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茹
一、民辦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具體表現在:一是民辦高校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大多帶有私營企業性質,財權高度集中,致使機構設立不健全,管理缺乏規范性,財務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確,執行乏力,形同虛設 ;二是管理體制的不完善 、不健全致使管理上缺乏規范性、制度化;三是缺乏監管措施和系統的控制監督機制 。
(二) 財務預算不合理。預算執行彈性較大一些民辦高校沒有樹立起科學的預算管理理念,重預算編制 、輕預算執行,故預算常會失控。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各部門預算和民辦高校內部預算兩套機制 ,編制預算 與執行預算各不相同 ;重視預算內資金、輕預算外管理 ,預算項目沒有盡可能細化,預算支出沒有科學的定額和標準 ; 預算編制時間過短 ,預算編制過程透明度不高等問題,造成了部門預算不準確,預算內 容不全面 。
(三)多元化辦學、財務管理信息化難以實施。隨著民辦高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模式也多種多樣, 有些民辦高校由于分校多、專業多、學歷層次多,還有如集資辦學或辦企業、辦駕校、酒樓等多種經營模式,多元化辦學使得辦學經費由辦學者單一投入發展到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的格局,收支的形式也從最初簡單的收付到目前相對復雜的以部門、以分校為單位的經費收支和經營收支核算,財務核算變化較大 ,但民辦高校在財務管理和核算方面沒有跟上,未重視高素質財會人員的配備,仍然停留在簡單的收支核算上,難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 。
(四)民辦高校財務管理缺乏風險意識。由于學校沒有建立有效的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學校有限的教育 經費很難滿足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職工生活福利的需要。學校為了 搞好基本建設,非常艱難地通過多種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利用銀行貸 款改善辦學條件,解決了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困難。但是,部分民 辦高校對貸款認識不夠 ,盲目貸款征地、上項目,其規模大大超過了經濟承受能力,潛伏了民辦高校發展的隱患 。
(五)忽視財產物資保管。民辦高校在加大設施設備投入的同時,沒有做好財產物資的保 管工作。其次,一些民辦高校只是一味地投入,不作計劃,不作統計, 出現重置資產。其三 ,一些貨款已付的固定資產,購入了很長時間而不驗收入庫 ,造成固定資產流失。 其四,固定資產入帳價值不準 確,造成固定資產的虛增或虛減 ,使實物與價值不符。其五,對報廢固定資產不作報廢核銷手續,造成帳物不符 。
二、主要對策
(一)健全民辦高校內部財務控制的組織機構。民辦高校內部控制是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以財務控制為 主導強化內部控制,是學校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的重要內容。從當前我 國民辦高校管理的實際情況看,應抓住重點,在組織結構及職責分 工、預算管理和會計記錄等重要環節組織實施。 進一步完善內部組 織結構及職責分工 。
(二)合理編制預算,實現資金管理一體化。預算是整個學校財務工作的核心,是民辦高校進行經濟活動的 依據,預算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民辦高校的財務狀況和持續發展 能力 。嚴格預算管理制度,加強預算控制是提高與保障民辦高校內 部財務運行效率的一個關鍵 。
(三)確保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化。民辦高校應制定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體系,嚴格執行財政部發 布的各項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加強對辦學投資方向,籌資、信貸 、 工程項目、招生成本費用等財務事項的管理與控制。健全內部控制制 度是確保民辦高校持續發展的關鍵。辦學者在制訂方案時應針對一 項完整的經濟業務,應分為授權、審批、執行、記錄、復核等環節, 并規定每一環節的職責應分別由不同部門和不同人員來完成,這樣 才能杜絕資金漏洞 。
(四)要建立適應民辦高校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
1.預算制度。年底要制訂第二年的全年開支預算計劃,要有科學的 理財觀念,不要盲目開支,嚴格執行預算制度 。
2.審批制度。全院實行“一支筆”審批,對不合理的開支, 財務人員要堅決實行核算和監督兩個基礎職能。
3.各類費用報銷制度。如會議費、差旅費、辦公用品添置費及其它費用的開支,必須先報請領導同意,方能開支。
4.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固定資產是民辦高校一筆數額不少的財產 , 因此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管理制度。必須建立明細帳,由專人負責,定 期清查,定期盤點,做到帳物相符。對丟失、損壞的固定資產,要按 責任人照價賠償。負責人變更,要辦理交接手續,責任到人 。
5 .會計報表制度。做好預算外和預算內收支報表及決算總表。報表要全面、連續、系統、正確、真實有效。
6.財務內部審計制度。民辦高校內部審計不僅要善于發現學校運營 中存在的問題,更要善于提出改進建議,為學校領導提供決策依據 。 具體要做好定期審計、專項審計和離任審計,強化職責。發現錯誤馬 上糾正,審計結果要張榜公布。
(五)加強財務人員整體素質培養。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民辦高校應從人才招聘、培養、評價、選 拔、 使用 、流動、激勵和保障八個方面入手,重點做好培訓、引導、支持、管理、服務等工作,逐步建立培養快、評價準、使用好、待遇優 的高素質人才工作機制,形成有利于高素質人才成長和充分發揮其 作用的制度環境,充分發揮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的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