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參照國外和其他地方的戶外資源開發成功經驗及成果的情況下,闡述了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對促進咸寧市的旅游業、休閑體育產業、精準扶貧的影響,認為開發戶外運動資源能更好地把“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帶動山區、庫區貧困人口的早日脫貧,同時可以增加人們休閑游憩、素質教育的項目與場所,促進戶外運動產業與服務業的發展。并對開發咸寧市戶外運動資源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戶外運動;運動資源;開發現狀;對策研究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戶外運動、休閑游憩資源的開發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數、深入推進開放咸寧、綠色咸寧和幸福咸寧的重要內容之一。
國家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要求組織開展“戶外運動、群眾登山”等具有品牌特色、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財富》雜志首期中曾預測21世紀7個最佳的投資方向之一即為休閑運動,其運動形式將會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隨著戶外運動與休閑的融合、發展和普及,不僅可以帶動自助旅游服務市場及用品銷售市場的發展,更能牽動戶外休閑產業鏈的發展。
目前我國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尚處于粗放式階段,在政策制定與支持、資源整合、服務質量和品牌建設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本文在充分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咸寧市本地的實際情況,對咸寧市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現狀進行調查統計,并進行科學的論證與研究,以期對咸寧市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提供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
一、咸寧市戶外運動資源綜述
咸寧市作為湖北南大門,距離省會城市武漢90km,武漢城市圈成員城市之一。地處幕阜山系余脈,毗鄰湖南、江西,138公里長江黃金水道依境東流,19余個湖泊星羅分布,京廣鐵路、武廣高速鐵路、武咸城際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107國道貫通南北。鄂南大竹海、赤壁黃蓋湖、九宮山、一城十二泉(溫泉)等重要景區位居其中。該地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最適宜人居城市、中國魅力之城、中國溫泉之城、中國十大最具成創新型城市、全國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湖北省首批低碳經濟試點市、首批全國旅游標準化城市等榮譽稱號。
咸寧戶外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各具特色且數量眾多,其中影響力較大的有九宮山和陸水湖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赤壁古戰場、赤壁龍佑溫泉、通山隱水洞景區、咸安太乙溫泉景區、瑤池溫泉景區等7個國家4A級景區,闖王陵和汀四橋北伐戰爭遺址2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潛山森林公園和崇陽桂花森林公園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級旅游景區17個,位居全省第3位。當然,還有一些溶洞、竹海、古民居等形式的資源。更為關鍵的是咸寧市特色資源優勢明顯。咸寧市是“中國溫泉之都”、“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茶葉之鄉”、“苧麻之鄉”。據統計,咸寧自然旅游資源408處,人文旅游資源380處。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為山地戶外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平臺。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不僅發揮了咸寧良好的區位優勢,而且深入挖掘了咸寧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紅色旅游等資源,對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咸寧市戶外運動資源開發現狀調查
