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遠
【摘要】影視藝術作為現代科技和文學藝術等的綜合產物,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借助廣播電視編導課程對高中生進行人文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審美情趣的提高、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本文旨在通過把廣播電視編導課程納入高中教學以后,拓寬學生對影視藝術的鑒賞能力,進而探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的問題。
【關鍵詞】廣播電視編導課程;人文素質;審美能力;培養
隨著數碼時代、網絡時代的來臨,人類即將進入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社會。廣播電視編導課程也成為傳統教育中最為新潮的教育類型,它通過鮮活直觀的影像倡導一種思想和精神,用特有的藝術品位吸引人、感染人,是一種有效的藝術教育手段。
一、完善高中階段廣播電視編導教育
(1)加強廣播電視編導的課程設置。雖然普通高中的廣播電視編導課程與專業藝術院校的不同,但也應予以足夠的重視。首先,要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構建規范、科學的藝術教育體系;其次,應組織專家組編寫、審查、評選出高質量的藝術課教材供學生學習;再次,改革課堂藝術教育形式,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情趣、創新能力作為重要指標。
(2)廣播電視編導課程與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有機結合。藝術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載體和有效途徑。可以將學生藝術團的表演帶進課堂,或者讓同學們更多地參與到藝術表演中,將藝術的教學與活動相結合,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在活動中體驗藝術,豐富課堂。
(3)營造校園藝術文化氛圍。校園的藝術文化構建可通過兩種途徑:一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藝術活動;二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校園藝術文化建設,營造校園藝術文化氛圍,為高中生提供開展藝術活動的場所,讓高中生在美的環境和氛圍中陶冶情操、開啟心智。
二、廣播電視編導課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
(1)通過廣播電視編導課程幫助高中生樹立崇高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美國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講述了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的麗茲,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癥。貧窮的麗茲需要出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隨著慢慢成長,麗茲知道,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她從老師那里爭取到一張試卷,漂亮的完成答卷,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從現在起,麗茲在漫漫的求學路上開始了征程。她千方百計申請哈佛的全額獎學金,面試時候連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然而,貧困并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里面,從不退縮的奮斗是永恒主題。當代高中生有著安逸的條件就容易墮落,男生們沉溺于游戲,女生們熱衷于逛街購物,多看一些這樣的電影給我們的影響無疑是有好處的,看到別人的成長經歷自身也就會發奮努力。
(2)通過廣播電視編導課程提高高中生藝術素養。影視藝術的綜合性決定了其教育功能的多維性,它能夠把娛樂、教育、認知、審美完美地結合起來。比如以大手筆、大場面傾倒無數觀眾的影片《英雄》,用環境來營造氣氛、制造氣勢、表達寓意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特別是在主人公“飛雪”與“茹月”為情而搏殺的畫面中,用火紅的楓樹林與秋葉、紅色的衣裙、鮮紅的血跡互相映襯,創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格斗場景。既表現了廝殺的血腥,又展現了一種熱烈的如詩如畫的悲壯美。配合高超的武打場面和肅殺悲壯的音樂,使人們像品嘗了一道美味大餐。它憑借宏大的氣勢,精湛的藝術表現手法,凝重的英雄悲歌主題及一流的視聽語言,給人們耳目一新的審美享受。
(3)廣播電視編導課程對高中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審美理解力,是在感受的基礎上,把握自然實物的意味或藝術作品意義或內容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藝術鑒賞的實踐來實現的。一般來說,觀賞藝術品越多的人,就越能鑒別和欣賞藝術。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劉勰所說的“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就是講的這個道理。多鑒賞一些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是提高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高中階段是高中生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的變化、形成期,如果不加強正確的審美觀、道德觀的培養,那么假惡丑的東西就會滋生,因此,對高中生進行藝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蔡元培先生說過:“人人都有感情,但并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廣播電視編導是為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而設立的課程,對于提高審美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健全人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傳宏.試論藝術教育與高中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藝術百家,2004(04).
[2]吳錫存.大眾傳媒低俗化對高中生價值觀的影響[J].江蘇高教,2006(03).
[3]張海鵬,鄧江.加強高中生藝術教育,提升高中生藝術素養[J].絲綢之路,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