材料的檢查力度。對于一些電器老化的現象進行及時的整治,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地替換掉以往的陳舊的電器設施,進一步完善博物館內的消防設施。
第二,不斷整治博物館內的周邊環境。對于博物館的周邊環境,我們要做到嚴格的整治,對于一些煙頭,做好相應的提醒措施。由于博物館內部人員為了盈利而建立的相關易燃棚,要設立嚴格的政策去禁止這一行為,對于行為惡劣的,進行相應的懲罰,以此警示人們。
第三,不斷地加強內部管理,加大監管。要做好博物館內部的火災問題,就必須大力加強內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關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按照相關的措施流程進行監管,同時對于博物館的相關人員進行消防知識方面的培訓,不斷地提高人員的消防意識。讓員工意識到相應的消防安全責任意識,并且明白身上的責任問題。博物館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加大相應的監管工作。
三、智能掛鎖門禁管理系統在博物館安防系統中的應用
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文化遺產,故宮建筑、園林本身及其館藏珍品,在防盜、防火及日常管理中的預防、預警、應急處理等各個環節,都有其特殊性。1949年以來,故宮博物院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引入先進科技,先后四次對安防系統進行了提升改造,以保證安全技術防范系統長期處于先進水平。
智能掛鎖管理系統由智能掛鎖、電子鑰匙、手持機、無線轉發器、無線接收主機、電子鑰匙讀寫器、報警系統服務軟件7個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的軟/硬件模組組成。系統采用三層構架,其中每一個無線轉發器和其相連的多個智能掛鎖組成一個星型通信網絡,負責智能掛鎖開啟、關閉、異常報警等信息的采集與傳輸。報警接收主機通過無線數據傳輸模塊接收多個無線轉發器的數據后,經過數據過濾、數據挖掘等處理,將有效信息傳輸給系統服務器。系統服務器負責數據采集、分析、顯示與網絡管理等功能,通過友好的界面展示方式為用戶提供可靠的應用性能與良好的用戶體驗。
四、結語
總之,作為公益事業的博物館,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作用,保證博物館的安全,先進的設備不可少。一支紀律嚴明、作風過硬、責任感強的安保隊伍更不可或缺。展廳安保人員應具備較高的服務和安全防范意識,善于與觀眾溝通,能及時、迅速地處理應急事件,確保文物安全和觀眾人身安全,更應該讓博物館意識滲透到民眾的生活之中,拉近博物館和觀眾的距離,讓觀眾在博物館里能體驗到歷史的凝重,感悟到文化的燦爛,享受到藝術的美妙。
參考文獻
[1]蔡奕芝.參觀韓國博物館的啟示[J].中國博物館,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