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遠
環境藝術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然和藝術的完美融合,同時也實現了經濟和藝術的相互結合。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所以在精神世界和生活品味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于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概念,重點探討了環境藝術設計和經濟價值之間的內在聯系,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環境藝術設計的出現,不僅迎合了大眾對于環境的基本需求,也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對于經濟的發展也具有推動的作用。經濟是基礎,為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搭建了一個理想化的平臺,環境藝術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又反作用于生產力,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所以,從本質上看,環境藝術設計同經濟價值之間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概念
環境藝術設計的宗旨就是為人們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改善人們現存的生活和生存空間,滿足人們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信息化時代下,依托自然和社會環境,借助各種新型技術,有目的性的設計出符合社會發展的作品。而環境藝術設計要著重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形態,而另一個就是精神形態。在物質方面,要考慮到多種客觀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智能技術的運用,讓人們通過這種物質條件,能夠在自然環境中,設計出更加優秀的作品。精神方面,在設計者在了解了自然規律、文化內涵之后,以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基礎,設計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作品。
二、環境藝術設計與經濟價值之間的內在關聯
(一)經濟發展體現了環境藝術設計的自然性
經濟價值是環境藝術設計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整體性的觀念上來看,經濟的發展對于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人們對于環境藝術的認知。尤其在信息化時代下,人們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假設每天都存在于一個特定的區域中,周圍都是高大的建筑物,沒有任何的綠色景觀,這在無形中就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所以,在這樣的時代下,環境藝術設計就可以充分發揮出它的引導作用,以此來帶動經濟的增長。
例如,很多人都會向往云南麗江的生態環境,在那里生活的人們,不論經濟條件如何,他們在精神上都會感到一種寧靜、平和。麗江古鎮也是我國最具民族風格的古代城鎮之一,既體現了地方的歷史文化,又體現出了社會進步的本質特征。這里的民族環境同山水環境結合在一起,從總體的布局到建筑物中都體現了環境藝術設計的精妙之處。因而讓更多的人慕名而來,在給人帶來藝術享受的時候,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經濟主導了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過程
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不能離開人的,而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人類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所以經濟主導了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過程。環境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會考慮到當時的社會因素,然后將這些因素進行分類、整理,最后形成一個比較系統的設計方案。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市場價值、人文需求和城市經濟建設,這些因素都不能離開社會經濟,每一個實施步驟都需要經濟基礎的支持,才能保障方案的順利實施。
而藝術設計者在設計之初,就應該考慮到多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對于當地居民的性格、愛好等做一個綜合性的調查,將人們對美的理解都融入到環境藝術的設計中去,只有這樣的設計方案才能被更多的人所認同。隨著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新興產業的興起,也讓環境藝術的設計向著更為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環境設計人員應該根據大眾的主觀共識,滿足他們在物質方面的基本需求,才能對社會環境進行不斷地優化和完善。
(三)環境設計凸顯了經濟價值的基本特征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經濟發展的方向同當地的區域文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環境藝術設計中就會呈現出文化的特點,所以,設計者應該將文化體現在建筑中,凸顯了經濟價值的基本特征。要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現狀,以文化和技術作為支撐,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環境藝術的設計目標,同時得到大眾的認可,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
就以福建土樓為例,這是客家人社會生活實踐下的產物,土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它的經濟價值。它吸取了中國傳統建筑設計中“風水”的理念,這個土樓中都充滿著傳統道家哲學的氣息。同時,在文化產業不斷發展的當下,各種土樓博物館的出現,也展示了土樓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在旅游業中,世界文化遺產的力量,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三、結語
經濟的發展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而環境藝術設計在城市化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形象是對整個區域文化和經濟最好的詮釋。為了更好的發展當地的區域文化,就應該將文化看作是核心點,以文化來帶動經濟上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讓環境藝術設計的方案能夠更好的應用到社會實踐中。(作者單位為景德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