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核心任務是孕育創業項目,培養創業者,培育更多的市場主體,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激發市場活力和帶動更多人就業,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孵化器、轉化器和加速器,是創新重要中間環節、創業重要平臺和成果展示的特色舞臺,具有營造氛圍、實訓場地、市場實踐、成果轉化、試錯容器和成果展示等重要作用。對于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而言,要根據各高職院校專業群的特點,建設“一式一化三型式”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即開放式、綜合化、共享型、優惠型和學生自主管理型。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基本內涵
目前,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概念在現有的文獻中還沒有明確的界定。總結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就不難理解,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基本內涵:在高等教育機構中設立的為大學生將想法轉變為創新成果、市場經濟主體的特定環境的機構,一般包括相應面積的場地、內部設施等硬件條件和幫扶措施、智力指導、氛圍營造和管理制度等軟件環境。大學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核心是孕育創業項目和培養創業者成長,培育更多的市場主體,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激發市場活力和帶動就業。
二、孵化基地在高職創新創業教育中定位與作用
總的來說,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是孵化器、轉化器和加速器,是重要中間環節、重要平臺和特色舞臺,具有營造氛圍、實訓場地、市場實踐、成果轉化、試錯容器和成果展示等六大作用。
(一)定位
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定位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孵化器、轉化器和加速器,是創業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的重要中間環節;是高??蒲谐晒D化、創業項目成長和創業夢想實現的重要平臺;是高校教育成果展示的特色舞臺。
(二)作用
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實現,大致需要經過“創智—創意—創新—創業—創造”五個階段。創智是基礎,是思維方式的改變,一般在圖書館、教室通過閱讀、教室指導、群體討論等方式實現;思維方式改進之后,形成創意,一般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團隊合作完成;創意經加工整理,對外表現為創新成果,可以在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完成;創新成果經過商業模式優化,借助科學的平臺進行市場運作,表現為市場主體的成立——初創企業,需要相應的孵化期,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完成。初創企業孵化期結束后,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具有重要核心競爭力,足夠應對市場競爭。便開始應走入社會,服務社會發展,創造一個新的環境,帶來新的時代。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實現的五個階段中,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從第三階段到第四階段”都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內完成。
1.營造氛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而其中基礎條件就是高校通過大學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的氛圍,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2.實訓場地。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是進行模擬創新、模擬創業的實訓場地,在虛擬環境中實現達到創新創業的目的,減少沒有必要的風險,同時提升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與理解,提升創新創業能力,例如項目展示能力、表達能力、協調能力和團隊展示水平。
3.市場實踐。大學生群體思維活躍、精力充沛、知識豐富、肯鉆研、創新意識強等優點,經常產生一些創意點子和創業項目。要為大學生群體將這些點子、項目轉變為市場經濟中需要的產品,轉變為產業經濟的條件。同時,也為將大學生培養成為企業家或準企業家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服務于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
4.成果轉化。高??蒲谐晒S富,但是長期以來科研成果轉化率不高,需要將科研成果進行有效轉化,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可以承擔或部分承擔該項職能。
5.試錯容器。創業是高風險活動,2016年全國高職院校創業率3.9%。創業是高投入,一旦失敗,對大學生心靈世界、精神狀態和經濟壓力都是不小打擊。需要一個模擬實驗的環境,給大學生試錯的機會,盡可能降低創業風險。
6.成果展示。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是檢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的重要場所,也是學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展示的重要平臺。孵化基地的創業項目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最好形式,也是檢驗的重要手段。
三、“一一三”式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思路
對于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而言,要根據各高職院校專業群的特點,建設“一式一化三型” 式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一)開放式
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每一位在校大學生或畢業生都具有在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在服務主體方面,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要對全體在校生開放,對在就業期的大學生開放。此外,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要面對市場開放,選址方面應該在市場環境中,將孵化基地主動融入到市場競爭中去,而不是僅僅位于學校大樓內。
