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繼強,成漢華


[摘 要] 從高職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入手,闡述了智慧校園環境下高職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主要途徑,并以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為例,對學籍管理信息化進行了實踐探索。
[關 鍵 詞] 智慧校園;高職;學籍管理;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024-02
學籍管理是整個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學校規范化管理的重要內容,其在學生日常管理以及學生人生規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今國家大力推行智慧校園建設以及高職院校學生規模逐年增大的形勢下,推進學生學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有效提高學籍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
一、高職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教職成〔2012〕5號)中明確指出職業院校要建設泛在、先進、高效和實用的職業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推進學校管理信息化應用,提高學校管理工作效率。學籍管理作為高職院校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理應響應時代召喚,更應以信息化為核心要素優化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二)高職發展的客觀要求
近年來,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高職院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有些高職院校的在校生規模甚至超過了部分本科,學生人數增多、多校區辦學等現狀客觀上要求高職院校在學校管理上進行變革,學籍管理也是如此,需要改變觀念,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再者,當前許多高職院校推進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校園,學籍管理作為重要內容也列入其中。
(三)以生為本的內在需求
高職教育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根本目標,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圍繞這一目標而開展,與學生成長、成才息息相關的學籍管理工作更應如此,要體現“以生為本”,為學生服務,但當前形勢下,學籍管理工作的復雜性給工作效率的提高帶來了挑戰,而信息化建設可以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為學籍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以生為本”的發展理念需要信息化建設來推動和實踐。
二、智慧校園環境下高職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途徑
浙江大學于2010年在其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中首次提出要建設“智慧校園”,要運用信息化技術打造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學籍管理作為高職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信息化在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當然不能缺失。
(一)制訂方案時要科學規劃,系統設計
在智慧校園建設框架下,要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情況,著眼未來需求,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建設方案,注意體現學校“本土化”特色。在制定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方案時,首先要考慮軟件系統設計的科學性。需要仔細梳理已有相關制度,理清學籍管理全部工作內容,以方便師生、提高效率為原則,提出對軟件系統的需求。此外,要提前對系統應用后的學籍管理相關工作流程、制度進行完善和規劃,確保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效果。
(二)軟件開發時要合理可行,專人負責
系統軟件是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因此軟件開發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十分重要。在軟件開發時,要緊密結合學籍管理工作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開發。因每個學校的學籍管理有自身的實際情況,如“照搬”其他學校的現成做法,可能會導致系統軟件的“水土不服”。同時,為確保系統設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需指派業務熟練的工作人員對開發工作進行跟蹤服務。
(三)實踐檢驗時要細致全面,逐步完善
軟件系統開發完成后,要對系統進行試運行,按照修訂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全方位地檢驗學籍管理軟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對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記錄,以便對系統進行修改和完善。同時,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需檢驗系統與制度之間的匹配度,是否具有一致性,徹底掃除正式應用后的執行障礙。
(四)應用推廣時要轉變觀念,注重效率
系統軟件的應用階段才能體現其核心價值,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諸多領域的信息化應用推廣不盡如人意,有的甚至半途“夭折”。在學籍管理系統正式應用時,在良好的系統設計和科學的制度支撐前提下,要在全校范圍內加強宣傳,引導師生轉變觀念,使其能夠體驗到學籍管理信息化所帶來的便利性和效率,自覺地進行信息化的應用和推廣。只有這樣,學籍管理信息化才能順利推行和持久的應用。
三、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籍管理信息化實踐探索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在進行智慧校園方案設計時,便將學籍管理信息化作為重要的內容之一進行專題研究,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和完善,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初見成效。
(一)按照業務內容及流程對系統進行整體設計
在進行學籍管理系統設計時,一是劃清業務管理模塊。從學生自入學至畢業在校學習全過程,將學籍管理工作劃分為注冊、在校期間成績管理、學籍異動、學籍預警及畢業管理等業務模塊,仔細研究、理清每個模塊內容構建,并將基礎數據進行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各業務管理內容獨立且相互聯系,有效地保證了數據來源的唯一性和權威性。學籍管理業務模塊如下圖:
二是合理設計學籍管理網上辦事流程。結合學籍管理各項業務內容和學院OA辦公系統工作要求,對網上辦事流程進行設計,使學籍管理各項事務均實現網絡化,打破了傳統學籍管理業務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有效提高了辦事效率。學籍異動網上辦理流程圖如下:
(二)按照方便快捷原則對辦事界面進行開發
“為師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是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指導原則,因此在進行辦事界面開發時,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1)從視覺上讓辦事的學生和老師進入相應界面后對事務內容能夠一目了然;(2)從操作難易程度上盡量從簡,盡量簡化程序,避免操作上的繁瑣;(3)從辦事結果的反饋方面考慮,既能夠提醒下一位操作者及時進行處理,又能在一定期限內將處理結果反饋到辦事者,使整個辦事流程透明、高效。
(三)按照先試行后推廣的策略進行系統應用
新開發的系統,由于沒有經過學籍管理實際工作的檢驗,不宜一次性全面應用,否則有時會因設計缺陷造成數據紊亂。因此,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全面應用之前先進行了自檢和試行。(1)在教務處內部進行流程自檢,主動發現問題;(2)在利用一定的時間選擇相關系部對新系統進行試運行,使問題被發現。之后將所收集的問題進行分類匯總,按照問題導向對系統進行完善和優化。
四、高職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要緊跟時代步伐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學籍管理工作信息化是發展趨勢,需要我們不斷轉變觀念,推動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力度。同時,軟件系統作為學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支撐,在進行軟件開發時,要“內外結合”,不能當“甩手掌柜”,把軟件開發事宜全部交給校外開發公司。
(二)要緊密結合智慧校園建設
因學籍管理工作涉及學生在校期間全過程,尤其是學生基本信息將會關聯到學生工作、財務管理、后勤管理等職能部門,因此,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要緊密結合智慧校園建設,與其他系統整體設計,有效實現數據共享,而不能另起爐灶,與其他系統“格格不入”。
(三)要做到全面應用
學籍管理工作因涉及全部學生以及部分教師和管理者,受眾面非常廣,因受傳統習慣的影響,許多人“事必當面”,不習慣于網上辦事流程,因此在推進學籍管理信息化時可能會遇到阻力,但學籍管理信息化發展趨勢已經勢不可擋,要努力消除不愿意接受信息化人群的抵觸感,全面推行學籍管理信息化。
總之,學籍管理信息化在智慧校園發展背景下,是高職院校發展的趨勢,學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和推廣,能夠進一步實現學籍管理工作的規范性,確保學生信息的完整性,實現資源共享,能夠有效提高學籍管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趙美名.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信息技術應用研究[J].中國市場,2016(51):221-222.
[2]仇永明.新形勢下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24):250.
[3]固紅.高職院校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0):85.
[4]李元愛,袁華.基于智慧校園信息化的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制度研究: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4):32-34.
[5]彭益武,何玉蘭,張嫦.基于信息化系統的學籍管理研究[J].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