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荻
[摘 ? ? ? ? ? 要] ?公共心理學是目前高校師范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也是師范專業最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開展師范專業的公共心理學教學,對提升師范類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提升他們的心理調節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對今后他們利用心理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實踐也具有幫助作用。分析高校師范專業公共心理學教學現狀和問題,探究高校師范專業開展有效的公共心理學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關 ? ?鍵 ? 詞] ?高校;師范專業;公共心理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130-01
目前高校師范專業公共心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教學方法的落后、實踐教學的不足、缺乏信息化教學等方面,需要高校積極采取措施,完善師范專業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
一、高校師范專業公共心理學教學現狀和問題
(一)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成效不理想
目前,高校師范類專業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主要采取的是大班制的心理學教學方法,師范類學生可能同時有幾個班級一起上課,大班制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無法兼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學教育只能是被動式的灌輸教學,教學成效低下。
(二)理論教學過重,忽視實踐教學
公共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也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目前高校師范專業在開展公共心理學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側重點放在理論教學方面,實踐教學比重嚴重不足。教師依照公共心理學教材滔滔不絕地講解著不同的心理學知識要求學生牢記相關的心理學名詞、定義、原理、實驗結果等,學生課堂中無法消化的知識,只能在課下完成,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掌握相關的定義和原理。但是,忽視實踐教學的公共心理學教學活動,學生的心理學掌握能力有限,無法做到對相關課程知識的有效應用,無法融會貫通,這就違背了知識的學習最終是為了實現應用的教學目標,學生心理學知識應用能力不足。
(三)信息化教學不足,教學創新不夠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應用的普及,教育現代化得到快速發展,各院校、各學科都在積極探索信息化的課程發展模式,嘗試將信息化元素引入課程教學中,提升課程教學的現代化、信息化水平。但是,目前高校師范專業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卻忽視了這一點,對信息技術的引入并不重視,因而在公共心理學的教育活動中,無法對信息化技術和設備實現有效應用,課程的現代化水平低下,教學的模式創新上也比較滯后,不能及時學習和應用新時期高效的課程教學方法,學生對課程學習缺乏興趣和熱情,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待提升。
二、高校師范專業開展有效的公共心理學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一)提升課程重視度,促進教學方法多樣化
當前,高校師范專業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要不斷提升教學的重視度,將公共心理學教學放在專業教學的重要學科中看待,要根據學校師范專業學生的數量、專業情況開展合理的課程教學設計,確保公共心理教學的小班制教學,讓教師能兼顧更多的學生,提升教學的針對性。此外,教師要不斷創新公共心理學的教學方法,盡可能采取多樣化的課程教學方法,及時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推動課程教學的創新實踐。
(二)重視實驗教學,提升實驗教學比重
心理學中有很多相關的實驗內容部分,高校師范專業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要不斷提升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度,開展有效的實踐教學,讓學生組織起來,共同參與,重現心理學史上一些經典的心理實驗場景,激發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課程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了可以進行經典的實驗場景和過程的重現外,教師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心理學實驗的設計創造,給學生更多的新鮮感,從而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實驗教學課程中來。
(三)強化信息化教學,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當前已經是信息化時代,教育的信息化發展趨勢已經成為必然,在此背景下,高校師范專業學生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也要積極探索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教師要切實提升信息化技術的認知和應用能力,在心理學教學課程中,通過信息化設備的使用,增強課程的豐富性,提升課程趣味性,促進公共心理學教學成效不斷提升。
總之,高校師范專業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優化,教師要不斷提升課程教學的重視度,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提升實踐教學水平,強化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課程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玲平,趙燕,鄒維興,等.“國考”制度下地方民族師范院校公共心理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6):89-91.
[2]劉賢敏.高校師范專業公共心理學教學方法優化的理性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27(11):111-112.
[3]任其平.高師院校公共心理學和諧教學模式的構建:以安慶師范學院為例[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9(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