(二)綜合化
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綜合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功能的綜合化,孵化基地集“創業教育、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化”一條龍”服務。二是入駐創業項目群的綜合化。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在根據學校專業群特點的基礎上,形成項目群的綜合化,即圍繞專業群的特點形成相互補充的產業體系。三是創業者的綜合化。創業者結構要合理,既有專業互補、年齡互補、性格互補等。可以是高年級的學生帶低年級學生創業,也可以是教師帶學生創業。
(三)共享型
大學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區域社會的重要成員。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要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社會進步。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要與大學城內的高校進行共享,也要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企業共建、共發展,也要與社區居民共建共享。
(四)優惠型
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目的在于通過創業項目孕育、培養創業者,注重長期的社會效益。其本質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機構。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具有公益性,不是盈利機構。對于入駐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應該是非盈利性的,需要政府、企業投入資金進行扶持。
(五)學生自主管理型
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主體是學生,讓學生來參與管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政策制度的制定、修訂,讓各種政策更加符合創業項目孵化的要求,更接地氣,更高效率激發市場活力。
四、“一一三”式大學生創新創業特色孵化基地建設實踐
(一)基地建設基本情況
“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是整合校內資源建設而成,具體由創業學院負責管理和協調。孵化基地以培育學生的創新創業理想,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開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宗旨,按照“教師指導、專業引導、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思路,通過創新創業教學和創新創業實踐等環節,一方面讓少數拔尖學生進入創新創業實體,更重要的是讓全體學生樹立創新創業的意識。
孵化基地位于學校圭白路校區環保大道一側,建筑面積6200平方米,其中學生專用的生產經營場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已進入孵化基地的孵化創業項目和大學生創業實體共71家,每年可安排實習就業學生600余人。
(二)取得成績
1.各種創新創業比賽中屢屢獲獎。孵化基地的孵化項目在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屢屢獲獎。近三年內,創業比賽共獲省級以上獎勵9項,市級13項。如湘菜學院師生創辦的“湘西魚粉”項目在2016年全國高校餐旅類專業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今年8月,我校趙羚、毛俊、韓燕平三位老師指導的“十美之家”大學生就業創業之家項目獲得第三屆湖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并成功入圍全國決賽,獲銅獎。在本次大賽的閉幕式上,劉延東副總理親切接見了我校該項目負責人胡越興等?!笆乐摇贝髮W生就業創業項目2017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2000萬,帶動就業人數126人。今年,在湖南黃炎培職業教育創業規劃大賽中,我校的“三湘會展服務”項目以第三名的成績進入總決賽,“伊入森”負離子服務創業項目則獲得二等獎。
2.培養了一大批創業典型。孵化基地通過創業項目孵化,涌現出了十美之家董事長胡越興、長沙楚博會展服務董事長陳龍、長沙盤點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陳澤軍、蜜語花閣創始人肖依、沸焰琴行創始人劉宏志等一大批優秀創業者,真正實現“創新帶動創業,創業帶動就業”。
3.基地獲得各種綜合榮譽。學校連續三次被授予省普通高校就業創業督查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孵化基地在2014年被評為雨花區“創業示范基地”的基礎上,2016年又被評為長沙市示范性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今年3月9日謝建輝副省長專題調研長株潭就業創業工作,我校作為全省唯一的高職院校代表在座談會上作經驗介紹。5月4日,在長沙“五四青年雙創周”主題活動中,我校經貿學院丁曉麗老師指導的“空氣維生素——負離子服裝”項目得到易煉紅書記的高度好評。今年我校還承辦了長沙市第九屆大中專學生創業教育推進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創業報告會,湖南省教育廳葛建中副廳長和長沙市教育局盧鴻鳴局長等領導對我校創新創業教育給予了高度評價。
(三) “一式一化三型” 式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實踐
在四年多的“一式一化三型” 式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運營過程中,逐步具有一定推廣價值。
一是開放式。我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位于校內,又面向市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商業環境。
二是綜合化。孵化基地集“創業教育、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服務”于一體,入駐的專業群生產性實訓基地、金融機構、物流企業、管理咨詢企業和會計咨詢公司,形成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現代服務業的創業項目體系。
三是共享型。我校創業孵化基地創建在長沙市職教城內,創建在雨花區經濟開發區中,同升街道里,凡是長沙市職教城各學校項目,凡是雨花區經濟開發區創業項目,特別是同升街道居民的創業項目可以享受優惠政策入駐我校創業孵化基地。
四是優惠型。對于與我校專業群聯系緊密、發展前景好和帶動就業強的項目實行非常優惠的政策,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積極性。
五是學生自主管理型。讓優秀的創業團隊參與創業孵化基地管理,制定更加符合創業項目成長的政策,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務。
五、“一一三”式大學生創新創業特色孵化基地建設需要具備的重要條件
