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融融 徐國芬 張翔
[摘 要] 老年社會工作是一門事務性非常強的課程,對學習者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谌蝿諏虻慕虒W方法,通過學生互動學習、自主學習,將實際的工作場景帶入教學實踐,讓學生在更加充分體驗實際工作過程的同時也有效促進其職業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 鍵 詞] 任務導向;老年社會工作;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125-01
一、“任務導向”在《老年社會工作》課程教學中的必要性
“任務導向”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完成預設的學習任務來進行的教學,而“任務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基于職業實踐的項目任務,以服務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并在實踐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就顯得非常重要。
《老年社會工作》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實務能力的提升,考查學生在實務過程中對專業技術的掌握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文章以《老年社會工作》中“小組社會工作”章節運用“任務導向”的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作用進行討論。
二、課程教學設計思路
筆者將班級學生分成4~5人一組的若干小組,根據養老護理機構老年社會工作要求,設置若干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自主收集、整理資料,并根據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掌握和鞏固知識。
(一)目標設定
筆者在教學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行業標準MZ/T 094-2017》和《MZ/T 095-2017以及老年社會工作標準》,將教學目標定為:(1)能夠識別和運用小組溝通與互動技巧;(2)能夠設計小組活動方案;(3)能夠互相配合完成小組活動的完整過程;(4)能夠撰寫基本的社會工作臺賬資料。筆者針對上述教學目標,設計了相對應的一系列實踐任務。
(二)任務清單
根據教學目標,分別設計了學習任務:觀摩社會工作者主持開展老年小組社會活動過程并錄像,將小組溝通與互動技巧的部分指出來,討論其積極意義并模仿設計對話;進行老年人需求分析,設計一個完整的小組活動方案;從設計的小組方案中選擇一節活動進行實際操作,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溝通與互動技巧以及小組討論技巧;根據機構臺賬表格,填寫一套完整的小組活動臺賬。
(三)過程控制
任務導向教學法的優勢在于教師只需要對各階段的學習任務進行把關和必要的指導。如在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3,教師只需要檢查學生是否能夠互相配合,在比較恰當運用小組工作實務技巧的前提下,能夠完整完成一個活動的過程即可。
三、教學實例
由于學生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學習了有關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在文章研究的小組社會工作方法這一章節中,基于任務導向的教學方法,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理解小組工作方法的主要流程、實務方法的操作技巧和實際意義,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到小組工作方法和一般的娛樂活動之間的區別,尤其是社會工作自助助人宗旨在這一方法中的體現。
(一)互動學習
教師讓學生4~5人自行結成學習小組,實踐過程中自我組織和控制。教師在課堂中,首先向學生交代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清單,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就清楚每一次實踐需要完成的任務。在互動學習過程中,既存在團隊內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存在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教師首先要求學生按照每次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在小組內自行互動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教師在課堂中通過提問等方式評估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在這一個過程中,始終強調學生以團隊為單位的自主學習和互相,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積極正向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扮演著鼓勵者、支持者和協調者的角色。
(二)實操練習
完成某一個階段的理論學習任務后,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這一階段的實踐學習任務。教師會將學生操作過程中的評分標準和操作要求、操作要點進行告知和講解。
以教學目標3為例,教師會事先告知,在小組活動主持中的開場白、注意事項、必要環節和主要技巧。這不僅僅是提醒他們需要注意容易犯錯誤和出現失誤的地方,更是讓他們明白在今后的工作實際中,要提高小組活動的實際效果,最重要的是什么。教師還應該在實踐模擬結束之后,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和總結,讓學生更好地實踐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逐漸提升職業能力。
四、總結與反思
與傳統的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相比,任務導向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明確實踐任務,學生學習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社會工作是非常注重實務能力的課程,基于任務導向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谌蝿諏虻慕虒W方法,讓學生的實踐過程更接近未來實際的工作場景,縮小了學生從課堂到工作場景的距離,讓學生能夠更快地適應實際工作,更凸顯了職業教育的優勢。
參考文獻:
[1]李巧,楊彥波.基于實踐教學的商務談判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6):109-112.
[2]于文宏.體驗式教學法在小組社會工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4):165-166.
[3]郭一建.小組工作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以2014、2015級社會工作專業課程為例[J]高等教育,2017(2):61-62.
[4]蘇珊·A·安布羅斯.聰明教學7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曾華源.社會工作實習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