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雅睿
由于國內煤炭資源產能過剩,進口煤炭沖擊以及國家宏觀調控等因素,煤炭企業效益大不如前,開始從高速發展的黃金期走向低迷,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本文將從煤炭企業發展困境研究入手,針對性提出煤炭企業走出發展困境良策。
煤炭企業 發展困境 發展對策
煤炭企業發展困境
(1)國內產能過剩。由于缺乏市場調研和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再上企業管理者投資思維固化、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煤炭企業在煤炭開采上,長期處于無節制、無計劃的粗放模式下,這直接導致國內煤炭資源供應量遠超國內煤炭資源實際需求量。再加之煤炭企業之間的價格戰,通過互相壓低價格的方式爭奪市場,一番壓價之下,煤炭利潤空間唄大幅壓縮,煤炭企業效益逐年下滑。甚至,一些煤炭企業因持續虧損,不得不采取限制產量、間歇式生產、大幅裁員等方式,維持企業生存。還有一些員工較多的煤炭企業,因此成為了僵尸企業,在破產邊緣徘徊。
(2)進口煤炭沖擊。因國內房地產市場火爆,帶動了國內鋼鐵、建材等行業的高速發展,進而刺激了國內煤炭的需求,帶動了國內煤炭價格的上漲。相對的,進口煤炭則因為生產成本、運輸成本等原因,在房地產火爆時期,價格要比國內煤炭要低,因此占據了一部分國內煤炭市場。雖然市場份額并不大,僅僅占據了8%,但隨著國內煤炭需求量的減少,國內煤炭價格與進口煤炭基本持平。在此基礎上,進口煤炭因成本低,同等價格上利潤比國內煤炭企業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內煤炭企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除了進口煤炭,我國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也在慢慢侵占原本屬于煤炭的市場份額,這對煤炭企業而言,可謂是“雪上加霜”。
(3)國家宏觀調控。近些年,隨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穩步推進,特別是節能減排、供給側結構改革、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頒布及制度體系的完善,對煤炭企業的投資規模進行了限制,造成煤炭企業環保成本增加,倒逼煤炭企業轉型升級。轉型升級說起來容易,但實際做起來,需要煤炭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和力氣,放在節能減排、降低成本、轉變思路上。這對本就舉步維艱的一些煤炭企業而言,就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坎,最終被市場所淘汰。
煤炭企業發展對策
(1)調整投資方向。造成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直接原因,其實就是煤炭企業盲目投資,一味追求投資規模的擴大,不停投資開采新礦。煤炭企業若想走出發展困境,必須調整投資方向。在如今的經濟形勢以及政策形勢下,如果還一味地擴張新礦,一味地追求煤炭產量,那絕對是自取滅亡的死路一條。唯有調整投資方向,將大量的資金,用到轉型升級上,方能走上一條充滿希望的康莊大道。譬如:轉變投資思路,提高自身格局,將目光著眼于世界,而非僅僅盯著國內。既然國內煤炭成本較之于國內要低些,那何不去國外搶占新礦,再賣到國內市場。甚至,以此為契機,將企業發展走向世界。
(2)加強成本控制。在煤炭生產過程中,有很多小型設備及零配件,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這些可以二次利用的小型設備和零配件,都被工人們丟棄在井下或者當作廢品處理掉了。需要的時候再去花錢采購,久而久之累積起來,將是一筆不小的成本開支。以上只是一個方面,煤炭企業若想加強成本控制,必須制定成本管理與控制計劃,將成本管理與控制落實到相關部門及負責人,并將成本控制效果納入部門及負責人的年度考核之中,倒逼相關部門及負責人積極主動想方設法地控制部門成本,進而降低整個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3)強化內部管理。一是通過精細化管理,嚴格細化質量標準。建立和完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落實到人、人有專責的崗位標準。二是通過精細化管理,規范流程增產提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控制現場生產的工序,并配套制定標準。三是通過精細化管理,規范各種管理行為,提升全員執行力。通過建立和完善崗位責任制,對各項進行量化分解,明確崗位職責。
(4)深挖煤炭價值。大多數煤炭企業只是將煤炭從地里挖出來,然后運出去賣掉,賣掉的只是煤炭最初始的價值,是最低層次的經營手段。在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下,這種經營手段是沒有前途的。只有通過對煤炭進行深加工,進行綜合性利用,充分挖掘煤炭的價值,才能提升煤炭企業的效益。譬如通過不同的加工方式,如洗選、焦化、液化等,將煤炭價值提檔升級,創造價值最大化,進而促進煤炭企業效益最大化,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譬如山西太原的一家大型聯合煤炭企業——太原煤炭氣化公司,建立了集中媒體生產與深加工的模式,使得煤炭利潤提高了6.8倍,創造了年平均增長率4.8%的傲人成績,先行一步轉型成功。
(5)推進改革創新。降價不會增加煤炭需求,降資和減少投入也只是暫時緩解煤礦企業的一時困難。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警告說:“減發、欠發工資容易引起職工思想波動,誘發煤礦事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企業資金緊張已經影響到煤礦正常安全生產投入。”在當前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煤炭企業必須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加快自身轉型發展。伊泰副總翟德元提出:“中國目前的煤炭工業面臨三大轉型,第一個轉型是由傳統采礦業逐漸轉變成現代化工業,勞動密集型逐漸被技術密集型取代。這一轉型需要通過關閉、淘汰和兼并重組等方式來實現,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各方面的利益,不但面積廣,而且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社會矛盾。第二個轉型是由政府引領管控的經濟體制向完全經濟體制轉變。這種轉型已經出現了現行供需關系與長遠戰略發展的矛盾,供大于求的狀況在快速增長的進口煤沖擊下惡化,煤炭利潤大幅下跌。第三個轉型是企業由產業單一型向多元化發展轉變,如發展煤化工,把煤炭由燃料轉化為原料,或建立自己的電廠,這是煤企自己也渴望的事情,但這種轉型投資大、人力資源要求也比較高,遠水難解近渴,較短時間內很難完成。”由此可見,煤炭企業必須提高科研方向的投入,由科研提高開采、加工煤炭的設備與技術,通過技術改革創新,來促進企業效益提升發展。
結語
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煤炭企業若想走出發展困境,必須下定決心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只有正視問題,認清現實,找準方向,煤炭企業才能從困境中成功突圍,走出低谷,再創輝煌。
[1]張憲勇.關于煤礦企業成本管理淺析[J].經營管理者,2011(09).
[2]柳剛.煤炭企業戰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煤炭經濟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