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倫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學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通過有效的體育教學,不僅讓小學生學習到更多體育知識,同時可以掌握專業的體育技巧,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對未來發展以及終身鍛煉有重要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為其堅持進行體育學習提供強大的動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縱深體育意識的培養。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趣味性進行了研究,試圖為提高小學生體育教學的實效性獻計獻策。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 趣味性 小學生 體育課堂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c)-0089-02
良好的體育教學可以幫助學放松緊張的學習心情,實現勞逸結合,更好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通過體育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想要提高教學效果,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充滿樂趣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趣味性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1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體育教材內容的局限導致教學過程單一枯燥,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程度不高,影響教學效果。在新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在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下,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因素,讓教學環境實現更加平等、積極、放松,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教學中。比如針對喜歡運動的學生應當引導其正確運動,樹立正確的體育精神,從技能和思想認知層面讓其明白運動的真正意義。而對于不喜歡的運動學生,教師應當采取正確的教育手段,給予不同形式的刺激,讓其感受到運動給人帶來的樂趣,從而使其轉變對運動的看法,逐漸喜歡上運動,挖掘自己的運動技能。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這要求教師必須制訂科學的教學流程,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秩序。
2 利用競賽形式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生發展還不成熟,在學習過程中受主觀意識影響嚴重,總是更趨向于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同時小學生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綜合利用小學生的這兩個特點,通過對教學實際情況的分析,教師可以把握時機,選擇科學的教學方式,將樂趣與競爭實現有效結合,從而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果。而體育競賽可以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設置不同形式的競賽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習拔河相關技巧后,教師可以組織拔河比賽,在比賽前對操作技巧進行進一步講解,規范學生動作,利用競賽教學模式,可以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拉近師生關系,不僅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在比賽中,學生可以更直觀地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體育運動具有較強的對抗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教學需求,實現對體育競賽的合理安排,同時為保證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對競賽項目、規則以及環節等進行創新,使其滿足趣味性需求,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體育精神,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增強小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
3 利用情景教學法調動學生興趣
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比較豐富,通過觀察可以看出體育運動與人們生活勞動有密切關系,而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情境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相結合,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授跳馬這一運動時,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感受在生活在中或者在行走中,如果遇到障礙可以怎么辦,只要跳躍過去就可以繼續前進,利用這一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運動知識,把握重點技巧,在體育學習中不僅得到鍛煉,同時也獲得生活經驗。
4 科學引導,培養學生終身運動意識
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協調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體育教學是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深層含義。終身運動思想對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要想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學生發展其擅長的體育運動,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使其形成良好的終身運動的意識。這也是吸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最終目的,因此在激發學生興趣的過程中要通過語言、榜樣引領等作用積極對其引導,讓其明白體育鍛煉是終身的事情,而不是一時興起,這樣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鍛煉觀。
5 按照不同年齡有針對性刺激學生的興趣點
小學階段一般是6年,面臨跨度比較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年領的不同,進行清晰的劃分,針對不同年齡,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比如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減少對理論性內容的講解,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協調能力和團結協作上,可以掌握基本的理論和技能,主要培養學習興趣,為以后發展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運動技巧和喜歡項目,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喜好進行劃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正確的示范或者視頻、聲音、圖片的展示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這與學生的身心特點是相對應的。
6 結語
體育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學科之一,不僅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和創新能力。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教學活動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作為教學內容一部分,必須發揮其最大作用。當前體育教學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為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趣味性因素的滲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要求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滿足小學生需求,從而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邢燕,趙冬青.主題式情境教學模式在幼兒體育課中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5):129-133.
[2] 辜德宏,劉雪勇,劉平.體育類本科生研究性學習的思考——基于我院學生課外學習興趣小組的個案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58-65.
[3] 于文謙,徐晉.體育動漫影響少年體育興趣的心理機制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7-20.
[4] 饒日忠.案例教學法在自衛防身教學中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114-116.
[5] 秦海權,季瀏,汪曉贊,等.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契約學習法的實驗研究——以上海市培明中學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82-85,89.
[6] 夏小平.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興趣資源的開發[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114-116.
[7] 劉揚,宦躍明,梅玉萍,等.體育學習興趣對教學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