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玲
[摘 要] 語文學科在任何一個學段的學科教學體系當中,都是以一門基礎學科的形式出現的,只有學好了語文,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交往溝通能力才能得以更高水平的提升,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一般都有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差、學習理念差、學習習慣差的特點,只有采取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實現中職語文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在此,對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實現的路徑進行簡要探究。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184-01
為了更加穩固地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保證我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不同領域以更快的步伐前進,為了有效解決我國社會建設對專業化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數量較多與實際培養的人才數量較少之間的尖銳矛盾,我國大力興辦了職業技術教學,為國家的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但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一般是那些在初中階段學習較為落后的學生,因此在中職學校的學科教學中,學生學習效果提升緩慢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學生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進行更高層次的學習與發展都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在當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大力開展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成為一條必經之路。
一、開展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正因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學習底子薄弱,學習能力較為低下,在學習中便非常容易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嚴重影響學習效果,成績提升非常有限,因此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受到壓制、學習動力嚴重不足的現象。所以想要保證教學效果的提升,首先要保證學生學習動力的全面激發。開展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可以把原本需要由教師進行口頭講述完成的教學內容以更加直觀、形象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發掘,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為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討論的活動。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的主動性,教師首先為學生播放了一組資料,其中既包括我國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包括尊老敬老、助人為樂的良好道德風尚,也存在一些道德低下的人在自己跌倒之后,他人幫助自己的時候誣賴別人。資料展示完成后,學生的內心泛起了波瀾,還沒等教師組織,學生就已經展開了討論,有的說遇到這種事情,就應當躲得越遠越好,避免好心變成壞事;有的則說應當幫助的還是要幫助,要把中國的傳統美德傳揚下去。學生不經過教師的鼓勵與組織就自行開展積極主動的學習,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之所以出現,究其原因,當然是開展信息化教學的作用了。學生的興趣提升了,學習動力有了保證,教學效果也當然得到了保證。
二、開展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的中職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對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就占據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導致教師講的時間過多,和學生進行互動、對學生進行執導的時間嚴重不足,學生在課上存在的疑惑不解之處得不到教師的深入指導,存在的疑慮得不到有效解決,久而久之疑惑越積越多,必然會讓學生的學習效率越來越低,最終導致學生放棄對語文的學習。針對此,教師可以開展信息化教學,比如《秋風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把朗讀技法點撥、文意梳理技巧、重點實詞虛詞、作者情感把握等相關內容以微課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每個視頻時長控制在5分鐘到8分鐘,并把視頻上傳到網絡,由學生在課前自行下載觀看,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然后課堂之上教師就會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疑難點進行點撥指導。學生得到了充分的指導,存在的疑慮消失了,學習效果自然得到了有力保障。
三、開展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傳統的中職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層次較淺,數量不足,同時過分重視學生知識的把握,卻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造成“高分低能”現象的頻頻出現。采用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增進師生交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建QQ群、微信群,讓學生全部進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群中開展主題研討活動,發布作業,對學生進行指導,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把實踐活動的視頻上傳到群中,和大家分享。例如組織學生開展“文明行為在我身邊”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去尋找那些在生活中存在的文明現象,并以圖片或視頻形式上傳到群文件,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總而言之,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從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入手,在不斷總結傳統教學模式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有機融入現代化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中職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韋盛耀.淺析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實現的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242.
[2]劉春華.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實現的路徑[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