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翔 譚劉元
【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體系日益完善,“互聯網+”時代悄然而至,網絡資源、IT技術成為支持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其中教育界為有效提高教書育人綜合質量,順應新課改潮流,積極整合網絡資源,應用IT技術豐富教育教學模式,“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應用與推廣勢在必行。本文以海運學院為研究對象,以該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為基礎,以“互聯網+教育”模式為核心,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模式,以期為提高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關鍵詞】信息技術;海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
海運學院于1958年建校以來,秉持培養遠洋漁業、航海運輸、港口服務等應用技術型人才育人理念,常年向海運企業輸送優質人才,體現其辦學能力,海運學院設有國家信息化電氣智能培訓認證中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鑄優質教育品牌,為此海運學院不斷拓展辦學規模,提高本校師資力量,持續優化育人體系,并成為“雙證互通”試點院校。海運學院在教育教學之路上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在“互聯網+教育”新形式下,海運學院開始思考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方略,在累積以往教學經驗基礎上,推動海運學院教育教學體系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繼而提高該院校教書育人綜合質量。基于此,為推動海運學院教育事業良性發展,研究信息技術與該院校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一、信息技術與海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研究價值
(1)實現教育教學系統性。“模式”是引導客觀事物穩健發展的依據,是人們為達成某種目標,在累積以往實踐經驗基礎上所設計的實踐方法,可以幫助人們規避實踐弊端,充分發揮自身主體能動性,優化配置發展資源,將“模式”理論套用在教育教學進程中,可以幫助教師理順授課思路,有效應用教學方法,為教師落實育人目標奠定基礎,繼而賦予教育教學系統性,規范教學體系,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2)充實教育教學體系。國際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貿易類型不斷革新,與之相關教育內容需跟隨國際金融市場發展實況予以轉變,摒棄教學冗余內容,充實富有時代性、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時刻關注國際貿易,提升學生貿易思維靈敏性。然而教材編制具有“滯后性”是客觀事實,無法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國際貿易動態,加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理論知識較多,實例分析內容較少,無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知識,影響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成效。基于此教師需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整合網絡化教育資源,運用云計算技術模擬國際金融市場動態,以此為由調整教學內容,充實教育教學體系,賦予課程教學時效性。
(3)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自“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推行以來,教師逐漸明晰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的意義,這就需要教師顛覆傳統教育模式,為學生營建自主思考、動手實踐、獨立學習、合作探究氛圍,引導學生將全部精力放在求學之路上,將自己的思想與課程知識交織在一起,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同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二、信息技術與海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研究要點
(1)硬件條件。相較于傳統教育模式,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需要硬件條件予以支持,這就需要海運學院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大網絡敷設力度。為學生、教師打造優質入網環境,依據學生國際貿易實務學習訴求及教師教學需求分設數據庫,助力教師整合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虛擬化技術,實現多渠道教學資源同步汲取、搜集、分析、處理,以及統一利用、統一操作目標。保障師生可以依據自身需求靈活進出網絡,并處于獨立網絡空間內,提高網絡終端服務效率,同時海運學院需應用防火墻技術、病毒檢測技術、系統運維等技術,維護本校網絡化教育教學系統安全與穩定,為建立信息技術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奠定基礎;二是提高師資力量。教師需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方法,海運學院需在引導教師積極學習“互聯網+教育”手段同時,定期組織教師學習信息化育人方略,引導拓寬教師教學思路,創新信息化教學手段,持續優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模式;三是教評體系。海運學院需將信息技術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能力視為教師教評類目之一,確保教師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同時明晰自身“互聯網+教育”能力,在教評體系加持下,不斷調整信息技術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
(2)學生。新時期教育模式變革將學生視為主體,為此海運院校需將學生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學習實況、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客觀因素,視為信息技術與該課程整合要點,為教師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及網絡教育資源指明方向,確保教師可以為學生打造優質信息化教程,形成該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模式,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學生課堂表現。教師需時刻觀察學生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表現,發現學生學習阻力,以此為由靈活應用信息技術,轉變書本知識表現形式,以學生可以接受的形式“再現”教育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國際貿易與法律的聯系時,發現學生很難理解相關內容,主要源于該教育模塊理論知識較多,法律內容較為抽象,與學生生活相去甚遠,基于此教師可以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整理一些實際案例,這些案例可以是視頻,也可以是新聞報道,充實現有教育內容,簡化書本知識理解難度,提高信息技術與該課程整合質量;二是實踐需求。