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濤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必將對各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建筑行業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建筑企業的財務會計崗位也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呈現出新的特點。在傳統模式下,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分散化的項目部制對企業的整體會計核算和成本控制帶來很大的麻煩,在以往僅僅靠人工的方式很難達到統一化和規范化。在“互聯網+”時代,建筑企業在財務核算和管控方面呈現出信息化、全過程管理、集約化管理等特點。建筑企業必須以財務系統為載體和通道,以目標成本為導向,控制企業的實際成本,跟蹤工程成本耗用,最終提升企業的成本控制效率和質量。
浙江省為建筑大省、建筑強省,擁有一級建筑施工企業資質等級標準的建筑施工企業就有1200余家。"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建筑企業財務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樣培養大量適合社會需要,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建筑行業高技術技能會計人才,成了高職院校相關專業所關注的重大課題。
本文立足于建筑行業會計人才培養,以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建筑經濟管理專業為例,該專業是浙江省“十三五”特色專業,也是浙江省唯一培養建筑行業會計人才的專業。探索“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建筑行業會計人才培養改革,以期能夠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有效契合,同時也為各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一、專業改革與實踐
(一)深入市場調研,分析人才需求
課題組通過深入行業、企業一線開展調研,認真了解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建筑企業對財務會計崗位的需求變化,核心崗位能力的要求。進行梳理和分析后,得出如下結論:
隨著國家“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提出,會計工作的許多方面與互聯網深入融合,財務數據的收集、加工、處理都變得迅速、快捷。如:網絡代理記賬、在線財務管理咨詢、云會計與云審計服務等第三方會計審計服務模式初現端倪;以會計信息化應用為基礎的財務一體化進程不斷提速、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逐漸成熟;聯網管理、在線受理等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管理模式成為會計管理新手段;在線聯機考試、遠程培訓教育等已成為會計人才培養重要的方式。在建筑企業,財務會計是實行公司委派制,實行財務直線管理,即公司委派會計到分公司、項目部,委派會計直接向總公司負責。加上營改增和金稅三期的實行,要求我們建筑會計人員積極參與企業經營決策,在及時準確提供經濟核算和會計信息的同時提出管理型的素質要求,并對財務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反饋,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建筑行業今后將急需一大批管理型、復合型建筑會計信息化創新人才,那就需要在基礎教育中培養大量的既通曉建筑+會計的專業融合知識和信息技術,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二)明確專業定位,構建課程體系
根據行業、企業需求情況,專業團隊確定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培養適應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建筑+會計”專業融合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從事建筑會計與審計實務、建筑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勝任各類規模和規格的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內部審計、財務管理等職業崗位,符合建筑行業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要求,適應“互聯網+”時代需求,打造具有“誠信、精業、守法”現代建筑會計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復合人才。進而從崗位需求出發,研究建筑企業財務會計崗位的核心能力、知識和職業素養的分析,并邀請行業標桿企業共同優化頂層設計,構建課程體系,修訂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三)實施校企協同育人,加強職業素養培養
“互聯網+”背景下,為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專業團隊探索開展“產教融合”,實施“雙負責人制”、“雙導師制”、“訂單班”等形式來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學練做”項目遞進教學模式,并將公司崗位搬入課堂,通過互聯網技術,遠程視頻開展場景式動態可視化課堂教學,有效解決無法到建筑企業施工現場開展教學的困境。以專業核心課程《建筑企業會計》為例,該課程實施“項目化”教學,課程主要通過建筑企業經濟業務會計核算處理和涉稅業務處理;建造合同收入、工程成本、專業分包、資產等業務的會計核算等內容,來培養學生熟悉建筑企業會計三級核算流程和核算內容及方法,讓學生具備建筑知識背景下的企業賬務處理和成本分析核算能力、增值稅、所得稅計算申報和報表編制能力,并具有建筑企業會計職業素養。課程組通過財會工作室平臺,與本地知名建筑企業合作,引入該公司的真實項目,項目核心主要是三大塊任務:項目部的材料采購及費用支出、與甲方進行工程價款的結算和決算、稅務處理。項目分為2個,一個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通過校內教師講授訓練為主,并以項目部的基礎業務為核心,突出建筑施工企業日常建造業務的賬務流程處理。另外一個項目為課內實踐項目,以校外合作單位企業專家為講授訓練為主,并通過合作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平臺將此項目的真實業務按照項目部、分公司、總公司三級崗位層次進行業務技能操作。具體實施安排如下:A寫字樓項目(課內教學項目),主要任務項目是在項目部層面完成項目的日常經濟業務處理(工、料、機等成本,收入、利潤的核算)。B住宅樓項目(課內實踐項目),主要任務是分別完成項目部、分公司、總公司等3個層面的材料采購、工程款結算、稅務等具體環節的賬務處理。整個項目化教學中,實踐教學中,條件成熟的去現場了解工作環境與實際工作流程,再以互聯網視頻教學為輔助,有效開展實踐教學。將企業文化、管理理念、工匠精神、誠實守信等職業素養融入整個職業教育全過程,以“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打造現代建筑會計精神的品質人才。
(四)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課堂教學
“互聯網+”背景下,課堂將會形成“以學生為主體”,基于現代信息化手段,應用微視頻、藍墨云班、微信公眾平臺等現代化信息手段,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提升課堂有效性。本專業計劃從2018級開始,以《會計信息化》課程為試點,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并不斷完善后逐步向其他課程輻射推廣。該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建筑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本原理,能有效理解崗位角色工作流程,能自如的更換和熟練完成電算化會計軟件的初始化設置、總賬系統、報表系統以及工資、固定資產核算子系統、購銷存及應收應付系統的日常業務處理操作,從而達到建筑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上崗要求。為達成上述目標,課程組十分重視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課程組以課程剖析為起點,分析崗位技能對課程的要求,并形成一個數字化資源建設整體規劃方案。課程安排在第3-4學期,每學期周課時均為4,總課時132,8個學分,實施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并借助藍墨云班和省在線精品課程實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二、后續思考
俗話說,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永遠在路上”,“互聯網+” 時代讓建筑企業的財務會計崗位任務與要求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教學的手段與方法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這給我們高職教育工作者帶來了許多思考與挑戰,文中的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改革項目,是該專業團隊的多年實踐與積累,形成了一定的階段成果,但后續任重道遠,還需要不斷總結經驗與不足,為提升人才培養方案再繼續前進探索。(作者單位為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資助:中國商業會計學會2017年課題項目(編號kj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