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婧
摘 要: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以”十三五”契機下休閑體育的發展為研究內容,分析休閑體育在此契機下的發展前景,并對此背景下休閑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十三五” 休閑體育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a)-0199-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logic analys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13th five" opportunity as the research content,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leisure sports and countermeasuresare put forward for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13th five";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十三五”是繼十二五規劃完成后另一個錯綜復雜的時期。世界格局和我國國情都繼續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我國經濟發展呈現新的階段特征,是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上新臺階的良好契機。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健身休閑體育,首次將休閑體育的概念納入到國家體育發展規劃之中。為進一步提升公共體育普及水平,滿足人們健身休閑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接連印發“十三五”公共體育普及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這份報告,給中國體育業帶來一次新的助推。表明休閑體育在社會和諧發展的大背景下,黨和國家對體育普及工作高度重視,休閑體育的發展空間深度將進一步拓展,其特有價值將更契合人類需求。
1 休閑體育的內涵
在我國,關于休閑體育的研究起步比較晚,至今還沒有一個能被大部分人普遍認可的概念出現。從古代亞里士多德再到現代皮普爾等學者都對休閑體育的內涵有過研究。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盧元鎮先生談到有一種體育是“人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參加各種體育娛樂活動,他們既不受限于體育教學的種種嚴格規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運動成績。
2 “十三五”契機下休閑體育的發展前景
2.1 內容形式更加多樣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飛速進步,自動化程度和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和勞動方式逐步轉向休閑化,由靜到動、由機體活動向心理感受的變化體現出人們休閑觀點的開放進步,地方各級政府加大對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的投入,體育項目形式將得到大幅豐富。
2.2 休閑功能進一步放大
從傳統的個人效益,上升到如今的全民健身、國民綜合素質的提升、甚至和諧社會的構建。休閑體育隱含規則性可提升國民的自律意識,其發展可為社會和諧進步注入新生力量,和諧社會的發展需要休閑體育。由此可看出休閑體育的功能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在理念上是一致的。
2.3 休閑時間增加
《勞動法》對于八小時工作制的保障,為人們從事休閑體育活動提供時間上的保證。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向社會發布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從制度上為國民休閑需求提供了保障。
2.4 休閑導向價值觀引領下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隨國家經濟的發展,“休閑時代”正進入國人生活。此價值觀導向下人們都愿以各種形式去參與活動。人們通過休閑體育的系統教育和對休閑體育文化的重建,構造精致的精神家園,提高生命價值和生命質量。
2.5 促進各民族地區間穩定
休閑的社會功能決定了不管任何民族都有休閑的需求,它使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到一起,通過它宣泄情緒、表達情感,擴大交際圈,從而形成某些共同的價值觀,增強民族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
2.6 休閑體育專業建設
休閑使得人類回歸自然和本性,要其成為大眾的、自覺的、科學的健身方式,成立一支專業的具有組織能力的休閑體育方面的研究、教育、經營的團隊尤其必要。休閑體育廣闊的市場勢必引發對其人才的需求,專業構建是社會發展必然選擇。
3 “十二五”背景下休閑體育的發展瓶頸
3.1 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
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休閑不分時地,實際只有科學的活動才利于個人及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育觀念誤導人們曲解休閑的概念,如何改變人類扭曲的觀念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3.2 公共休閑設施大局結構欠合理
居民參與休閑活動的時間與次數,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場地設施的限制,并對其休閑體驗和活動持續時間產生影響。城鄉、中西部一些農村、貧困地區之間設施數量和質量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居民消費能力有別,一些企業經營者在確定價格、決定營銷策略時未考慮此因素,導致場地資源的閑置浪費,致使休閑消費能力較低的人群遠離休閑消費和活動。
3.3 貧富差距導致的休閑時間差距
我國的貧富差距雖逐步縮小,但免不了其依舊是人類休閑的屏障,在生活水平和質量未達到一定期望水平的居民看來,休閑是一種奢侈、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只有當人們不再為生活資金而煩惱進軍休閑活動才顯得理所當然。
3.4 休閑體育消費范圍局限
我國休閑體育消費范圍呈現區域、人群、時間、地點等方面的差異局限。
3.5 休閑體育專業人才稀缺
在休閑體育辦學蓬勃發展之時,是經歷過半個世紀的群眾體育、大眾體育等的發展革新征程的;國家政府在考慮專業人才如何培養時遇到了很多瓶頸。專業怎么設置、區分、對應、定位等;社會機構運營專業管理人才的匱乏,企業建設管理理念相對落后,投資運營決策單一片面,導致企業機構運營收效較差。
3.6 融資渠道局限
在休閑體育發展還不是特別成熟的階段,僅靠國家支持資金維持發展不是長久之計,融資渠道需要拓展開。相關企業、政府對于社會力量的調動性不足,投資主體客體單一,融資來源狹窄壓縮休閑體育發展空間。
4 “十三五”背景下休閑體育的發展對策
4.1 加大社會輿論宣傳
大眾媒體,各報刊、雜志、電視等都要被合理的利用起來去做休閑體育價值、功能的宣傳,相關部門應該立足整合宣傳資源,充分挖掘公園綠地、體育中心、校舍操場、社區空閑場所潛在的輻射功能,創新宣傳視角,最大化媒體和現實資源的功用。
4.2 注重休閑體育資源的開發投入
相關部門應該特別注重一些休閑體育的自然環境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加大對休閑基礎設施的保養和投入,定期維護現有資源,做好其運營管理工作;加強對各種場館、空閑綠地的綜合利用,對農村簡易場地設施的創新改造,支持城區提高場地設施質量;城建部門應將體育場地設施納入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的季年度用地計劃中,合理布局布點,在維護和綜合利用場地的同時新建服務設施。
4.3 政府部門加大支持和扶持
相關部門應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國家政府應該根據財力狀況給予預算中支持,對于各地項目執行成效明顯的地區給予激勵支持措施,在安排預算時加大補助力度,地方項目負責單位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方案組織實施。
4.4 探索多渠道的休閑體育營銷和經營
利用好各方面的經營途徑,利用發展飛速的網絡和各個附帶有營銷功能的組織合作,相關部門創新機制激發活力,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到多渠道的休閑體育營銷和經營的獻計中來,在集思廣益的同時切實探索休閑體育的經銷路徑。
4.5 注重休閑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任用
相關部門應聚焦專業特色、服務對象、區域特色和課程開發等方面的選擇與定位,加大對優秀拔尖的院校的支持力度,重視對稀缺的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任用,為其創造深造的機會、規劃良好的職業前景,留住高材生防止外流。
4.6 成立相關休閑體育專門融資部門
相關部門應該保證休閑資金的充足,夠周轉夠投資,安排專業的人員規劃休閑資金的使用、處理好與支持企業部門的關系、落實資金支持是否到位等問題,定期出外宣傳拉贊助為休閑事業注入新的“血液”備用。
參考文獻
[1] 盧元鎮.論消遣與娛樂[J].體育科學,1983(1):8-12.
[2] 王艷.十二五契機下休閑體育發展與和諧社會融合的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31(5):56-60.
[3] 楊芳,張琴.休閑導向價值觀引領下生活方式變遷[D].西安體育學院,2013.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N].人民日報,2011-03-17.
[5] 《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N].人民日報,201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