一般的戶外運動主要有攀巖、登山、山地自行車、滑雪、穿越等活動。咸寧市擁有良好的地形優勢,具有豐富多樣的山地地形,吸引了大批戶外運動者的光顧,導致戶外運動在咸寧市發展比較快。隨著戶外運動的不斷發展,許多戶外運動愛好者也開始從事戶外運動的服務行業。雖然戶外運動裝備專賣店都集中在北京、武漢等大城市,但是他們主要是提供運動前的裝備和指導服務,真正在實際運動中還是需要當地服務系統的支持。
(一)咸寧市開展的戶外運動項目
經不完全統計,咸寧市目前已開展的戶外運動項目有:山地戶外穿越(九宮山的老鴉尖、黃袍山、黃龍山、金沙、大幕山、藥姑山等),登山、攀巖、溯溪、洞降、漂流、山地自行車、巖降、健身走、露營、戶外拓展、戶外教育培訓等,這并沒有包括觀光、漫步、野營、野餐、野生動物觀賞、狩獵、釣魚等戶外游憩內容。這些項目除了探險、登雪山外,基本上涵蓋了戶外運動的內容。戶外運動開展情況正在迅速普及,參與的人群越來越多。
(二)咸寧市戶外運動的組織與活動開展
以民間組織戶外機構是咸寧市戶外運動發展主要形式,目前這些機構與組織多數是非法,缺乏監督與管理。目前咸寧市只有由各縣市區、大專院校自發成立了各種戶外運動協會(俱樂部),屬于民間自發組織,管理松散,沒有統一的章程,存在自生自滅、進出自由、安全難控的現象。更有臨時組團、組隊,召集戶外運動愛好者進行某一次的戶外活動。
戶外運動愛好者參與活動的選擇主要是在線路風光環境、結伴前往和項目難易及刺激程度上。參與戶外運動時間的選擇具有隨意性,不在意AA制活動或非AA制,參與活動形式主要以網絡組織為主;戶外運動目前以野外徒步穿越、漂流、健身走、山地自行車和野營為主;戶外拓展培訓也被許多部門和企業有組織地開展。產生費用主要是戶外裝備、交通、飲食費。
(三)咸寧市與戶外運動有關的公司
經過調查,現有《咸寧支點拓展培訓公司》和成立于2001年5月8日的《咸寧人行者戶外拓展有限公司》,其主營行業是體驗式培訓;主營產品是拓展訓練特色旅游真人CS咸寧周邊一日游。還有成立于2002年2月《咸寧明陽天下拓展(咸寧)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其秉承“誠信為本、攜手共贏”的經營理念,和多個品牌廠家建立了親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四)咸寧市戶外運動資源開發
初步調查顯示,咸寧開發的山地戶外路線有6條,這些線路以咸寧市山區為核心遍布各縣、村;所開發的線路以自然類和人文類資源相交融,形成咸寧特色戶外運動路線。除此以外,咸寧市其它山地戶外運動資源開發基本處于空白,部分戶外運動從業機構處于各自為戰、盲目投資、無序開發,缺少戰略定位與規劃,產品與服務同質性嚴重,品牌定位和服務定位不準。
其中九宮山的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除了冬季滑雪場外基本都是旅游路線。而在戶外運動網站和驢友群中享有盛名的“老鴉尖”強驢穿越路線就是戶外運動愛好者自己開發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黃袍山、黃龍山、藥姑山、大幕山的穿越路線也是在山脊行走或原有山間小路的路線,也是被愛好者自己開發的。
攀巖的場所除了澄水洞旁的一塊巖壁有愛好者自己開發外,尚沒有見到其它的場所被開發。漂流的場所有三四處,都是被當地政府開發的。山地自行車在十六潭公園開發了一處,健身步道在潛山、青龍山被開發后,各縣市區也在近城區逐漸建設。
以咸寧市區為中心,拓展基地共有咸寧潛山、金桂湖、金家灣和星星竹海4個拓展訓練基地,彼此相距不足30公里。但由于沒有規劃的盲目投資,無序開發和同質性服務的白熱化競爭導致基地長期被荒廢,全年使用率不足30%。
目前咸寧市戶外運動開發存在的問題:缺乏科學管理、規章制度不完善,保險制度不健全,對戶外安全意識不高,機構資質缺乏與分配不合理,環保意識薄弱,破壞嚴重,缺乏戶外救援體系等。
三、咸寧市戶外運動資源開發的對策
(一)加大生態旅游的融合,打造精品場所線路
在開發戶外運動資源的過程中,要加大戶外運動和生態旅游的結合,因地制宜地打造精品場所和線路尤為重要。咸寧市山區可以借機大力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因為戶外運動是講究運動與旅游合二為一的,邊運動邊旅游,因此,可以借助自身的戶外運動資源帶動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既能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也能滿足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需求。
