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
【摘要】混凝土建筑物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形式的裂縫,其中,不同類型的裂縫對混凝土建筑物產生的影響也會有差別,即使影響程度較低的裂縫也會使得混凝土建筑物的內部構造受到損害,會使得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受到影響,對于建筑物的承受能力也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而程度較重的裂縫甚至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不良影響。為此,相關工作人員要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縫。本文主要針對于混凝土建筑物產生裂縫的原因展開簡單分析,并在認識危害基礎上相應地提出有效的預防處理措施。
【關鍵詞】混凝土建筑物;裂縫;預防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發展速度很快,對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發生問題,將引起裂縫問題發生,裂縫的產生會對混凝土建筑物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混凝土建筑物產生裂縫的原因并不相同,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根據裂縫的成因進行不同的處理,根據裂縫的形成原因設計出最適合的處理方案,本文針對混凝土裂縫出現的原因以及預防措施進行簡單分析。
一、混凝土裂縫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一)混凝土裂縫的危害
混凝土建筑物中裂縫的危害有以下幾點:一方面,混凝土建筑物的結構穩定性要求在混凝土建筑物施工中不能有裂縫出現。因為裂縫不僅會影響整個結構的穩定,某些主體結構上的裂縫還會嚴重影響整個混凝土建筑物,一些結構表面的裂縫會隨著裂縫的滲透作用,最終影響到混凝土建筑物內部,造成嚴重破壞。另一方面,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縫,會反映出混凝土建筑物內部的鋼筋材料,鋼筋材料經過風吹日曬后,對混凝土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二)混凝土裂縫成因
混凝土建筑物中裂縫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裂縫的形成,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來說,裂縫成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收縮所引起的混凝土裂縫
混凝土建筑物中的混凝土,在進行緩慢凝固的過程中,由于復雜而緩慢的化學反應,其體積會逐漸變小,體積減小到一定程度進而導致混凝土表面產生大量的、不可逆轉的收縮裂縫。這些收縮裂縫大多分布在沿梁和板的長邊等重要位置,且主要表現為細小而密集的形狀。
2.施工質量不過關
施工前,對材料的試驗檢測不到位,不合格的粗細集料、水泥、外加劑等被用于現場施工,直接導致裂縫產生。事實上,混凝土建筑物工藝流程復雜,任務繁重,但一些施工人員沒有加強施工質量控制,混凝土澆筑和振搗不到位,施工養護被忽視,導致裂縫產生。
3.溫度控制不到位
加強混凝土建筑物溫度控制是預防裂縫產生的重要策略。在施工過程中,一些施工人員對此沒有足夠重視,對施工溫度控制不到位,沒有遵循溫度控制標準開展工程施工。此外,施工現場溫度測試被忽視,在混凝土拌和、運輸、碾壓、養護等施工環節,也沒有加強溫度控制,這也是導致裂縫產生的重要原因。
三、混凝土裂縫預防與治理策略分析
(一)完善收縮裂縫的防治措施
對收縮裂縫的防治來說,加強施工原材料的管理與控制顯得非常有意義,施工原材料管理好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收縮裂縫的情況發生。因此,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原材料的控制管理工作。在材料選擇時,應盡量選擇高質量、性能好的材料。
(二)加強施工過程控制
加大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控制力度,能夠有效預防混凝土開裂。第一,加強對混凝土振搗的控制,實行分層澆筑的方法,提升振搗的密實性與均勻性。第二,對模板支撐系統進行監督,防止發生變形、松動等問題。第三,做好養護管理工作。混凝土澆筑后需要進行保養,做好灑水養護與覆蓋保濕等工作,冬季應采取保溫措施,混凝土養護應維持在半個月左右,不能在上面堆放雜物,否則混凝土荷載將變大。
(三)做好溫度裂縫預防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間,要通過有效防范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這樣不僅能夠減少混凝土內部產生的熱量,還能夠讓混凝土外部散熱量變小。在實際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應該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強對施工材料溫度的控制,特別是遇到夏季高溫的時候,應該適當降低混凝土厚度,將澆筑層散熱利用起來,通過噴灑水霧,冷水沖洗等方式降低材料溫度。第二,混凝土制作攪拌的時候,要運用三冷技術控制澆筑溫度,從而避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出現。
任何混凝土建筑物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之后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裂縫,有的裂縫影響較大,有的影響較小,針對不同的裂縫需要采取不同的修補方法。所以相關維修人員需要根據裂縫形成的原因判斷出最適合的裂縫修補方法,從而保障修補效果,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周建新,周紅芹.水閘混凝土裂縫成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24):109~110.
[2]史祥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分析[J].施工技術,2017,46(S2):589~590.
[3]韓根圣.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縫成因與預防處理措施[J].居舍,2017(33):29.
[4]石岳靈.水工隧洞襯砌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控制措施[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