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工作以及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轉變,當前隨著互聯網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開始逐步走入人們的視野。安徽歙縣屬于我國精準扶貧下的貧困地區之一,有很多地方特色農產品,當前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為當前歙縣的精準扶貧項目展開了全新的途徑。當前歙縣的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工作效果越來越好,解決了傳統銷售模式中農作物缺少渠道、農民收入效益低等問題,本文主要關于總結當前電子商務扶貧模式在歙縣的發展及其產生的效應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于歙縣當前電商扶貧模式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前言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帶來了很大的轉變,當前的網絡發展技術與傳統的行業銷售模式產生了不斷的交流和碰撞并進行了融合,實現了兩者的共同和諧發展,在這種時代和互聯網背景之下,我國農產品的電子商務行業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當前互聯網技術和銷售模式不斷深入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隨著人們視野逐漸擴大,我國的農村網民也開始不斷調整經營模式,促使我國不同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及農產品銷售,逐漸融合了相關的互聯網技術和理念。農村電商扶貧工作具有增加農民收入、減少農民開支的效果,但是當前的電商扶貧之路仍處于摸索階段,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
二、歙縣電商扶貧的現狀
據《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報告》最新數據,2017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突破萬億大關,達1244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1%。歙縣作為國家精準扶貧地之一,其電子商務帶動發展情況良好。據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歙縣網絡銷售額累計3.56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農產品網銷額累計1.82億元,同比增長40%。目前,歙縣電子商務綜合公共服務中心已建成投入運營,同時也積極布點建設農村電商服務網點。2018年10月30日,歙縣首個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服務站——昌溪鄉雙源村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服務站完成建設,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完成銷售、購物、生活、取件等事宜。接下來,歙縣還將在11個貧困村建立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服務站。
三、歙縣電商扶貧的模式
(一)電商扶貧專項培訓模式
在歙縣,很多貧困戶手中有著大量質優價廉的農副產品,但是往往因為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導致產品沒有銷路,造成“守著金飯碗受窮”的局面。隨著當下社會快速發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普及率極大提高,通過使用電子產品利用網絡從事商務活動,也逐漸被人們接受并影響著大家的生活方式,電商也就應運而生。為此,通過外出考察和多番研究,政府與相關部門決定從電商入手,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向貧困戶教授電商知識,讓貧困戶通過手機和網絡打開農副產品銷售渠道,以達到經濟增收、助力脫貧的目的。
(二)農村電商扶貧服務站模式
根據黃山市人民政府網區縣動態最新消息,歙縣將建立12個農村電商扶貧服務站。日前,歙縣首個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服務站即昌溪鄉雙源村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服務站已經完成建設,屆時,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完成銷售、購物、生活、取件等事宜。接下來,歙縣還將在另外11個貧困村建立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服務站。歙縣電子商務綜合公共服務中心已建成投入運營,同時也積極布點建設農村電商服務網。
(三)政企合作及專項投資模式
近年來,歙縣商務局、扶貧辦和黃山百特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安排專項資金扶持農村電商發展,幫助貧困村整合優勢產品,對接市場。同時,大力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打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通道,使農民走上電商脫貧道路。此外,歙縣還實施電商扶貧與就業扶貧相結合,探索“麥田創客”建設,選擇經營較成熟的“鄉村淘”網點,在多個鄉鎮建設“麥田創客”就業扶貧服務站,幫助和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足不出戶銷售安全放心的農特產品。
四、當前模式的效應及問題
(一)當前模式的效應分析
1. 增強電子商務創業熱情
隨著電商扶貧專項培訓這一模式的發展,專業的授課老師分別就怎么使用手機電子支付、如何玩轉微信朋友圈營銷等話題,利用電商成功案例作詳細講解,向貧困戶代表們傳授電商基礎知識。與此同時,在這一模式中,還就電商行業概況、電商的框架與環境、電商物流體系、電商有關法律制度、電商現有模式等內容,向參與培訓的貧困戶詳細介紹,以增強貧困戶對電商的了解。還有專業的培訓機構教授貧困戶淘寶店鋪的開設,以及商品的上傳與銷售,激發并增強了貧困戶和失業人員的電子商務創業激情。
2.增加農民收入 減少成本支出
在接受專項培訓后的貧困戶,他們通過淘寶店、朋友圈、微店等網絡平臺開始直接從事農產品的在線銷售,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銷售量,同時也可能獲得了更高的銷售收入。隨著歙縣電商行業的迅速發展,歙縣農作物的銷售渠道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商品的銷售可選擇性越來越多,大大降低了貧困戶的生產和銷售成本。一方面,網上銷售對于店鋪和地點沒有過多的要求,服務價格更加合理,降低了自身的生產經營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貧困戶的資料購買成本,隨著網上購物市場的不斷發展,當前越來越多的快遞和物流可以直達歙縣各個地區,不斷發展的網絡交易平臺使得在歙縣的農民能夠選擇以更低的價格購買銷售經營中相應的物品設備。同時,政府的專項資金扶持,也為貧困戶提供了電商經營等補貼。
3.提高貧困戶的經營能力
