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華 江月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業財務管理》課程中財務報告分析項目重要內容,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設計課堂是一項重要課題。本文按照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賽項方案要求對盈利能力分析內容進行教學設計探討,從教學分析、教學實施和教學成效特色三方面詳細展開設計,以期實現教學目標。
樂視生態帝國分崩離析緣起何由?比亞迪凈利潤暴增25倍,竟有75%靠補貼?印象·劉三姐凈利潤7000萬,為何破產?怎樣才能發現真實的公司財務狀況?怎樣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是我們應當深思的問題。盈利能力分析是《企業財務管理》課程中財務報告分析項目重要內容,依據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賽項方案要求,結合本人多年教學經驗,本文試圖設計一套符合信息化教學背景的盈利能力分析內容教學方案。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
依據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標準,選用我校校本教材《財務管理實務》第二版,整合教材原有內容,以財務管理人員崗位的工作內容為主線,設計成7個工作項目,本次課選自項目七財務報告分析工作中的模塊一盈利能力分析,計劃安排2學時。
(二)教學目標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財務會計類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本次課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掌握銷售毛利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現金含量的概念和計算)、能力(能夠根據相關指標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以及素質(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文字書寫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三維目標。
(三)重點難點分析
結合課程標準,確定本次課教學重點為學會計算營業毛利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現金含量。根據學生課前撰寫分析報告情況,確定教學難點為學會運用售毛利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現金含量四個財務比率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全面分析。
(四)學情分析
本課程授課對象是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通過調研獲知,學生普遍具有職業夢想,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已修完《基礎會計》、《中級會計》、《成本會計》、《計算機基礎》等前置課程,具備一定的會計基礎和計算機基礎。學生已經知道企業財務報表基本結構,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
(五)教學策略
根據課程標準和學情分析,確定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為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課堂上采用任務驅動法、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協作研究,同時借助微視頻、課堂派、動畫視頻、財務指標分析軟件、“韭菜魔方”APP平臺、“財報”APP平臺、“財聯社”APP平臺等信息化手段,解決學習困難,以達成學習目標。教學設計分為課前自學、課中實施、課后延伸三部分。
二、教學實施
(一)課前自學
課前,學生登陸課堂派教學平臺,查閱教師下達的任務書。
學生按照要求進行四項課前準備。第一項:預習財務指標。要求學生登錄中國大學慕課網平臺,觀看財務管理慕課視頻,預習財務指標的相關內容。第二項:學生登錄“韭菜魔方”APP平臺直觀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加深對財務指標的理解。第三項:收集數據。登錄巨潮資訊網,每組學生收集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并下載。第四項:根據收集的數據,進行相關指標計算并撰寫盈利能力分析報告。
由于本次課內容較難,概念比較抽象,計算公式較多,學生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具體表現為:1.分析指標概念認知錯誤; 2.計算公式分子分母位置錯亂;3.分析報告不完善。
教師通過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并進行二次備課,將盈利能力分析歸納為三個部分:認知分析指標、計算分析指標,撰寫分析報告。在課中構建了“認知關、計算關、分析關”三個相對應的教學環節。
(二)課中教學
1.課堂導入(約10分鐘)。
由于是剛開始接觸盈利能力分析,學生還不了解它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在課堂導入環節特意播放一則新聞視頻: “印象·劉三姐年利潤7000萬,為何破產”,引發學生思考盈利企業為何面臨破產?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體會企業財務分析的重要性。
2.任務一:認知關(約10分鐘)。
根據課前預習情況,針對學生分析指標概念認知錯誤,比如學生認為營業毛利率是衡量股東獲利水平的核心指標,教師播放視頻,該視頻采用動畫的形式,簡單易懂,清晰明了。教師在學生觀看完視頻后,引導學生分析總結,使學生深刻認識售毛利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現金含量四個指標的概念及經濟意義。
最后,教師通過在線測試檢驗學生認知四個指標含義的情況。
3.任務二:計算關(約25分鐘)。
學會計算營業毛利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現金含量是本次課教學重點,學生將通過三個步驟解決。
第一步,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指標公式記憶法—分母分子率,如:營業收入為分母,毛利為分子,形成了營業毛利率指標。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現金含量都可以采用分母分子率法,幫助學生批量記憶公式。
第二步,學生重新計算課前財務分析報告中的四個盈利能力指標。
第三步,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財務分析Excel表格,將相關報表數據帶入,模板自動計算出四個指標,學生將自行計算結果與模板計算結果相對比印證檢驗是否一致,從而掌握指標的計算,有效解決教學重點。
4.任務三:分析關(約40分鐘)。
有了以上兩個環節的鋪墊,接下來將解決分析報告不完善的問題,比如未與行業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根據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形成盈利能力財務分析報告是本次課的教學難點。
為此我們教學團隊開發了財務指標分析軟件。每組學生將收集的相關數據輸入財務指標分析軟件,軟件將自動計算財務指標數值,將數值與行業平均值相對比,自動生成該企業盈利能力狀況。行業平均值可登錄“財報”APP平臺查詢。其次,各小組根據軟件自動生成的盈利能力狀況,對目標企業的分析報告進行完善,教師時時關注學生完成情況。接著各小組代表上臺匯報小組作品,通過組間互評,教師點評,選出“最佳工作團隊”并發表獲獎感言。最后通過在線連接企業財務專家,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盈利能力分析的理解,教學難點得以破解,至此很好的實現了教學目標。
5.總結評價(約5分鐘)。
教師對本次課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就課堂引入中提出“印象·劉三姐年利潤7000萬,為何破產”問題發表個人分析觀點。
(三)課后延伸
課后,學生通過問卷星對本次課進行教學評價并在網絡平臺完成作業;教師布置課后作業及查閱學生完成情況。
第一,要求學生登錄“財聯社”APP平臺,拓寬宏觀經濟知識面,了解各行業經濟背景;
第二,為了鞏固本次課教學知識,要求學生在課堂派平臺上完成測試;
第三,為準備下次課學習,要求學生查閱營運能力分析任務書。
三、教學成效特色
(一)教學成效
本次課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借助有效的信息技術手段,極大的提升了學習效果。課前、課中及課后在線知識測試表明,學生已掌握四個指標的計算運用,對財報的分析有顯著提升。小組互評、教師點評,測試評分實現過程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二)教學特色
本次課的教學特色體現在:
(1)優化了教學環節,將盈利能力分析歸納為三個部分,設置了三個由易到難的教學環節,即:認識關、計算關、分析關。
(2)通過課堂派學習平臺,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和互相交流;
(3)通過對比EXCEL模板,掌握指標計算;
(4)通過教師自創的財務分析軟件,學會撰寫分析報告,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幫助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5)通過“韭菜魔方”APP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了解企業財務狀況;通過“財報”APP平臺,收集行業平均值相關數據;通過“財聯社”APP平臺,了解行業板塊重要資訊。
(6)專家引入課堂,讓學生聆聽企業財務專家的見解,提升財務分析能力。
四、結語
培養優秀的財務人員是財務教師終身的使命,保障企業持續發展的目標是每一位財務人員奮斗的目標,讓我們一起守護企業健康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者單位為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