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力
[摘 要] 隨著近幾年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勢必會影響中職物理學科教學。然而中職物理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和中職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區別,生源素質不一、學習目的不同等方面帶來的影響恐怕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方法很難直接搬到中職教育中。中職學校雖然沒有應試壓力,但是教學上并不輕松,主要原因在于中職學生很大一部分是初中階段的學困生,對中職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將針對中職物理教學的困境進行思考和探索,并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談看法和體會。
[關 鍵 詞] 中職物理;教學困境;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061-01
物理學是中職院校工科類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學生只有學好物理,才能夠在相應的專業領域更好地學習其他技能和知識。因此,中職物理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有重要意義。由于近幾年國家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使中職學校生源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連年下降的趨勢,導致教學越來越困難,部分學生由于初中時的學習習慣,導致對中職物理學產生厭惡情緒,影響教學質量。
一、對中職物理教學困境原因的思考
(一)學生知識水平較低,學習能力較差
由于中職學生大部分是基礎應試教育落選的學生,在基礎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中職生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學習態度不端正,不想學習;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習目標模糊;心理健康程度低,自律性差。這樣的情況對中職物理學教育來說是相當大的阻礙,物理學科既需要學生有積極探索的態度,也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二)教材版本脫離現實實踐,與學生知識基礎不符
中職物理課程既是知識基礎又是專業基礎,因此理論知識應當和實踐活動相結合,才能體現中職教育教學的優勢和特點。但是如今中職物理學科用的大部分教材依舊是重視理論知識體系,忽視了現實實踐教學,使學生感覺依舊處在基礎教育環境中,對學習沒有興趣,沒有體現中職教育教學的特色。以《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教材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共有16課,然而只有第16課“自制平衡玩具”屬于實踐活動課,其他課程大多數是理論知識課程。中職學生知識水平普遍較低,學習能力較差,部分理論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反復講授學生依舊不能很好地掌握。由此可見,教材版本和教材內容編寫也是如今中職物理教學的一大困境。
(三)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依舊采取基礎教育的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狀態,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得不到激發,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中職物理教學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的學,學習是一個主動探究、獲得知識、滿足好奇心的過程。在目前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很明顯教師沒有注重這樣的教學模式,反而去掉了“主動探究”和“滿足好奇心”,僅僅保留了獲取知識。這樣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枯燥無味,與現實脫節嚴重,也不容易理解和記憶,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影響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還有一些細節上的不足,如教學設備不足、基礎課不受重視、實踐活動少等,都不利于中職學生的物理課學習。
二、打破中職物理教學困境的思考和探索
(一)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和專業實際
中職學生對基礎教育的教學模式已經厭煩,在中職課堂上,聯系實際生活或者動手實踐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專業實際,以實際案例引導學生學習。中職生作為需要一技之長來踏入社會的學習群體,只有將與社會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傳授,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方法
物理學學習符合建構主義理論體系,在學習新知識時,往往需要學生以原有的知識結構和經驗進行分析探索,因此原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限制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適應性。對新的知識學習,中職學生大都缺乏相關的知識儲備和技能經驗,導致學習的效果較差,長期下去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態度,甚至一些學生放棄學習物理學科。
除此之外,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學生也沒有形成科學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在思想上由于松懈導致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過程不認真,有的產生了不想學的念頭。
(三)重視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較為依賴實驗的學科,其知識和概念大多較為抽象,需要學生動手實踐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比如,在進行《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第一單元第11課拋體運動教學時,教師可以自制一些簡單的教具,讓學生進行實驗,了解拋體運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總結
中職學校雖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但是基礎學科同樣重要,學習好物理基礎知識對學生未來全面發展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在教學過程中,中職物理教師應當將課堂還給學生,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參與中學習,在討論和交流中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榮慶.增加初中物理課堂的魅力[J].教育,2017(38).
[2]董凱.淺議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教育,20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