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婷 王利軍 李云鵬



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體現了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能力,同時體現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程度并對其產生影響。本文選取我國5家國有商業銀行與11家非國有上市商業銀行,以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不良貸款率、資本充足率和資產負債率等績效指標,運用了單項指標對比和主成份綜合分析的方法,通過比較分析現階段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非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差異,并提出對策建議。
商業銀行在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刺激著金融領域尤其是銀行業的迅猛壯大,非國有商業銀行迅速發展,然而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互聯網金融的快速崛起,我國商業銀行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提升國有與非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是商業銀行突破瓶頸的途徑之一,目前已經成為業界及有關學者的研究熱點。
對于經營績效,學者們主要分為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經營績效是一種產出,即經營績效是特定的組織在特定時間內最終的產出值;另一種觀點認為經營績效是一種行為,即通過各種運作取得最終成績的運作過程為經營績效。經營績效是企業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時刻關注營利性、風險性等多種指標,并充分利用市場資源、合理配置自身資源的取的利潤的能力。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受多種不同因素影響,因此在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分析時,應以盈利能力為重點并參考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性、安全性、清償性等多個指標。
一、國有與非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單項指標對比分析
為更好的體現商業銀行的營利性、流動性、風險性、安全性和清償性,本文選取了“中農工建交”5家國有商業銀行以及11家上市的非國有商業銀行作為分析對象,采用凈利潤增長率(X1)、加權凈資產收益率(X2)、不良貸款率(X3)、資本充足率(X4)和資產負債率(X5)等指標作為經營績效指標,如表1所示:
(一)國有商業銀行凈利潤高而增長慢
2016年中國工商銀行凈利潤達到2782.49億元,為各銀行之首。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凈利潤平均值達到1850.88億元,遠遠高于非國有商業銀行345.32億元的平均水平。而自凈利潤增長率上,中國工商銀行僅為0.4%,中國銀行更出現了負增長,增長最快的中國農業銀行也僅為1.86%。與之巨大反差的是寧波銀行凈利潤增長率達到19.35%,非國有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長率平均值為7.37%,遠高于國有商業銀行0.22%的平均水平。
(二)非國有商業銀行凈資產收益率相對較高而不良貸款率較低
凈資產收益率(ROE)可以直觀地反映銀行盈利狀況的好壞。國有商業銀行中以中國建設銀行15.44%最高,交通銀行12.22%最低,平均值為14.11%;而非國有商業銀行中寧波銀行高達17.74%,均值15.35%,高出國有商業銀行1.2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的風險警戒線為2%,除中國農業銀行高達3%外,全部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在警戒線內。非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平均為1.5%,遠低于國有商業銀行1.83%的平均水平,更有南京銀行與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低于1%。
(三)國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與資產負債率較好
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均高于《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的最低標準。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均在13%以上,平均值為14.18%;而非國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大多不足13%,均值僅為11.95%,明顯低于國有商業銀行。就資產負債率而言,國有商業銀行平均值為92.35%,接近92%的安全水平。非國有商業銀行為93.64%,高于安全標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國有商業銀行的盈利總量大,但盈利能力不如非國有商業銀行;第二,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風險性高于非國有商業銀行;第三是國有商業銀行資產結構優于非國有商業銀行。
二、國有與非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多指標綜合對比分析
(一)主成分提取
將數據輸入SPSS軟件后,選取主成分分析法并利用軟件得到各項指標的特征值和貢獻率(如表2)。共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兩個,累計貢獻率達到了79.353%,因此選取這兩個主成分進行分析。
(二)主成分得分計算
根據前面提出的兩個主要因子建立載荷矩陣,采取的方法是方差最大旋轉法,經過該方法旋轉的載荷矩陣可以清晰的看出因子與兩大主成分之間的關系,同時使得因子的解釋更加清晰,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如表3。
可以看出主因子1的影響主要來自于X1、X2、X3,主因子2的影響也來自于X4、X5,且根據因子系數能夠判斷出主成分2為逆向主成分,即越小越好。計算各個因子的得分,具體公式如下:
(三)綜合得分計算
進一步將兩個主要主成份方差貢獻率的加權值作為其權重,分別得到兩個主成份的權重為0.680和0.320,由于主成分2為逆向因子,因此將其系數變為負,繼而得到最后的綜合得分公式為:
從綜合得分及排名來看,寧波銀行綜合得分0.935排名第一,中國農業銀行得分-0.146排名最末位。國有商業銀行綜合得分平均值為0.194,非國有商業銀行綜合得分平均值為0.248,因此國有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績效要顯著低于非國有商業銀行。
從兩大主成份得分來看,主成份1的最高得分為寧波銀行1.761,最低得分為中國銀行-0.115,國有商業銀行的平均得分為0.171,非國有商業銀行的平均的得分為0.707,這表明非國有商業銀行主成份1方面遠高于國有商業銀行。主成份2得分最高的是民生銀行1.063,最低的為中國銀行-0.668,國有商業銀行的平均得分為-0.244,非國有商業銀行的平均的得分為0.728,由于主成份2為逆向指標,因此這表明國有商業銀行主成份2方面遠高于非國有商業銀行。
三、提高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建議
目前我國金融體系中國有商業銀行依舊占據主要地位,但是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和日益完善,大量非國有商業銀行快速崛起,加大了銀行業的競爭。無論是國有還是非國有商業銀行都需要不斷開展業務創新、加強風險管控、改善資本結構,努力提高商業銀行經營績效。
(一)加強業務創新,尋找盈利提升點
第一,對資產業務進行創新。按照不同企業實際需求、個人消費情況,設計出適應市場、多元化、針對性強的資產業務,增強客戶體驗感,提升客戶粘性;第二,對負債業務進行創新。對經營狀況好的商業銀行鼓勵上市,擴充銀行的資本,增強其競爭力,通過發行多種中長期的債券增加附屬資本,彌補資本的不足;第三,加強對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可以通過擴大貨幣結算、票據擔保、代理業務等中間業務的規模,提升自己的市場占有率,進而提高自身效益。
(二)加強風險管控,降低不良信貸
在運營中,商業銀行應經常查找內部風險控制系統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對貸款業務嚴格審批以降低不良貸款的數量。對于銀行已經存在的不良貸款,商業銀行應當首先去監察貸款人的動向,盡最大可能收回貸款,減少銀行損失,同時統計銀行內部近幾年不良貸款的情況,對不良貸款進行更詳細的分級,安排專員去進行處理,完成對不良貸款的全面管理。
(三)改善資本結構,保證經營穩定
我國商業銀行需要對資本結構加以改善,具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做好資本結構規劃,減少高風險資本的比重。在日常經營中,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對風險資本的控制,控制風險資本占總資本的比重;第二,尋找多種融資方式,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拓寬融資渠道,必要時可以采用多種融資方式相互組合的模式完成融資。(作者單位為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