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企業間的并購逐步成為了企業投資和擴張的一種有效且特殊的投資方式。并購在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也擴大了企業的發展規模,但同時這項系統工程的實施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因此,降低企業并購中的風險是并購是否成功的關鍵。本文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來分析目標企業價值,通過對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降低企業并購中所存在的估值風險。
一、目標企業價值的定性評估
(一)企業基本經營狀況分析
在企業的基本經營狀況方面也要進行足夠精細的分析,主要對其市場份額進行分析。在通過對其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在近幾年的變化趨勢可以對該企業進行大概的了解,也可以對企業的未來有一個大致的展望。與此同時,對企業生產成本的分析也是至關重要的,它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展示出企業的生產水平。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也對企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它是一雙無形的大手,指引企業的發展,挖掘著企業的潛力,所以監管機構和政府對企業的操控也是對企業基本經營狀況的分析。
(二)企業財務狀況分析
在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分析中,企業的成長性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巨大的成長性意味著企業的蘊含著巨大的潛力等待去挖掘,這也就是它的潛在價值。任何有實力的企業不會拒絕并購一家成長性巨大的企業,相反,如果一家企業沒有成長性,那么也就不會有企業愿意在它身上投資,而分析它的成長性的方法則是可以通過閱覽財務報表、分析財務數據而了解,在通過近幾年的信息對比后可以大致預測出企業的發展狀況和成長的能力。
二、目標企業價值的定量評估
企業在實行并購時,既會有并購成功的案例,也會有并購失敗的案例。在對其并購失敗的案例進行分析以后,可以發現,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價格問題,即是它對目標企業的定價沒有達到企業的要求。要想使并購獲得成功,就必須要對目標企業進行了解和調查,對目標企業的價值進行全面而準確的衡量,因為價值能夠決定價格。當前,在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估量時,會使用很多的方法,但是從關注企業未來的收益情況的角度來看,可以使用貼現現金流量的方法,經過使用這種方法,可以讓企業的利益訴求得到滿足。當然,在組建現金流模型時,還需要對現金流量,貼現率等進行考察和分析。
(一)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主要出現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并且受到管理層的支配,企業的管理人員會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對現金流量進行分配,在這個過程中卻并不會影響到企業的日常經營。在現金流的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看到股東和債券這兩者的性質相同,在索償權的順序上稍有不同,在企業的現金流量中,股東的現金流量與債權人的現金流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用有關的公式來進行表示,最后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可以用經營產生凈現金流量與投資產生凈現金流出量的差值來表示,其中在經營所產生的凈現金流量中,包含了兩項支出費用。凈現金流出量也包含了兩種支出方式。
(二)貼現率
投資者們通常情況下也將貼現率稱為資本成本,并且他們認為在貼現率中需要包含資本的機會成本和這項投資所具有的風險。總之,可以把資本成本當作是一種最低的投資報酬率,可以用最低的投資報酬率去幫助投資者決定是否進行投資。最后的資本成本會受到下面三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會受到資金的供應情況的影響,如果資金的供應數量比需求少,那么,就會導致資金成本的增加;其次,會受到機會成本的影響,具體指為了投資本項目則需要放棄其它的一些項目,從而獲得的收益;最后,則會受到未來投資風險成本的影響,主要包含了財務上的風險和經營期間會出現的風險問題。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投資項目不同,那么它所面臨的風險狀況也不盡相同,風險程度不同,也會對最低投資回報率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預測期
通常情況下可以對預測期進行劃分,可以將其劃分成兩個階段,即預測階段和未來發展的階段,在面對這兩個不同的階段時,可以選擇使用不同的預測方法。在對第一階段進行預測時,必須要進行詳細的預測,然后對現金流量做出估算。在對第二階段進行預測時,可以選擇使用連續價值公式。在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即在第一階段進行評估時,要在堅持以投資回報率為基礎的前提下,確定具體的預測時間。對于貼現現金流量模型來說,它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在于對目標企業的未來創造現金流量能力做出準確的預測,但是它在應用期間也有一個不足之處,即它非常容易受到分析者的個人意識的影響。總之,要想對現金流做出正確的預測,就需要分析者擁有較豐富的預測經驗和能力。(作者單位為安徽外國語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