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
1956年,毛澤東同志基于我國國情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而發表了《論十大關系》,從而開啟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著力于科學發展社會主義的新航程;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本文將從二者所蘊含的發展思想的共同點及對新時代的指導意義展開論述。
論十大關系 發展理念
新時代背景 價值探析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同樣面臨著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這些矛盾將制約著我國可持續發展,甚至影響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表的《論十大關系》中蘊含的思想精髓與如今新發展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對解決我國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矛盾具有現實的指導價值,將助力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發展理念是對《論十大關系》發展思想的傳承和發展
《論十大關系》是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現實之上的,從頭至尾,每一對矛盾的論述,都體現了一個最基本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思想:實事求是。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還要適當地調整重工業和農業、輕工業的投資比例,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所以,新中國成立以后,立足國情探索出了一條農輕重協調發展的新道路,這體現了創新發展的理念。在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這對矛盾上,毛澤東同志指出:“好好利用和發展沿海的工業老底子,可以使我們更有力量來發展和支持內地工業。”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這對關系上,毛澤東同志有過這樣的論述:“我們一定要加強國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強經濟建設。”這種沿海工業與內地工業、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充分體現了堅持協調發展的理念。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天上的空氣,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寶藏,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質因素只有通過人的因素,才能加以開發和利用。”正確發揮人的因素,才能使“天上的空氣清新,地上的森林更茂盛,地下的寶藏更持續”,這里充分體現了綠色發展的理念。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有學,包括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在《論十大關系》中毛澤東提出了向國外學習的口號,這充分體現了兼容并蓄的開放發展理念。在處理國家同工廠、合作社的關系,工廠和工人的關系,合作社和農民的關系的論述中,充分體現出了防止貧富差距擴大化,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必將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創新發展理念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新格局。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論十大關系》思想精髓指導共產黨人科學地發展社會主義
在《論十大關系》中,毛澤東同志指出:“這十種關系,都是矛盾。我們的任務,是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這些矛盾在時間是否能完全處理好,也要準備兩種可能性,而且在處理這些矛盾過程中,一定還會遇到新的矛盾,新的問題。”所以,在進行經濟恢復和發展過程中,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在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我們仍然會面臨各種的矛盾,我們更應該通過牢固樹立并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1)以創新發展理念來解決科學發展的動力問題
當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推動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經濟發展也已進入了新常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一是通過支持和鼓勵社會機構,尤其是高校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二是搭建良好的創新平臺,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三是推動國際科研的合作與交流,科學利用國際科研資源。
(2)以協調發展理念來解決科學發展的協調和平衡
一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大力實施東部率先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二是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破除阻礙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三是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四是堅持發展與安全兼顧,富國與強軍統一,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3)以綠色發展理念來解決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生態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過:“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問題,尤其是大氣污染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必須下大力氣解決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一是實行新的考核機制,將環保指標納入干部考核指標體系中;二是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農業發展、生態安全、自然岸線等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三是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等。
(4)以開放發展理念來解決科學發展的寬度和厚度
自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今天,我們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成功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成功承辦G20峰會,成立亞投行等都是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在此基礎上,我國應該實施積極的外交戰略,以國家利益為基點,爭取在國際舞臺的話語權和主導,更好的為人民及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謀福祉。
(5)以共享發展理念來推動共同富
裕的社會主義本質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除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如: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
將《論十大關系》中“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思想落到實處
在《論十大關系》中,毛澤東同志指出:“提出這個問題,都是圍繞一個問基本方針,就是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過去,我們為了改變 “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為了取得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實行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方針。當前,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同樣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1)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必須處理好各民族之間的關系
在《論十大關系》中,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必須搞好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鞏固各民族的團結,來共同努力于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民族區域自治使我國最基本的民族政策,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和發展。一是大力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和文化,并在少數民族地區加強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開展民族大團結教育;二是尊重少數民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三是切實保護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合法權益。
(2)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必須正確處理與民主黨派的關系
在《論十大關系》中,毛澤東同志指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相互監督。”現在,我們在后面加了幾個字,形成了“長期共存,相互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今天我們的黨派政策,不能成為一句空話,更應該落到實處,切實保障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權益,調動他們監督和凝聚共識的積極性,同時,強化與民主黨派的聯系,豐富與民主黨派活動,切實做到知春秋,保冷暖。
(3)調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必須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是黨不斷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能否調動起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為之奮斗。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鞏固統一戰線的思想政治基礎,正確處理好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為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和祖國和平統一服務。
總結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我們必須堅持和發揚《論十大關系》中所蘊藏的思想精髓,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1]毛澤東文選[M].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
[2]毛澤東文選[M].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3]毛澤東文選[M].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
[4]四個全面學習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