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趙宇暉 張天煜
現如今,在企業如今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之間既有分別,彼此之間又相互的聯系,二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隨著當今我國經濟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能否充分認識并發揮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作用,決定著企業能否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本文著重分析了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與現狀,通過比較分析了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二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并且就如何正確有效的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工作提出了較為有效的建議。
內部控制 風險管理 企業
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
(1)企業管理層的內部控制意識較差,企業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落后。現如今,企業中上層管理人員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仍為不足,大多數人都認為內部控制制度僅僅只是簡單地遵守企業各項規章制度,靠著規章制度來約束企業員工,然而這其中缺少了對于風險管理的認識。至于企業員工方面則更是沒有風險管理方面相關的觀念,他們認為只要完成好領導布置的任務就萬事大吉,認為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層方面考慮的事情,跟個人沒有太大關系。但是事實情況是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離不了對風險的有效把控,企業的日常經營過程中,風向是無處不在的,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都有可能極大風險發生的概率。
(2)企業當中員工和管理層的相關風險管理意識仍較為薄弱。企業基層員工往往認為企業的風險與自身無關,只是與管理層相關,在日常工作中,對于一些細小的細節不能做到有效的識別,這樣就容易使得風險存在于隱蔽之處而不容易被發現,最終有可能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絆腳石。
(3)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無法實現有效同步。在實際經營之中,由于對很多細小的風險把控不足,最終使企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企業之中相關風險控制制度與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充分發揮真正的作用 ,并且員工對其認識不足、執行能力差。除此之外,有些企業員工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對于企業的一些制度視而不見,更沒有對于風險的防范意識,這些都需要企業不斷調整自身結構,大力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才有可能有效解決。
(4)企業內部監督機構不夠完善。如何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就離不開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有效約束,尤其內部審計機構更應該發揮其自身監督的作用。實際工作中,企業審計部門同樣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但是鑒于很多審計機構并沒有完完全全的獨立性,使得其對企業的監督作用的發揮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并且現實工作中還有一些企業的審計部門形同虛設,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與企業其他部門工作人員進行穿插,常常會 發生一人多崗的情況,這就很容易使得其監督作用無法發揮,監督職能很有可能完全喪失。
(5)無法及時溝通。實際工作中,企業各部門之間 往往存在著信息溝通不夠及時的問題,有些信息甚至需要一周以上時間才能進行溝通,有些企業對于外部信息更是不能及時獲取,這就使得企業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場走向,增大了風險發生的概率,無利于企業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區別
(1)風險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對于風險的有效把控,能夠及時的預防風險、發現風險、并且能夠防止一些風險可能對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并且設法使這種不利影響努力控制在最低的程度。而內部控制與之不同,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采取的一種風險管理流程規范,它只是企業管理之中的一項職能,著重點在于評價目標的制定,為了實現自身目標主要采取的手段是對于事后和過程的控制。
(2)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工作,主要側重點是控制和防范一些可能對于企業造成損失的風險,并且認為機會風險是企業的特殊資源,通過對于機會風險的管理來幫助企業實現相應的經營目標。而內部控制則與之不同,內部控制的立足點是專業的管理制度,實施的遵循性的控制活動,對于凌駕于管理層制度之上的決策風險和一些管理層的非理性風險無法有效防范。
(3)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目標上的區別。風險管理的目標是站在企業最終發展戰略的角度,通過對于企業各個部門進行相應的風險把控,健全企業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等一系列手段為實現企業最終戰略發展的目標提供一種相對安全穩定的管理環境。而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是確保企業各部門的工作符合其自身部門的規章制度、使企業的資產得到有效保護,確保企業的財務部門提供的財務信息真實可靠,從而實現企業最終發展戰略目標,使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之間的內在聯系
從企業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二者的組成結構中不難發現很多重合部分,可以看出二者存在著一些內部聯系,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二者的內在聯系。
(1)風險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業的利潤率得到有效保證,并且處于一種安全穩定的各個環境下,這個風險管理的過程主要依靠相關風險管理部門對一些可能遇到的風險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判斷、識別,并且通過專業的分析來找出風險源頭并提出切實有效的專業性意見和解決對策。其目標是解決解決和控制風險,而企業內部控制在企業之中發揮的作用也是如此,所以可以說企業風險管理的過程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過程 。
(2)風險主要由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組成。企業的內部風險存在于企業的內部,要想對企業的內部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并且使得分析識別得出的結果采取相應手段使風險降到最低,就離不開對于相關風險信息的及時獲取,而及時收集風險信息更是確保后續風險防范和風險管理有效進行的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就是通過對于企業各個部門不同的工作流程體系進行有效的控制,使得每項經營業務的全過程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規范。而風險信息的收集正是通過內部控制對于經營業務的 全過程管理和規范收集得到的。內部控制為風險信息的收集獲取提供了 一定手段。
(3)無論是實施內部控制還是風險管理,都離不開企業每一個員工的積極參與和支持,故而也可以說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在主體、過程 、目的等方面都是相同的。內部控制在風險管理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協調,共同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如何開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工作
(1)注重對于良好企業文化的建設,努力使得風險管理能夠有效融進企業內部控制中。在對企業進行實際風險管理過程中,增強對于員工的風險意識培養,樹立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風險防范意識,風險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無處不在,企業的每一位職工與企業的風險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工作職責與企業的風險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使企業的每個員工都能樹立這種正確理念并且能夠切實有效的 運用在日常工作之中,這同樣也是企業風險管理有效進行的先決條件。
(2)樹立內控的責任意識和風險的防范意識。企業在進行和實施風險管理工作之中,首先要對于企業的各個員工樹立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使得企業員工對于一些風險能夠很好地識別,并且能夠做到對于已識別的風險進行分類 ,并根據相應風險類比的劃分,找到已識別的風險的根源,對其進行有效糾正和完善。基于風險管理這個大框架之下,要想很好的去識別風險,就離不開對于企業風險相關的信息的收集、識別、判斷與分析,(這其中包括了企業的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從而找出隱藏的風險。
(3)對于內部控制制度,企業要不斷優化升級。內部控制規范是在對于企業各個部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爭求了每個崗位的意見基礎上制定的。那么作為部門和崗位負責人就更要嚴格遵守規范,并且認真執行,起好模范帶頭作用,這樣可以使得企業日常的工作流程更加優化,使得員工之間更加團結,不僅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還為企業的最終實現利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石。
結論
綜上所述,在企業的日常管理活動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二者共同為確保企業良好發展和企業最終戰略目標而服務,只有切實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制才能使企業向著更好的方向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競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行各業之中發生風險的概率也逐漸增加,企業只有更好的注重風險管理,不斷加強風險防范和風險識別意識,使風險管理與企業內部控制二者相互接合起來,制定出切實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且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注重對風險的防范,增強對于風險的防范意識,努力將企業發生風險的概率降到最低,才能使企業穩定發展,獲得更高的收益。
[1]王向巍.風險管理視角下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方式研究[J].財會學習,2017(21).
[2]劉清華.關于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問題的若干思考[J].財會學習,2017(21)
作者簡介:李博(1995.4—)男,漢族,籍貫:河北省石家莊市,學歷:研究生,單位:河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會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