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高職院校一直以來沿用本科院校的課程體系,沒有針對性的創新和改革。本文將如何創新和完善高職韓語專業課程體系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針對現在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發展現狀以及課程設置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分析,做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如何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高職;韓語專業;課程體系
一、高職韓語專業教學現狀
(一)課程設置參考本科院校,沒有高職特色
查看各院校韓語專業課程設置,可以發現課程基本就是韓語精讀、韓語口語、韓語視聽說、韓語翻譯等與本科大同小異的課程,完全沒有考慮高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數高職學生對于枯燥的語言學習熱情持久度不高,可能在剛接觸一門新的語言的時候憑著一腔熱情,認真學習幾個月,但是發現和英語一樣需要聽說讀寫譯時,熱情會驟減。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發音階段比較認真,但一旦進入需要背誦的階段時,便會顯示出逆反情緒。甚至有的學生干脆放棄。這導致畢業時可能只能讀出單詞,而對于整個語言完全沒有系統地認識和學習。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必須從課程設置上下功夫,突出高職的特色,簡化很復雜的課程,將課程系統化、片段化、趣味化。
(二)考核方式和形式單一,一般以筆試或者簡單的口試進行
考核形式可以多樣化,如果將平時的課堂表現,演示、口語大賽獲獎、韓國語能力考試證書等豐富多采的內容納入考核的話,學生們會更加重視自己的平時表現,甚至于會更加努力的來學習這門語言。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高職學生學習的興趣應該與課程體系設置密不可分,因為我們高職的學生在學習積極性上確實不夠主動。如何用合理的考核方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實訓環節流于形式
很多學校實訓設置基本上都是韓國語視聽說實訓,或者是韓文字輸入實訓等。學生們在實訓時不可能真正地進入企業或者進入模擬企業的環境進行真正的實訓。實訓條件有限,實訓條件跟不上,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沒有任何實質的幫助。
二、高職韓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課程體系構建
首先,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通過綜合分析相關院系同類專業課程的設置,實地調查本專業畢業生工作情況,走訪聽取用人單位的評價,同時邀請企業人士到校與專業教師交流,確定應用韓語專業畢業生所從事的主要崗位:韓語翻譯、商務文秘、外貿業務員、韓語導游。分析崗位包含的實際工作任務,對進行調研的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和整理,從而確定應用韓語專業在工作過程中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
其次,基于工作任務的項目化課程設計。項目化課程設計就是以“項目”為主線,將教學內容與項目有機地貫穿在一起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項目教學中,整個學習過程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創造性實踐活動。
應用韓語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專業課程既要加強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又要重視商務知識和商務技能的學習與訓練,體現“韓語”和“商務”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既有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又具備一定的商務操作技能。根據就業崗位技能要求,以韓語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以進出口操作能力為主線,將日常事務處理、韓語翻譯、商務文秘、 單據制作等崗位工作任務進行項目教學,營造企業的工作環境,對應用韓語專業的主要職業核心課程均進行基于工作任務的項目化設計。
(二)課程設置
一是課程內容的選擇。首先,以崗位能力的培養為目標,分析崗位(群)所具有的知識與技能,選擇相應的課程內容。在選擇課程內容時,應盡可能直接明確知識點與技能點等要求,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課程體系的束縛。其次,依據行業企業組織制定的職業能力和國家統一制定的職業資格的能力要求,根據產業需求、就業市場需求和崗位技能要求確定專業課程的具體內容,將課程內容與職業技能進行有效銜接。最后,注意人文素養與專業技能的有機結合,滿足行業企業多崗位轉換甚至崗位工作內涵的變化,培養學生的就業發展潛力,提高學生從業崗位的可遷移性。
二是課程內容的重構。基于以“任務驅動、過程導向、理實一體”的教學理念,按照“做中學、學中做”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設計和重構課程內容。在完成工作任務(項目)的過程中,實現職業素質的養成與職業技能的培養。課程內容組織形式是按照我院提出的“逆向分解、整合重構、正向實施、動態反饋、循環提升”的方法,組織課程專家、校企合作單位專家和專業教師成立學習領域開發建設團隊,構建學習情境。在教學實施中,強調教學過程的行動導向,每一個任務(項目)的完成要按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實施教學過程,完成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同步培養。
綜上所述,高職韓語專業的課程體系的構建一定是圍繞培養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通過三年的課程學習可以掌握韓語和外貿業務知識,能夠從事對韓貿易、語言培訓等相關產業,畢業以后能夠勝任商務翻譯、外貿業務員、商務文秘、韓語導游及教師等工作崗位,成為真正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金海燕.淺談我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7,4(46):307~308.
[2]王文玲.韓語專業復合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1(06):42~44.
作者簡介:朱曉玲(1981—),女,山東淄博人,在職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韓國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