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要深入融入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要從全校的角度全盤考慮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一)夯實基礎條件,完善服務體系
首先是完善機構和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學校成立了創業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經市委組織部批準于2016年8月在全省高職院校中較先成立了創業學院,并制定了考核制度等管理辦法20余項,對領導機構和人員的職責做了明確的規定和考核要求,保證了創業教育工作“事事有人,人人有責”。
其次是完善基礎實施,營造良好環境。近幾年,學校加大了創業工作的基礎條件建設。各二級學院和創業學院配備了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場地和先進的設施設備,如各專業眾創空間等。2015年建立的“熊蘋創新創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具有創業指導、創業培訓、創客沙龍等多種功能。準備投入400萬元建設集創意點子激發、創業模擬實訓、創業項目路演和創業成果展示功能于一體的創業學院。
三是完善工作體系,確保創新創業有效推進。近幾年學校高度重視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通過創業課程教學、創業競賽、創業論壇、創業典型培育、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等多種途徑構建創業工作體系,初步達到了創新促創業,創業帶就業的目的,推進了就業創業水平的提高。
(二)貫穿教學全過程,惠及全體學生
一是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入專業教育。根據“三湘”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崗位的變化,除及時調整專業設置之外,每年都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以調整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教育教學內容,將最新的產業技術進步及時引進課堂。我校的創新創業課程納入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了課時要求,根據學校特點開發了校本教材,并利用湖南省大學生創業學院網絡教學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要求各專業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入專業教育,在整個專業教學過程中加強對職業素養、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二是努力培養和樹立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我們不刻意追求有多少在校學生實現了創業,重點關注全體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育和樹立。只有在絕大多數學生的心中種下創新創業理想的種子,當遇到合適的土壤和其它外部條件時,種子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若干年后,商貿職院的校友中能夠涌現出千萬個中小企業主,優秀的企業家。2016年9月,我校成功申報了“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今年正式招生,我們將努力探索中小企業人才培養規律。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創業指導能力
建設熊蘋創新創業技能名師工作室為引領的創新教育師資團隊。按照“專兼結合”原則,建設了一支集就業創業教學與指導、咨詢與研究等功能于一體的教師隊伍,其中專職教師已達34人,兼職教師主要是企業高管、校外就業創業專家和創業成功者。為提高就業創業師資的教學水平和指導能力,近兩年來,學校共組織就業創業在校集體培訓4次,外出培訓和掛職鍛煉50人次,其中 6位老師獲得了“高校創業指導師”證。
(四)與行業企業聯手建設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近兩年,學校與京東、育邦連鎖、京西賓館、北京國誼賓館、北京國二招賓館、首都大酒店、咿呀實業等企業合作,不斷開辟校企合作的新路徑,構建產教融合的新模式。2016年3月,我校派出20名師生服務全國兩會,得到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晨、省委書記杜家毫等領導的高度贊譽。今年“兩會”期間,學校95名師生團隊,出現在人民大會堂、京西賓館、北京國誼賓館等會務場所,為 “2017年全國兩會”代表提供“湘菜”和“湘味”服務。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等10多家主流媒體對我校師生服務“全國兩會”工作進行了報道。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推出的“湘西魚粉”創業項目,得到了“兩會”代表高度肯定,并且該項目在2016年全國高校餐旅類專業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
(五)推行 “2357”創新創業特色教育模式
一是推進校企兩輪驅動:企業層面,深度參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為產品研發提供技術支持,為創業項目提供指導、啟動資金和團隊打造等。學校層面,創業學院建立與各二級學院的聯動機制,確保創新創業教育各項工作的落實;二級學院依托專業群優勢,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
二是樹立三個“四位一體”的理念:第一,創業價值引領、創業知識傳播、創業能力培養和創業精神塑造四位一體,積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二,創業認知、創業模擬、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四位一體。第三,創智、創新、創意、創業四位一體。創智是思維方式的改變,是創新的重要途徑。
三是實施能力遞進的五個環節:制定周密的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實行“普及教育——系統教育——重點教育——實踐教育——一對一教育” 五個環節,使創新創業能力逐步遞進,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四是完善七項保障:即人員、場地、課程、社團、專業、平臺、經費七個方面的保障,不斷完善,讓創新創業教育能較好落地。
綜上,建設高職“一一三”式大學生創新創業特色孵化基地是高職院校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選擇,是培養中小企業創業經營人才的時代呼喚。(作者單位為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
【項目基金】2016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創業專業建設推進高職創業學院發展研究》(編號:ZJGB201631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