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鋒 陸麗平
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國家之間、企業之間的關聯性日益加強,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日益凸顯,采用傳統財務管理思維模式取得的效果日漸式微,已無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財務管理者必須緊跟時代發展,及時轉換原有的思維模式,探索走價值創造、資本運作和專業化發展的路子。
財務管理 思維模式 探討
人們常說思想先行,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決定了路的寬度和廣度。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思維模式下,財務管理者更注重的是投資風險管控和企業資產管理。這種傳統的財務管理思維模式,在市場不夠完善和市場競爭不太激烈的情況下是十分有效的。然而,隨著全球化貿易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市場競爭的風險加劇,生產要素的流通受到限制,國內企業在內外競爭壓力的影響下,債務增加、產能過剩、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企業財務管理者不能夠及時轉變財務管理思維模式,則無法對風云變幻的市場形勢作出準確預判,無法采取有效應對手段。本文深入闡述了財務管理思維模式轉變的路徑方法,以期給相關人員提供有益借鑒。
財務管理思維模式要從關注利潤向關注價值轉變
在我國,絕大多數的企業把企業利潤作為衡量企業經營效果的評判標準,忽視了企業的實際價值。企業收入和利潤的增加,并不意味著企業價值的增加,用利潤多少來對企業經營好壞做出評判是非常不科學的。事實上,企業經營的好壞更多地反映在企業的實際價值上。企業價值我們通常理解為預期現金流量的現值。直白的說,就是指企業投入資本回報高于資本成本的數值。為什么說用企業價值來評判企業經營的好壞是科學合理的,這主要是因為利潤僅僅考慮到了資本成本中的債務性成本這一部分,并沒有將股東享有的權益性成本納入考慮的范圍,導致企業可能出現利潤為正值但股東權益卻減少的情況。財務管理者要切實轉變財務管理思維模式,把價值作為企業經營水平的衡量標準,關注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價值驅動因素,努力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財務管理思維模式要從借貸經營向現金為重轉變
在我國,有的企業為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采取負債經營的經營模式。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少數企業把能向銀行借到錢,作為企業是否有經營能力的一種評判。這也導致一旦存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企業的生產經營將遭受毀滅性的影響。因此,財務管理者要切實轉變財務管理思維模式,要從“輸血”向“造血”轉變,要使企業的資產負債比例始終處于良性狀態。要注重加強現金的流動性,確保資金鏈不斷裂,保持企業的持續經營狀態。關注現金對財務管理者來說,就是要加強資金的流動和周轉。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預留一定的資金留存,并且在投資的時候做到充分衡量、有節有序,防止出現過渡投資和“一攬子”投資的現象。事實證明,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企業應對突發性事件影響的能力,才能增強企業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夠靈活選擇市場競爭策略,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財務管理思維模式要從資產管理向資本管理轉變
對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企業更注重的是資產的管理,一方面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增加銷售收入。在這種以管理資產為主的生產經營模式下,企業的擴張的速度較慢,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當下,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為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必須要在資本運作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杠桿原理,增強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因此,財務管理者要提高對資本運作重要性的認識,深入細致研究資本運作模式,熟練掌握資本運作的手段方式。在我國,大多數財務管理者對于資本運作的認識還停留在淺層次,特別是有些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者,沒有真正了解上市公司的實際意義,忽視了對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管理,把股價單純的看成了一種由市場決定的價格,存在與己無關的思想,沒有從融資層面進行深入的思考。對一些發展受限的企業來說,企業管理者要善于運用重組、置換、注資的手段,讓企業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財務管理思維模式要從分散投資向專業投資轉變
在風險管理中,一個常用的抵御風險的方式是分散投資。在這種思維的模式的影響下,有的企業開始涉足與主營業務不相關的領域,導致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下降,企業難以做大做強。而企業涉足的這些不相干的領域,卻由于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在市場競爭中,絲毫不具備競爭優勢,甚至分散了企業的資源,最終變為企業的經營負擔。因此,在當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企業必須緊盯主營業務,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把專業做精做尖,把工作做細做實。企業要堅持做到一切資源向主營業務聚焦,努力把主營業務打造成領域內的金字招牌,進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在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加深、全球化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者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努力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積極轉變財務管理思維模式,即要做到從關注利潤向關注價值轉變、從借貸經營向現金為重轉變、從資產管理向資本管理轉變.從多元投資向專業投資轉變。唯有如此,企業財務管理者才能在面對市場競爭中的突發事件時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支撐,才能讓企業在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1]羅珉,李亮宇.2015.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價值創造視角.中國工業經濟,1:95- 105.
[2]王國剛.2015.新常態下的金融風險防范機制.金融研究,2:135 -146.
[3]張繼德.2012.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實施的初始條件與應對策略.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77-82.
[4]張先治,傅榮,賈興飛,晏超.2014.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理念與行為影響的多視角分析. 會計研究,6:31-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