如九宮山的“老鴉尖”山地穿越線路開發,擇地開發攀巖、巖降、露營地,依托古道和山路開發健身步道等。依靠陸水湖山清水秀資源開發健身步道和山地自行車線路;依托葛仙山、大幕山、藥姑山開發山地穿越路線;把現有的黃龍山、黃袍山的山脊戶外路線加以完善,建設露營地和取水點;依靠金桂湖、青山水庫、金柜山開發露營地和山地穿越線路等。在潛山、星星竹海、大幕山、金沙開辟拓展基地、戶外教育基地,增加中小學生和市民接受戶外運動教育和培訓的場所。
(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帶動部分山民脫貧
目前咸寧市的山區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嚴重地制約著戶外運動的進一步發展。針對以上情況,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應該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或者一提供政策支持,引進外資。應該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認識到戶外運動是一種新興的體閑娛樂方式,也是咸寧快速發展的一個良好的契機。雖然戶外運動確實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只要經過合理的組織管理,是完全可以避開危險的。其次,要加強旅游資源的基礎設施建設。部分戶外運動項目的場地是需要經過特殊修建的,如攀巖,雖然可以借助山勢的陡峻,但是仍然要經過必要的修建才能投入使用,特別是一些安全防護措施,是必須要嚴格管理的。
戶外運動場所和線路的開發可以帶動部分貧困山民在提供向導、農家樂的服務中增加收入,找到快速脫貧的路徑和方法。政府應適時地在此方面提供幫助和指導,在戶外基地和山地穿越線路附近的周邊,動員部分村民轉入到為戶外愛好者的提供服務上來。
(三)建好配套設施,提高服務質量
依托旅游開發和農家樂、露營地等的建設,經過有計劃的資源開發之后,就要進行戶外線路的推介。借助戶外網站和驢友們的推薦,通過全方位的宣傳,擴大戶外產品的影響力,塑造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首先,要建好配套設施,設計好線路和場所,場所和線路附近一定要有配套的超市、農家樂,解決生活必需品沒有保障的后顧之憂。只有這樣才能給戶外愛好者留下美好的印象,進而增加他們來光顧的頻率,這是打造品牌的基礎。其次,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打造一些戶外品牌。比如,可以舉辦一些地區性或國際性的賽事,像山地自行車聯賽、帳篷節、攀巖比賽、山地定向賽等,并設置豐厚的獎品,吸引更多人群的加入。同時加強賽后的后續宣傳,充分利用賽事的影響力,擴大咸寧的知名度。
(四)建章立制,規范市場的運行
政府體育部門和旅游部門要建立有關戶外運動從業人員上崗標準,要有環保防火等規范要求、安全防范與救援服務等相關標準,用行業標準來規范戶外運動市場。加強對戶外用品商店和開展戶外運動培訓服務公司的檢查、監督,加強對戶外運動從業人員的思想素質教育,加強對市場的整治,促使戶外運動健康、有序地發展。根據目前戶外運動管理和服務專業人員缺乏和素質不高的狀祝,依靠湖北科技學院和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體育專業,制定戶外運動人才培訓計劃,完善戶外運動人才和從業人員教育、培訓體系,培養高、中級戶外運動教練人才和實用人才的培養。引導公司積極引進經營、管理、營銷、策劃等各類人才,提高戶外運動指導和服務人才素質,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戶外運動指導與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傳偉.美國的戶外游憩資源管理[J].世界林業研究,2008(04).
[2]范艷艷.傳統山岳旅游地升級———以咸寧九宮山為例[J].城市旅游規劃,2015(05).
[3]宋霆,張小林,鄒歡.戶外運動資源開發研究--以湖南省張家界市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6(11).
[4]王紀玉,陳洪國,劉亞芳.咸寧市文化旅游深度開發的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31):11002~11003.
[5]孟想.試論中西部山區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與營銷[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08).
作者簡介:施俊(1966—),男,漢族,湖北咸寧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