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艷
[摘 要] 我國中職院校教育改革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微課。目前微課的推廣和應用出現了各類消極現象,是當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以目前中職院校微課的問題為研究出發點,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策略,并特別指出了一些細節問題。
[關 鍵 詞] 微課;問題;制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009-01
一、微課制作中常出現的問題
(一)微課制作內容過細,內容面面俱到
微課的教學應該將重點集中于某個教學問題,抓住重點問題和關鍵問題,分清輕重程度,明確微課的具體內容。若教師將相關的所有內容都加入微課中,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這不能達到微課的目標。因此,內容較多的微課,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力求短小精悍。
(二)微課設計的思維拘泥于傳統課堂
“PPT+錄屏軟件+麥克風”是一種常用的微課形式。多數教師對此模式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表面,認為微課就是將分段的教學多媒體視頻加以綜合,將課堂內容轉化為一個教學片段。學生在使用網絡學習平臺的初期興致較高,若學生在網絡上的課堂內容與在學校的課堂內容差別很小,那么后期的學習積極性會降低。
(三)微課制作重點偏離,偏重技術實現
微課教學的教學目的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接收和處理能力。然而過分重視軟硬件操作會造成學生對學習重點的認知偏移,而忽略了學習內容的重要性。微課的制作要不斷地簡化技術操作,讓技術操作服務于教學點的講述。
(四)微課課件實例過多,內容難以完成
微課對理論的講解是一項重要的內容,要借助例子來幫助理解理論內容。例子的選擇重在切合知識點內容,而不在于數量。一些教師傾向于使用很多教學例子來豐富教學內容,但是在教學開展中耗費大量的時間,卻未能真正將知識講解明白。一般情況下,一個知識點搭配一個典型案例即可,最多選擇兩個案例。例子過多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但是一堂課的時間有限,教學內容過多會阻礙教學的進度。
二、中職院校微課制作的策略
(一)正確認識微課,準確定位微課的作用
微課的課堂時間有限,應該將時間都用在知識點的講解上來。這個教學理念必須貫穿微課全程。可以使用知識網狀結構來串起各個知識點的內容,提升學生對整個知識網的理解。一個人能夠在7分鐘內完全集中注意力,因此微課的片段不能過長。
(二)合理運用微課,充分發揮微課的價值
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向以學生為中心,在翻轉課堂上應借助于網絡平臺來獲取知識,改變傳統課堂的模式。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搭建自己的網絡學習平臺,制作精品微課,滿足本校學生的發展需求,還能夠拓寬微課的受眾范圍。硬件條件較差的學校可以借助第三方平臺,上傳和傳播微課資源,從而獲得良好的效果。
(三)優選微課制作方式,大力提高微課質量
微課制作有多種呈現形式,包括“PPT+錄屏軟件+麥克風”“黑板+教師+投影儀+攝像機”“手機+筆+白紙”“動畫+錄音設備”等。其中,目前較為常用的微課制作形式是“PPT+錄屏軟件+錄音設備”,其優點是不需要較高水平的設備和技術支撐,操作性較強,且簡單易行。然而,若PPT的形式和內容太過簡單,內容不豐富,動畫不美觀,會降低PPT的使用效果,給教學效果打折扣。例如,“手機+筆+白紙”是一種極其簡單的微課形式,適用于多個科目。使用手機錄制筆能夠一邊在白紙上做演示,一邊進行語言講解。此類型微課能夠有效地將知識點傳達給學生,針對性強。
總之,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在微課的影響下進行發展和擴充,可以將微課視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性教學內容。要明確目前微課輔助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明確微課的角色和作用,促進課堂教學的發展,提高微課的教學效果,將微課與傳統的課堂良好結合。筆者在開展中職院校計算機微課教學中有很多經驗,每一堂課都存在一些遺憾。但是筆者認為微課與傳統課堂的結合,一定能夠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一批更加優秀的青年學生。
參考文獻:
[1]羅風云.聚焦微課制作與使用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1):8.
[2]孫方.微課設計與制作中幾個關鍵問題解決策略[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18(3):126-130.
[3]張明明,肖安慶,羅小英.微課制作中常出現的問題與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6(1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