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
養老保險制度問題是關系到全國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的熱點問題。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自實施以來就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議論。目前,國內許多經濟學者對該問題展開了深入探究,但很少有利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角來對該問題進行探究。因此,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非常必要。
馬克思主義
政治經濟學 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關系到全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和醫療保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們老有所養能否切實得到保障的問題日益突出。養老保險制度問題能否得到妥善的解決,關系到整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正常運行,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角對該問題進行分析,以尋找新的方法解決該問題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養老保險的相關理論
馬克思出生于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時代,他切身體會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生產力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他也看到了在這樣的生產方式下所存在的不公平問題,這是馬克思社會保障思想形成的客觀基礎。工業革命時期,經濟社會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大機器生產所引起的競爭的加劇、工人失業的增加、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斗爭的加劇等是馬克思社會保障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馬克思在分析總結前人思想觀念的基礎之上,加上自己的研究思想,最終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理論。
馬克思曾明確指出,保險必須是有剩余價值補償,是剩余價值的一種扣除。社會保障是對部分剩余產品的一種特殊的分配和再分配,生產決定分配,生產關系支配分配關系,而社會保障是一種特殊的再分配關系,其性質當然由社會生產關系的.眭質所決定。
馬克思認為,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他們構成了社會的一大部分,而且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處于貧困之中,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應該是社會保障的主要對象。
馬克思強調國家承擔社會保障的主要責任,因為只有國家才能將社會保障制度發揮到最大。此外,社會保障還應該有法律做其保障。
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問題及原因分析
(1)養老金人不敷出。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7》顯示,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明顯。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入不敷出”的省份在快速增加,從2014年的3個擴大到了2017年的7個。其中黑龍江不僅當期收不抵支,且累計結余已穿底,欠賬232億元。由于國家開展社會保險個人繳費(1995年)之前的所有退休職工,國家開展社會保險個人繳費之后退休的職工,都是由社保在無償支付。這兩個問題是造成養老保險人不敷出的重要原因。
養老保險制度是一種特殊的國民收入再分配。在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過程中,不能單純的從分配著眼,而要統籌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面的利益,合理安排,要堅持收入額與分配額的平衡,不能搞國民收入的超額分配。此外,收入再分配具有公平性和效率性。如今的養老金入不敷的加劇,使得收入與分配的失衡,影響人們對養老保險的信心,給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員造成恐慌。
(2)養老保險繳費人數的連年下降分析。我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2004年的747元提高到了2016年的2200多元,養老金待遇連續上調。養老金連續上調的情況下,按照常理,繳費人數應該是增加的,然而繳費人數卻是連年下降。繳費人數的減少與居民行為目標和行為選擇具有密切的聯系。
基于人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居民行為的目標是追求滿足程度最大化或者效用最大化。一個人認為在經濟活動中獲得的經濟效用低于支付的話,他將拒絕從事這項活動。
(3)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過高。目前我國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繳費率合計高達28%,過高的繳費率對企業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企業的生產經營是以獲得盈利為主要目的,在企業利潤一定的情況下,過高的養老保險繳費率會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從而導致企業欠費、逃費現象嚴重。
對策建議
(1)養老金開源節流。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及養老保險制度建設之初的不合理性造成的養老金人不敷出的現狀,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極大不安。養老金入不敷出的現狀必須要解決才能恢復人民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信心。政府應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國民收入與分配平衡的原則,采取開源節流的方法來解決此問題。開源即拓寬養老金來源,培養公眾對養老保險的認識,增強其對養老制度的信心,讓公眾盡可能都去繳納養老保險,從而增加養老基金。節流即延緩退休,雖然此方法可能對于年輕人就業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但是短期內就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支出,這可以為政府爭取幾年的時間,讓其在此期間采用其他手段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通過這種開源節流的方法使得養老金實現收支平衡。
(2)提高養老金個人賬戶利率。養老保險繳費人數下降是由于經濟效用過低,要使更多的人自愿去繳費,必然要對繳費人員進行一定的激勵,吸引他們積極參加到這項經濟活動中去。目前,我國養老金個人賬戶利率較低且我國養老基金運營管理收益率低。我們的養老基金應采取多元化的金融產品投資,分散風險,提高收益率進而提高養老金個人賬戶利率,提高了養老金個人賬戶的利率,就相當于提高了居民在選擇繳納養老金是的效用從而使得繳納人數增加。
(3)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規定。對于企業養老保險繳費率過高的問題,國家已經頒布了相關政策緩解企業的壓力。在政策實施中,各地方政府應該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法規,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執行。
總之,養老保險作為社會收入再分配的一個重要環節,關系到保障人民老年生活水平,解除人民的后顧之憂,縮小城鄉差距,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1]劉亞偉.馬克思公平觀下的我國養老保險公平問題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
[2]馬克思.資本論;第-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張鑫,孫瑩光.對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保障思想之政治經濟學分析[J].理論界,2007( 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