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斌
【摘要】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需要創新,而創新需要尊重個性差異,很多創新性的成果都來源于與普遍看法不同的嘗試和創造。但是我們的教育一直停留在大眾教育的基礎上,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一直在為集體教學而服務,我們對于個體的差異關注的太少,一直在應試教育的指導下進行教育,只在乎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他們自身的個性發展需求。因此,我們的教學需要從人的全面發展出發,修正我們還有的教學觀念,從尊重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教學開始。
【關鍵詞】個體差異;班級管理;專業素養
一、包容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我們每一個教師面對的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都不盡相同。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我們就需要面對這種個性差異的存在。在實際的教學中班里會有一些學生,其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往往不會按照教師的引導去進行,思考問題或解決問題的角度往往與我們所要求的南轅北轍,并且他們并不會因為別人都公認的結果去改變自己的看法。在面對這種學生的時候,我們習慣于把他們歸于異類,有時候對學生提出來的一些見解和意見感覺都是無稽之談,甚至會有意無意地進行打壓。這就使得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逐漸下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受到打壓后學生也會把自己逐漸排除到班級群體之內。因此,我們教師要學會包容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上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因為,孩子的每一種認識和理解都有其自己認為的道理,我們只有認真聽了孩子的理解才有可能理解孩子,找到孩子認知上的偏差或問題,同時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去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比如在講授《狐假虎威》一課時,我們總是引導孩子要學習百獸的善良,但仔細想想百獸的善良真的應該學嗎?當有的學生提出要學習狐貍的聰明時,我們總覺得孩子的思想出了問題。其實換個角度想一想,狐貍的聰明就真的不應該學嗎?當遇到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威脅到了生命的時候,難道就真的不應該去學學狐貍“虎口脫險”的聰明嗎?有的學生提出要學習老虎,像老虎一樣做百獸之王時,我們總會認為學生的思想有問題,但很少去想學生想讓自己變的強大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原在的出發點也許會存在問題,但只要我們善加引導就會讓孩子認識問題的本質。所以,我們的教師應該有包容性,我們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都應該體現包容性原則,讓孩子的個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發展,是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一個專業素養。
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著其教育質量的好壞,專業素養的提高有助于教育教學向更加專業的方向發展。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中,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很難適應科技社會進步的要求。這主要是因為教師教學任務較重,有很多教師身兼多職,不但要進行多個學科的教學,還要配合學校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各種學習筆記、心得體會、會議記錄、校園活動等五花八門的事,都需要教師去應付,久而久之教師也累了,一天連軸轉下來基本沒有什么精力再去學習。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信息大爆炸,我們一天不學就會被甩出幾條街。如何提高自身的素養,就成了一線教師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因此,教師就需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重點,理清工作的頭緒把有限的實踐進行合理的利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擠出時間進行學習,學習應該具有針對性,把自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對自己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地補充,邊學習變實踐逐漸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
三、強化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法
在實際的“教”與“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喧賓奪主,要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讓學生變成主體。因此,在小學語文課的具體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把單純的、簡單的、機械的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轉化為教會學生去自己學習,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探索養成個性化的適合于知識的學習方法。然后,引導學生將掌握的學習方法進行舉一反三的訓練,最終融入到學習的過程中,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學習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還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而對于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養成,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以培養,如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慣常使用的學習方法都大不相同。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提前認識和了解,有些學生習慣大聲朗讀,有些學生習慣默讀全文,還有些學生習慣大致瀏覽一遍,然后通過將課內、課外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積極地引導,給予學生參考性的意見和指導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去體驗各種學習方法的優劣,然后通過對比找到適合自身學習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在加強對自己了解的同時,養成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利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科學的發展,需要教師對個性的差異進行多角度的理解和包容,同時,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教師個人自身素養的提高和教學規劃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師生共同進步、努力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個性化特點的培養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唯.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初探[J].吉林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