農村電商的發展對于歙縣的貧困戶具有一定的效果和經濟收益,根本原因在于農村電商的發展對于貧困戶來說是有利的,在利益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看到他人或者自己嘗試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收益之后,會不斷吸納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參與其中,驅動貧困戶努力的學習看似很難的網絡銷售技術。如此以來,貧困戶開始與外界進行積極的交流和溝通,不僅實現了銷售渠道多樣化,也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網絡知識,主動提高生產技術,生產規模得以擴大,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獲得最優的營銷技巧。農村電商扶貧使得當前的貧困戶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發展能力,這也是扶貧的目的所在。
(二)當前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
1.專項培訓提供的電商知識有限
在農村電商扶貧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要提高貧困戶對電商的了解水平,而貧困戶中,大多數基礎文化知識水平不高,在電商扶貧專項培訓過程中存在貧困戶難以正確認識電商、掌握電商較高水平知識困難等問題,以及知識有限的貧困戶在網絡銷售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各樣自身難以解決的麻煩。電商扶貧專項培訓這一模式,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與次數下教授貧困戶了解電商的基礎知識的水平,很難為貧困戶提供 “有求必應、有問必答”的服務。
2.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 網銷困難
隨著歙縣農村扶貧工作的不斷開展,貧困戶不斷獲得了種苗、肥料、技術以及資金相關方面的支持,很多貧困戶也擁有了自己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產品,然而他們所提供的農產品并沒有自己的品牌和包裝,再加上網絡銷售的不確定性,產品生產無法追溯,因此很多買家無法相信產品質量,這也影響了農產品在網絡銷售中的競爭力。此外,生鮮類的農作物產品在流通過程中需要進行保溫和保鮮工作,在冷藏和冷凍過程中對運輸條件要求極為嚴格,而很多貧困縣區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這也為歙縣貧困戶農產品的網絡銷售增加了難度。
3.缺少電商扶貧的專業化人才
農村電商扶貧工作并不只是在簡單的商品網上銷售,而且需要貧困地區對產出的農產品進行良好的包裝和推廣,通過建設自己的品牌才可以在網絡中發展自己的渠道,成功地引起消費者的注意。網絡銷售工作和電商扶貧需要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參與,然而當前的農村電商扶貧工作成效緩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缺少現代化專業的電商人才,因此這就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進行長期的發現和孵化,不斷加大政策協調力度,吸引企業和現代人才積極參與。
4.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截至目前,歙縣計劃的12個農村電商扶貧服務站只建好1處,服務站的建設效率需要進一步提高,且已建成的服務點功能不健全,群眾知曉率和認知度低,電商服務網點作用發揮不充分。其次,物流體系也不夠完備,歙縣處于皖南山區,大部分貧困鄉鎮處在山區,雖然農村主干道建設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山村地形復雜,鄉村道路窄、水泥路硬化等問題也阻礙了物流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另外,由于歙縣地處山區,部分地區存在網絡信號差,甚至出現間歇性斷網現象,現有的網絡基礎設施難以滿足電商扶貧的現實需求。
五、促進歙縣電商扶貧發展的建議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歙縣的電商不斷發展,交易量持續保持較快增長,已成為助農增收的有效途徑。但電商扶貧作為新興的扶貧模式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基礎設施、人才支持和產業支撐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貧困戶通過電子商務增收脫貧的步伐,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促進歙縣電商扶貧模式更完善發展的建議。
(一)持續加強培訓 建設電商培訓中心
增加電商扶貧專項培訓的力度與次數可以更好地彌補貧困戶對電商知識了解不充分的缺陷,經過反復多次的培訓,能夠使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貧困戶從深層次、多方面去認識、了解與運用電子商務,進而能夠將自家的農特產品與互聯網與電子商務更加完美地結合起來。在貧困戶網銷的過程中,會遇到網絡上流程復雜、買家要求退換貨等一些問題,在實施電商扶貧的鄉鎮建設培訓中心,不但使電商專項扶貧便利化了,也可以隨時為貧困戶解決在電商方面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可以走進貧困戶的家里,進行“上門服務”。
(二)建立合作社 推進農產品標準化
歙縣的貧困戶大都分散在鄉鎮和山村,他們的生產大多以戶為單位,由于在各種農產品的種苗、肥料、技術方面存在差異,因此,網銷產品的外觀、質量等方面各有異同。建立農產品合作社,將同一農產品按統一的標準生產、包裝,再以統一的價格進行售賣,推進農產品走向標準化,這樣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化、標準化的農特產品產業鏈。
(三)建設專業化電商人才隊伍
在電商扶貧的實踐工作中,許多的貧困戶本身并不具備從事電商的能力,即使經過長期的培訓,已經開設的農產品網店也存在著經營缺乏創新、銷售模式老套等問題。在電商扶貧中加大對電商人才的培養,吸引善于運營網絡的年輕一代積極參與,加快構建學用結合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培養和建設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再讓他們對貧困戶進行專業化指導,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電商扶貧的效率、增強電商扶貧的效果。
(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的缺陷嚴重阻礙了歙縣電商扶貧模式的發展進程,進一步建設與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是電商扶貧不可或缺的條件。持續實施農村道路通暢工程,進一步改善貧困村道路運輸條件,加強物流系統建設,提升物流體系的信息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扎實推進貧困村道路、互聯網、電力、電商服務網點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電商扶貧發展的基礎條件。(作者單位為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作者簡介:劉菲(1997——)女,漢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2015級本科生,貿易經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