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充分發揮藝術設計的作用,其更根本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必須服務于人民和當代社會。本文將高校藝術設計與民間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相結合,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并基于此對高校藝術專業的發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更好地為社會培養人才,促進民間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和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
【關鍵詞】高等教育;藝術設計;民間美術;產業轉型
一、環境藝術設計教育與民間工藝美術產業之間的聯系性
(一)藝術之美促進了民間工藝美術的產生
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集中表現了創作者的藝術理念,只有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取材,才能在創作者加以主觀美化的基礎之上獲得觀眾的賞識。加工提煉出來的藝術作品更能顯現出創作者關于美的愿望,這不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種美的化身。諸如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品瓷器、漆器、織繡、家具等。它們都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不朽的藝術魅力。
(二)民間工藝美術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的審美需求
心靈手巧的廣大勞動人民就地取材,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融入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從而使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具有一種質樸的藝術魅力。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功能以擺設為主,它代表著人們生活方式、理念的變化,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又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審美價值。民間工藝美術以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為宗旨,表現的審美對象是正面的、積極的、健康的,把世上美好的東西傳達給人們。
二、藝術設計服務民間工藝美術產業的方式分析
(一)注重藝術設計課程的民族性特點
民間工藝美術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民間工藝美術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突出的表現是程式陳舊、單調,時空轉換單一。當下,大多數消費者追求豐富多彩的生活,其審美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民間工藝美術存在的這些局限性成為影響其發展的障礙。因此,在深入探索民間工藝美術改革創新的實踐中,革新表現形式成為民間工藝美術設計者面臨的一項緊迫的任務。革新和發展民間工藝美術的根本在于創作,創作的關鍵在于人才,人才的培養要靠高校。因此,要想促進民間工藝美術的發展,就必須從高校教育開始,增設民間藝術課程,培養學生專業能力。
(二)著眼于社會整體效益
藝術效果價值取向的社會性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它的數量含義,也就是時尚工藝美術的革新產生的藝術效果所體現的價值應具有社會性,能夠為社會上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審美情趣的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二是它的質量含義,也就是其藝術效果所體現的價值應具有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效用。換言之,高校藝術專業的一切革新措施與手段,應著眼于社會整體效益,以此作為民間工藝美術的根本目的和歸宿。
(三)著力于“雙師型”的教學方式
1.強化校內實訓,提高教師的操作技能
教師需要不斷地深入學習本專業的知識,教師只有擁有淵博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藝術專業的學生,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旺盛的求知欲,他們并局限于本專業領域的知識,還對非專業的知識相當感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跨學科知識作為知識儲備,以免發生教學尷尬局面。
學校要有計劃地建設各種實驗室,讓教師及時掌握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增強教師的實踐技能。教師只有到生產一線進行實踐,才能熟悉產品的設計、生產流程,從而掌握新的技術和操作技能,加深對專業技術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在教學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實現產、學、研合作
在當今社會,現代藝術教育更為重要的社會性功能在于及時向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他們身上肩負著傳承民間美術藝術的使命,肩負著傳播古典藝術的期望。因此在高校的藝術教育中,要體現校企結合的理念,讓藝術走出校門,走進人們的生活。藝術教育不能脫離社會所需,閉門做研究,這對藝術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教育+實踐+科研”是現代藝術教育應重點關注的方向。
高校應主動與民間工藝美術企業相聯系,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走校企聯合的發展路子,才能為民間美術工藝的傳承打下基礎。
3.提高教師的發展意識
教師隊伍是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重要力量,工藝美術能否得到發展,取決于教師隊伍能否保持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能否吸收并消化其他藝術的營養。民間工藝美術是我們文化的本源之一,是回歸傳統文化的良好媒介。高校應該自覺地承擔起引領文化、服務社會的使命,服務于民間工藝美術產業的轉型,提升民間工藝美術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同時為文化復興和傳承作出貢獻。
三、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藝術設計教育要服務于民間工藝美術產業,需要掌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之上轉變藝術教育的理念,注重理論教育與實踐體驗的聯系,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民間藝術工藝所展現出來的美,進而激發起他們傳承民間工藝的責任感。
參考文獻
[1]湯少哲.藝術設計教學角度下民間工藝美術的教學利用價值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14):144.
[2]徐素潔.從藝術設計教學角度分析民間工藝美術的教學利用價值[J].美術教育研究,2016(02):111.
作者簡介:楊新豫(1969—),男,漢族,河南輝縣人,新鄉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術教育與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