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柳青
區域經濟是一定范圍和空間內形成的具有一定向心凝聚力的經濟實體,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都受到包括先天自然條件、人為條件以及各種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制約,區域經濟是一種綜合性的經濟發展的地理概念,反映區域性的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現狀及其問題,而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交通運輸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交通條件有利于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利于節省人力與物力成本,最大限度開發利用資源,促進區域內經濟的發展。
一、公路交通物流運輸的發展歷程
以我國幅員遼闊、平原眾多的人口大省河南省為例,分析具體的公路運輸建設與發展推動河南省具體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河南省政府下面的道路管理局通過對河南省公路網路布局進行規劃,網絡布局由小到大,由粗到細,由高到低,具體來說是以高速公路為主,鄉村道路為次的網絡布局和網絡結構,十分協調。政府高度重視交通條件改善對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對高速公路進行了大力建設,在全省各個直轄市都設有高速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從省會鄭州到全省十八個省轄市間皆有高速公路來銜接,高速公路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正是因為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助力了河南省區域經濟的騰飛,充分體現了區域經濟的作用,具體來看,2012年21.6萬公里的公路總里程刷新了河南省的公路里程記錄,成為全國除人口大省之外的公路大省。隨著河南省高速公路、干線公路及農村公路的建設,河南相關依據交通運輸而發展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得了飛速的發展,不少產業正在加快企業轉型的步伐,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政府意識到交通物流運輸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帶動作用,表示一定會抓住時機,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大政策傾斜,加大對公路沿線基礎設施的補貼,加大公路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從而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二、交通物流運輸對相關區域領域的帶動作用
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顯然,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起來了,一個地區與外部的聯通性加強,信息發展暢通,協調能力加強,由此一定會助力當地經濟的騰飛,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交通運輸因為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快速增長的經濟活動需要完善的公路交通物流體系,區域實力的提高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到區域經濟建設中來,會有更多地資金參與到區域經濟建設上來,推動我國各個城市不斷完善城市系統的職能。由此可見,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共同進步。
三、我國城市交通運輸物流的發展現狀
(一)城市軌道交通發展不夠完備與充足
城市交通與城市區域的發展密切相關,一個先進的城市要想得到快速發展必然離不開完備的軌道交通,城市交通離不開城市區域的發展,城市區域發展也離不開完備的交通體系與交通設施,由此可見,城市交通是城市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內容。城市地區的具體生產生活、衣食住行、產業產品的運輸與發展都離不開完備的交通,現代化的交通系統是衡量城市化、產業集聚、區域發展以及空間形態的一個重要指標,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擴展的空間和人口由城市中心向城市邊緣轉移,沒有推動相關商業集中區的輻射作用,影響力由內部向外部遞減,究其原因是軌道交通不夠完善與發展,沒有連接相應的住宅區與商業區,區域經濟發展受到阻礙。
(二)缺乏對機動化車輛的管理與規范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小汽車,小汽車的泛濫破壞了城市交通的平衡,使得城市交通缺乏管理,政府對于私家車的相關管理法規實施進度也非常慢,并沒有出現預想的效果,面對不斷增加的交通壓力,缺乏行之有效的公共安全出行保障體系。當前我國的公共交通發展參差不齊,交通體系十分混亂,車輛亂停亂放,違規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經濟向好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儲蓄也不斷提高,小汽車的購買數量不斷增加,雖然方便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卻增加了交通壓力,車輛停車點減少,交通法規不夠健全,加上小汽車的普及與制作成本變低,私人機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小汽車普及率提高,成為人們出行的首要選擇,無形中增加了道路交通壓力,不利于經濟的質量提高。
(三)物流信息相對滯后
對于大部分鄉村地區,交通發展還是相對滯后。近年來,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也得益區域交通物流信息的改善與發展,區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要以良好交通運輸系統為依托,因此,要加快農村的發展,不斷縮小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差距,盡快實現城鄉一體化,就必須在農村大力發展交通運輸,然而,近年來的農村產品銷售還是無法與城市形成對接,農副產品外銷遭遇困難,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緩慢,農民無法從小農經濟中走出來,與城市經濟還有一大段的距離,沒有促進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
四、對城市交通運輸物流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對交通運輸物流的投資力度
要想實現公路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就要對交通物流建設科學規劃,對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規劃,提高施工的質量,減少豆腐渣工程,不斷提高對公路資源的有效利用,公路事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公路雖然普及程度高,建設成本卻非常高,建設周期很長,如果一昧加大對公路的建設力度,不注重公路的科學規劃與發展,加強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但是,不能一昧加強對公路交通的建設力度,不能只顧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來換取公路事業的大力發展,這樣的結果是非常可怕的,更不能因為公路事業的現在發展來不顧其未來的長遠發展。因而在建設過程中,要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不能破壞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促進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優化公路交通運輸網絡布局
公路交通網絡布局要與當地時間空間相適應,不能違背其發展的規律,要根據具體的情況發展公路交通網絡體系,合理的路網布局才能為經濟社會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可持續發展,不斷調整公路網絡布局,不斷提升對公路資源的有效利用,結合區域內經濟發展現狀,公路的密度,確定合理的公路布局網絡,優化和完善公路布局網絡,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公路交通運輸物流的快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促進可持續發展。
(三)提高對公路的管理能力
政府要運用財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對公路運輸的管理,路政管理水平滯后于公路建設水平,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阻塞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成為公路交通運輸發展的約束。政府必須注意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加大加快對公路路政管理問題的解決速度,不斷完善公路路政管理體制,為公路運輸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管理秩序,推動內部管理更加規范化,協調好內部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和熱情,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物流運輸體系,才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四)注意公路建設過程中的生態保護
生態保護是根本,我們可以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技術,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利用荒地資源去建設和發展公路交通,要樹立節約資源的保護意識,建立健全監督機制,規范公路建設過程中不規范的土地利用行為,懲罰蓄意破壞公路,損壞公路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開發和利用土地,促進公路可持續性發展,由此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提高。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使我們任何時候都強調的觀念和口號,要加大對公路環保的重視程度,可以通過引進先進環保理念來促進公路的維護和發展,努力實現公路與環境協調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作者單位為南寧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