海運學院作為面向社會培育應用技術型優質人才的院校,需秉持“理論+實踐”教育理念,在教授學生書本知識同時,還需確保學生掌握靈活運用書本知識的能力,教師需從學生實踐需求著手,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完善其與課程整合模式。例如,教師在以培養學生國際貿易思維為目標,以統計為主要手段,引導學生以自己感興趣的商品為主,調查整理與之相關國際貿易信息,并分析該商品在國際貿易市場上供需關系變動內因。學生為完成該學習任務,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信息技術,在實現信息技術與該課程整合目標同時,助力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并掌握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確保信息技術與海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富有生動性。
三、信息技術與海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研究阻力
(1)未形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意識。當前海運學院信息技術教育模式仍有待完善,相關教育經驗相對較少,加之該院校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注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忽視教學革新必要性,教師未能形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意識。
(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思路有待優化。“模式”突出特點是具有極強執行力,可以推動客觀事物發展,然而當前海運學院還未梳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思路,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教師信息化教學具有靈活性,但存在浪費信息化教育資源,無法達成教學目標的消極現象。
(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缺乏創新性。新課改引導教師踏上探尋新型教學方法之路,旨在擴寬教育教學途徑,豐富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體系,為優化配置教育資源,落實信息化課程教育目標奠定基礎,然而當前海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陷入“模式論”“經驗論”誤區,降低二者整合綜合成效。
四、信息技術與海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研究方略
(1)樹立信息技術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創設目標。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具有豐富教育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意義。為此海運學院需在校內掀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浪潮,引導教師累積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經驗,持續完善相關教學模式,該模式需從兩大方面著手,旨在建立教學相長育人體系:一是教師。為教師搭建信息化育人平臺,在班級配置多媒體教學設備,如電子交互白板、計算機、幻燈機等,在指定教室內敷設在線教育系統,用以實時傳輸、記錄、存儲、應用教育資源,在充實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數據庫同時,為教師反觀育人進程,明晰自身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優勢與劣勢提供依據;二是學生。為學生搭建信息化學習平臺,在微課、慕課等信息化育人手段加持下,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分設“理論”“實踐”“拓展”等模塊,打造多維度信息化學習模式,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同時每個模塊依據學生學習能力分設(從難到易)“一級課程”“二級課程”“三級課程”,教師以該課程教學動態為出發點,定期更新相關網絡化課程,學生可以在師生交互平臺上提出問題,繼而在信息技術加持下,打破教學時空局限,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2)優化信息技術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模式踐行思路。在“頂層設計”理念指引下,依據海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需求,設計該模式整體架構,從整合目標、方法、實踐、評價、反饋著手,確保該教學模式富有發展性、科學性。在“校本化”理念指引下,依據本校教學實況,設置信息化課程整合流程,優化配置信息技術及網絡資源,創設校本化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突出本校育人特色,確保相關教育內容處于動態填充狀態,且與國際貿易市場、學生學習需求、本校信息化育人能力相契合。
(3)創新信息化課程教學手段。先進的教學方法是打造優質教學模式的基礎,為此教師需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持續創新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講授相關理論知識時,可以應用“在線教學”系統,邀請央視財經記者、金融分析學者、國際貿易研究人員等專家,與師生共同探討相關知識,從各個角度解讀理論知識,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固有缺失,使“專家學者”與教師可以攜手創設“雙師型”講堂,繼而優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模式,有效提高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質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為使海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提高,需教師樹立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意識,優化二者整合模式踐行思路,創新信息化課程教學手段,繼而在落實教學目標同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朱莎莎.信息技術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的研究[J].財經界,2016(29):354.
[2]張蓓.信息技術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整合的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08):30.
[3]曾珍.信息化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的應用探究[J].環球市場,2018(19):253.
[4]熊美珍.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6):132~133.
作者簡介:王鶴翔(1985.06—),男,漢族,山東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