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蕾蕾 劉婷
隨著產業革命的發展,全球經濟開始邁入新時代:分享時代。分享經濟時代出現了經濟新業態,對企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引入新思路,加快轉型,在內部機制上把握新時代的機遇。本文分析了分享經濟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善策略,以期對企業轉變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提供參考。
數字技術的發展使產業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傳統的發展模式中脫離出來,走上了“共享經濟”的道路,誕生了許多共享經濟平臺,如OFO共享單車、摩拜單車等。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企業要在企業視角、領導者視角、員工視角、環境視角等多種視角的融合下,探究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模式,完善企業內部機制,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分享經濟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資本結構變化,公司治理難
企業在分享經濟時代會面臨外部資本的入侵,外來資本的強勢沖擊會使公司資本結構發生改變,導致公司在治理方面面臨巨大挑戰,也會使人力資源結構受到影響,管理工作出現問題。現如今,資源消耗式經濟模式已逐漸被淘汰,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甚至超過了物資,帶來了更高的創造價值。因而,資本結構變化帶動人力資源結構變化,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治理。
(二)人才管理難度加大
分享經濟時代,職場的主角普遍年輕化。新時代的知識分子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全新的力量,他們創新能力強,思想開放,學習能力強、適應性好,但同時,這些人才身上強烈的自我意識并不利于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他們追求個性,工作生活較為隨性,更注重個人價值而不是集體利益。另外,人力資源管理內容在分享經濟時代更加復雜化,所有為企業帶來經濟價值的事物都在管理范圍之內,打破了傳統的以企業員工為全部對象的人力資源結構。這種無邊界的人力資源范疇讓企業的人才管理變得更加困難。
(三) 組織變革迫在眉睫
共享經濟時代為企業組織變革帶來了四項挑戰:
1.人的方面:員工主體意識覺醒,強調自我價值,追求自我實現,摒棄了“企業工具”這一角色,打破了企業的生存壁壘,使企業對員工的依賴性明顯上升。
2.用戶方面:用戶通過互聯網對商品進行比對,選擇空間加大,主動權提高。
3.技術方面:人力資源管理復雜化,需要信息技術的協助,建立完備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4.文化方面:企業發展要引進先進文化,而文化差異、文化的特殊性對企業的適應性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二、分享經濟時代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措施
(一)企業與用戶共創價值
智能手機的普及滿足了用戶足不出戶就選購商品的需求,由于選擇面的不斷擴大,商品間的競爭更更激烈,企業不但要以產品吸引用戶,更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企業信譽度,做好客戶維系工作。如此一來,客戶的地位上升,成為企業生存的保障。互聯網拉近了企業與客戶的距離,實現了雙方的互動。企業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盡可能為用戶創造體驗價值。同時,注重用戶反饋,將用戶的建議與不滿轉化為產品更新的依據。以小米科技為例,該公司的服務宗旨是:讓每個人享受科技的樂趣,其產品價格低廉、性能較好,為用戶創造了良好的使用價值。小米公司也十分重視用戶體驗計劃,不斷更新設計,實現了品牌效應。
(二)強化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限制了人的個性化發展,難以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共享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必須回歸“人性”,強調人的發展。管理活動要兼顧企業和員工的雙方面需求,為員工實現自我價值創造有利條件,讓員工在建立目標、實現目標、體驗成功喜悅的工作氛圍中提高積極性和效率。例如,在實行獎勵機制時,不要妄圖在薪酬一方面激發員工熱情,更要讓員工獲得認同感,成就感,在精神上實現激勵效果。
(三)建立自組織管理機制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轉型要創新組織結構,削弱中層管理,實現組織的去層級化、去中心化。企業要將管理職能細化,下移到個人,讓員工自我管理,自主經營,通過自我引導和自我激勵促進個人發展,創造價值。自組織機制改變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服從關系,發揮了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不需要用大力度的監控手段迫使員工勞動,而是將員工目標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形成利益共同體,互利共贏。
三、結語
總之,“共享”已成為新時代企業發展的風向標,企業必須在人資力資源管理方面實現突破,不斷創新,探索改革措施,實現企業與人的“合二為一”,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作者單位為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