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
[摘 要] 中職院校后進生是特殊群體,而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是中職班主任分內之事,也是中職班主任工作的難點與重點。從不同角度出發,提出中職班主任選擇后進生轉化時機的有效策略,望拋磚引玉。
[關 鍵 詞] 中職班主任;后進生;轉化時機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042-01
就業是中職院校辦學的宗旨,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傳統的精英教育受到了極大影響,中職教育也受到波及。中職班主任教師,必須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抓住轉化的時機,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中職畢業人才。
一、抓住學生的“苦惱”時刻
很多中職后進生長期處于冷漠的家庭環境中,缺少家庭帶來的溫暖,導致學生精神無處寄托;或者是由于單親家庭,導致學生精神迷茫、不知所措。這些學生往往渴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尤其是得到教師的肯定,希望別人能夠為其指明道路。作為中職班主任,必須從學生的異常行為中挖掘學生心理動態,積極與學生溝通,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戒備心理,做好學生思想疏導工作,幫助學生從苦惱中走出來。
例如,單親家庭的小王同學,在父親病逝后,隨母親一同生活,但母親工作較忙,對其疏于管理。父愛的缺失,讓小王同學性情發生較大的變化,精神不振。我在發現其異常行為后,主動與其進行溝通,但開始時小王同學眼神躲閃,不愿意進行溝通。這時正是進行學生轉化的重要時機,應該通過有效疏導幫助學生轉化。一方面,需要動員其母親,一同進行疏導,讓他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另一方面,組織班干部以及其他學生,邀請小王參加集體活動,讓其感受到班集體的關心。在一段時間的努力下,小王性格變得開朗起來,學習上也更加刻苦。總之,抓住學生苦惱時刻,幫助后進生完成轉化,是班主任教師必須意識到的重要問題。
二、抓住學生的“緊張”時刻
后進生在生活學習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包括學習成績落后、與同學關系不夠融洽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好,會導致學生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礙于面子,這類學生往往不愿意向教師或家長尋求幫助,但內心處于迫切求援狀態。班主任應該透過這些情況,分析后進生內心矛盾,鼓勵并幫助后進生,幫助其排憂解難,消除其內心的緊張感。
記得2014級有一名學生,由于在農村上小學、初中,英語基礎薄弱,中職英語課程學習中聽不懂我用英語講課,我多次與其交談,但她礙于面子,也怕別的學生看不起,往往不愿意和我溝通??紤]到需要照顧她的自尊心,于是我主動與她像朋友似地交流,幫助她分析英語成績差的根本原因,幫助她消除對英語的恐懼感。之后,每天讓她到我的辦公室進行查漏補缺,同時利用她數學學科成績好的特點,讓其擔任數學課代表,組織各科課代表在一起交流,并和英語課代表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對她英語成績的提升發揮了較大的幫助作用。
后進生在心理上往往是自卑的,且十分脆弱,對教師、同學對自己的看法十分敏感,害怕別人對自己有異樣的眼光。如果教師對后進生采取冷漠的態度,或者橫加訓斥,會增強后進生的逆反心理。相反,采用積極的態度幫助他、愛護他、安慰他,會讓后進生感受到教師的善意,為后續后進生轉化工作打好基礎。
三、抓住學生的“快樂”時刻
作為后進生,在思想上也并非不思進取,也常常會萌發進取的思想。當后進生在學習或生活中取得一定的進步后,其內心同樣會有強烈的快樂感與滿足感,這時候也更加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中職班主任需要抓住后進生這一心理特征,用鼓勵、愛心提升后進生學習的動力。
張某從小就是留守兒童,從小學到初中,都是跟爺爺奶奶一同生活,父母長期在外地打工,缺少教養導致其養成了任性、好斗的性格,但學習成績卻十分落后。然而,在體育方面張某天賦好,常常在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中取得名次,甚至跳高還一度打破學校紀錄。班主任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我捕抓到這一信息,在班會中表揚他,肯定他為班集體取得的榮譽,同時也要求他嚴格地要求自己,再接再厲,能夠改掉自己的缺點。后來,在集體榮譽感的感染下,張某在班級中刻苦學習,也能夠為別人著想,成績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這說明班主任抓住學生快樂的時刻,及時地疏導學生,肯定其進步,是有一定作用的。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后進生是中職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須思考的問題。而為了完成后進生轉化工作,就應該抓住轉化的時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心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抓住后進生轉化時機,包括苦惱、緊張以及快樂時刻,與學生積極溝通,讓其融入班集體中,感受別人的關心,提升中職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成勇,高建明.談中職學校班主任如何捕抓后進生轉化的最佳時機[J].教育教學論壇,2015,23(8):233-234.
[2]周丹.試析中職學校班主任如何在“全納教育”理念下捕捉后進生轉化的最佳時機[J].中外交流,2017,16(8):99-101.
[3]李嵐卷,楊建成.淺談中職學校汽修班中后進程的轉化教育措施[J].教師,2015,10(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