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升奎
[摘 要] 英語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如何讓學生將情感滲透到英語語法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全面發展,是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但傳統中職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卻過分強調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造成部分學生讀寫與聽說能力之間的脫節,這顯然與新課標下所要求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因此,這就迫切需要新的教學方式出現,為中職英語教學注入新鮮血液。
[關 鍵 詞] 中職英語;體驗式教學;課堂教學;實踐運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086-01
體驗式教學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不能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而應運而生的一種產物,它的出現猶如春風化雨,為中職英語課堂帶來新鮮活力,讓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重新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鍛煉與培養自己的英語運用能力,從而擺脫窘迫,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順應時代潮流,培養出一大批高精尖的復合型人才。
一、營造學習氛圍,創建學習文化
英語是一門重在參與、重在體驗的學科,具有濃厚的文化情感,而這些都是需要通過語言來傳遞的。所以,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想要讓學生感知并體驗英美文化文化底蘊,就需要善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表達、靈活互動的文化環境,以多樣化的載體與資源培養學生對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從而激活他們的學習體驗。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借助電視節目、圖片、新聞等多種方式,為學生了解英美文化提供渠道,讓其通過直觀的感受了解與學習他國的文化風俗,并由此展開“聽”“說”“讀”“寫”方面的教學,讓學生能及時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達到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如,英美人最喜歡嘻哈音樂,這與他們的精神信仰有著莫大關系,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嘻哈音樂”為話題,讓學生通過課下收集相關的資料在課上進行交流互動,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探究過后,教師再將嘻哈音樂的起源以及其精神實質傳遞給學生,并引導學生以說話的形式將其表達出來。如此一來,不僅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體驗式教學。
二、創設情境教學,加強學習體驗
情境創設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為所需講授的教學內容創造特定的教學環境,讓學生不僅能學習,還能體驗,以此在這種特定情境中展開運用,從而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力,進一步提升他們學習興趣。如,在具體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情境,為學生模擬出一個真實的訓練場景,要求學生的言行舉止需要符合既定的學習環境,讓其有一種身份感,從而忘記自己是一名學生,忘記這是課堂,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長此以往,學生勢必會愛上英語這門學科,無須教師的帶領就能自動投身于英語學習之中,并在長期的積累過程中增進自己的知識積累,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三、開展體驗式教學,引起情感共鳴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其學習目的是更好地服務生活。因此,在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會說、會寫、會讀、會聽,更為重要的是讓其會用。如此一來,教學就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應當搬到更為廣闊的學習場地即生活之中。在生活實踐中開展體驗式教學,不僅使學生學習的空間延伸了、擴展了,同時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會有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真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這也正是體驗式教學最初的目的。通過生活與課堂之間的緊密聯系,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是能夠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其真正知道英語學習最終的目的是什么,并幫助學生養成張口說話的好習慣,從而將其培養成讀寫聽說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順應社會的號召。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與自己的爸爸媽媽進行英語對話,特別在是外面游玩時主動與外國友人說話,并學習他們的英語發音,以此通過長期的熏陶糾正自己的口音,讓其隨時隨地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總而言之,體驗式教學顧名思義,其重點應當落在“體驗”二字上,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通過以上幾種方法的運用,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中心,讓其在主動參與之中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引起情感共鳴,從而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參考文獻:
[1]高森鳳.體驗式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J].校園英語,2017(52):81.
[2]徐夏丹.體驗式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教育,2013(3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