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健全,行業規范和約束力度持續加大,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形勢下如何不斷提舟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優勢,是當前企業研究的重要課題。加強企業內控管理,針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全面預測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對于進一步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可持續開展,提高運營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保障作用。本文對企業內控管理的內涵以及重要性迸行了分析,結合當前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現狀,提出了具體的可行硅建議,希望為z=羅雅動企業內部管控水平和財務風險防范能力提供一定的建設性建議。
企業 內部控制 管理
財務風險 防范 問題 對策
伴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嚴峻的市場競爭壓力和沖擊,企業不僅要不斷提高生產經營能力,擴大市場份額,尋求快速占領市場的對策方法,還要不斷夯實內部管理基礎,提高內控管理水平和財務風險防范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變化,提高可持續經營能力。加強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對推動企業長久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保障意義。
企業內控管理內涵分析
企業內控管理是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基礎的環節,內控管理是指針對企業內部各項經營管理活動,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從而順利實現經營管理目標。
由于企業經營性質不同、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所以大大增加了內控管理的難度。企業內控管理包含內容很多,重要涉及對企業業務系統開發、業務流程健全與規范以及風險防范與監管等內容,包括環境管理、風險評估、信息溝通等多個方面。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一方面能夠引導企業進一步規范內部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準確全面地搜集和企業發展運營相關的各類信息,加強責任落實,從而保證嚴格按照規范程序執行各類操作,提高規范運營的科學性和標準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全面預測和分析企業面臨的各類財務風險,對各類不確定因素,以及涉及到資金使用、融資、利益分配等情況進行科學管理和全面統籌調度,進而引導企業按照制定的戰略發展規劃前進,順利實現戰略發展目標,更好地提高可持續經營管理水平。
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是企業開展日常運營管理的基礎工作,由于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面臨的形勢比較復雜,影響因素較多,所以決定了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的復雜性。雖然企業不斷學習和借鑒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優化內部結構,嚴格加強管控,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企業可持續正常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企業想要加強內控管理,提高監管水平,首先應當有一套完善健全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作指導,引導企業加強規范管理,提高員工操作規范度和自律意識等,知道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工作的標準和要求是什么。但是可以看到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往往比較忽視內部管理,將精力主要放在抓生產、開拓市場等方面,對內部控制方面重視程度不夠,認為按部就班開展即可,加上對內部風險評估等方面缺乏深入市場分析,導致制度不健全、不細致,很多都是按照上級既定要求開展工作,就認識是不違規、不越界,沒有結合企業實際探索制定完善的包括職責、目標、流程、標準、考核在內的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很多工作開展不順暢,制度執行有偏差,員工理解和自覺遵守程度不高,大大增加了企業內部控制風險,不利于企業長遠健康發展。
(2)監督管理落實不到位,流于形式。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各項工作時,礙于人情或受到利益驅使,加上制度本身缺乏健全明確的指導約束,導致在開展日常監督管理時流于形式,沒有嚴格按照流程和規章制度辦事,制度警示作用不明顯,企業沒有充分的授權,管理層嚴格執行監管力度不夠,缺乏足夠的支撐,從而導致監管工作起不到應用的效果,監管力度不夠,流于形式,增加了風險發生概率,增大了經營風險,不利于企業有效應對各類風險和危機。
(3)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管理人員能力和素質和發展要求存在差距。企業往往比較注重市場開發、科研和生產管理,對內控管理方面人員配置不足,新形勢下對企業經營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管理人員不斷學習,但是卻缺乏系統的培訓引導,內控管理處于邊緣化狀態,開展工作往往比較被動,很多管理人員本身能力和素質相對較低,經驗不成熟,導致對企業經營管理方面風險預測和研判不足,不利于及時排查和發現各類隱患,從而增加了經營風險,甚至釀成很大的損失。此外企業管理層對風險管理方面研判能力不足,風險意識淡薄,這也不利于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效能的充分發揮。
提高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水平的具體對策
結合當前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方面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健全完善:
(1)保持高度敏感性,不斷健全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國家當前的各類新政策,結合企業實際,分析市場變化情況,保持高度的政策敏感性和市場變化的敏銳性,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另一方面要完善內部風險控制管理制度等各類制度體系。結合企業不同的經營性質,明確對各方的利益約束機制,形成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健全職責分工、組織管理、流程、標準、考核等機制,從而讓每一名成員意識到自身的權利和義務,形成完善的約束控制機制,要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納入到企業戰略經營管理體系中,科學規劃、全面分析、動態監管,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打造健康的發展環境。重點加強對企業各類風險的預測、分析、識別、評估和監督。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進行分析,運用風險管理理論和方法進行風險識別、等級劃分、專業評估,構建綜合管理評估體系和動態監督體系,將可能存在的風險定期排查,學習和借鑒優秀做法,提前制定防范措施,提高風險整體防范和控制水平。
(2)量化管理,提高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智能化水平。一方面要對企業內部控制、財務風險等進行全面分析,從多角度對企業營運能力、發展能力和償還能力等進行分析,建立多元化量化評價指標,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更加完善的應對舉措,全面統籌財務經營管理全過程,合理調度和分配資源,從而避免陷入發展困境。另一方面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智能化綜合服務平臺,加強各個環節自動化風險預測和防范,一旦發生危機,立即進行應對,提高管控質量和效率。
(3)強化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全員風險管理意識。一方面加強對企業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培訓,不斷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注重細節,增強大局意識,合理運用大數據開展會計電算化、財務綜合信息管理等,加強學術交流,提高風險防范和內部控制重視程度,加強自我約束,確保嚴格綠履職,另一方面要加強全員培訓,財務風險防范和內部控制管理涉及每一個崗位,需要全員積極配合,認同理念并化為自身行動,所以要加強執行監督和考核管理,一旦發現違規作業情況,及時懲處,還要引導財務人員提高審計水平,嚴格依法開展各類監管活動,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加強財務分析和內控分析成果的利用,重點加強問題整改和措施執行,持續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總之,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從健全制度、嚴格監管、加強培訓等多個角度出發全面管理,不斷優化運營結構,才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懂里。
[1]陳妙雪等.關于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探析[J].財會學習,2016, 18( 13):48-49
[2]江瑤等.關于企業財務管理、內控機制建設和風險防范分析[J].新經濟,2016, 21( 13):14-15
[3]王爽等.探究企業財務內控管理措施與風險防范[J].商場現代化,2015.Zl( 01):210-211
[4]李煒錚.初探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思路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5,06( 14):251
[5]唐明祥.關于醫院財務管理內控體制的建設和風險防范措施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4, 35( 0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