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軼
中小城鎮的發展是我國實現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根本保證。本文旨在梳理中小城鎮與集聚效力發展的理論研究,對國內相關學者關于中小城鎮與集聚效力發展的成果進行歸納。
集聚效力 中小城鎮 產業集聚
2015年我國中小城鎮建設已達到60%左右,撤鄉并鎮使鄉村型社會逐漸向城市型轉變,集聚形成新城鎮,新型城鎮產生集聚效力推動經濟發展成為現代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新亮點。本文對中小城鎮發展和集聚效力發展的研究理論進行梳理,旨在找出中小城鎮與集聚效力之間的聯動發展,為探索兩者有效結合提供參考。
相關概念的界定
(1)中小城鎮
中小城鎮介于城鄉之間,地位特殊。不同學科對于中小城鎮的理解大致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指除市以外的建制鎮,包括縣城,其中建制鎮是農村一定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服務中心。廣義上除建制鎮和縣城還包括集鎮,更符合國內學者們的研究范疇。本文的中小城鎮是符合中小城鎮相關定義但比中小城鎮范疇更為廣闊,僅次于中小城市的新型中小城鎮。劉湘輝(2007)指出將城市化稱為中小城鎮更符合中國實際,中小城鎮就是中小城鎮數量和規模迅速增加、擴張的過程,是農村人口向中小城鎮大規模轉移的過程,是由傳統鄉村文明向現代中小城鎮文明轉變的過程。
(2)集聚效力
經濟理論和實踐表明,各種產業和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集中產生的經濟效果以及吸引經濟活動向一定地區靠近的推動力可以稱之為集聚效力,這是導致當前城市形成和不斷擴大的基本因素之一,中小城鎮的發展亦是如此。集聚效力能使中小城鎮的經濟發展獲得大量的投入要素與人力,低成本的獲得相關信息和公共產品,比如自然環境、交通、地理位置等,最終形成新的穩定區域。
中小城鎮與集聚效力研究
集聚效力與中小城鎮有著天然的關系,中小城鎮借助資源集聚產生集聚效力推動中小城鎮發展的思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兩者間的互動聯系逐漸凸顯,從實踐層面進入學界理論研究層面。本文僅從人口集聚、自然資源集聚和產業集聚三個層面進行整理。
(1)人口集聚與中小城鎮的耦合發展
紀明(2015)認為人口集聚不僅為中小城鎮的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而且能夠激發巨大投資和消費需求,為中小城鎮新產業的形成與發展奠定基礎。
劉國斌(2016)認為人口要素作為經濟活動主體,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中小城鎮進程中發揮尤為重要的作用,人口集聚和新型中小城鎮能通過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方面,使人口要素與新型中小城鎮的進程深度融合。
(2)自然資源集聚與中小城鎮的發展
馮天偉(2017)認為應結合自然資源自身特征和演進趨勢,適時調整發展方式,就日益減少型自然資源的中小城鎮發展模式應結合自然資源開發的周期,轉變發展模式,推進產業轉型,避免隨著自然資源的不斷枯竭經濟發展逐漸走向衰敗。
宋麗敏(2017)認為建設包容性城市是資源型中小城鎮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新常態背景下,經濟增速減慢,資源型中小城鎮可以利用集聚效力,積極分析轉型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依據自然資源自身優勢與特點,制定發展措施。
(3)產業集聚與中小城鎮發展研究
1.產業集聚與中小城鎮機理發展研究
紀明(2015)認為產業集聚能形成大量勞動力需求,提供就業機會和生活保障,同時產業集聚也是中小城鎮重要的資金保障,為地區提供穩定的財政收入來源,產生正的外部性,加強區內企業的合作交流,促進企業間的競爭,降低融資成本。
楊仁發(2016)認為產業集聚為中小城鎮的形成和發展提供基礎,促進人口集聚成為中小城鎮各階段發展的內因,產業集聚能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
2.產業集聚推動中小城鎮對策研究
楊仁發(2016)認為中小城鎮發展現狀而言,應將制造業等產業集聚發展置于中小城鎮發展制高點,提高服務業集聚水平和質量,促進消費性服務業多樣化集聚,擴大中小城鎮發展內需,不斷提高經濟發展和工業化水平。
劉斯敖(2017)認為產業集聚與創新發展和中小城鎮有其內在運動發展規律,產業發展是中小城鎮興衰的基礎,產業集聚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從而吸引人口集中和中小城鎮發展。
3.產業集聚與中小城鎮競爭力研究
楊林(2014)認為產業集聚有效推動中小城鎮生產與生活功能的分離,提高中小城鎮規劃的科學性、布局的合理性、設施的完善性和共享性,提高城市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優質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向該地區遷移,增強輻射能力。
楊仁發(2016)認為產業集聚具有技術創新及成本降低的作用,吸引外來資本、人才與技術流入,逐漸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極,從而加快高端產業集聚,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優勢,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結語
中小城鎮借助人口集聚、自然資源集聚和產業集聚得以發展,期間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課題,比如借助地方典型城鎮探究影響中小城鎮發展指數等。總之中小城鎮的發展還是應該把握好“三生”的內在聯系,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發揮人口集聚、自然資源集聚與產業集聚三者力量的交織融合。
[1]馮天偉,馬海濤.三類資源型中小城鎮發展模式的問題與策略[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7(03):28-29.
[2]楊仁發,李娜娜.產業集聚能否促進中小城鎮[J].財經科學,2016(06):124-132.
[3]劉國斌,韓世博.人口集聚與中小城鎮協調發展研究[J].人口學刊,2016,38(02):40-48.
[4]楊林,袁鑫,滕曉娜.產業集聚對山東省中小城鎮助推作用差異性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4,30(02):138-143.
[5]劉湘輝.中小企業集群與中小城鎮耦合發展研究綜述[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05):66-70.
[6]劉斯敖,張學文.新型小城鎮與產業集聚耦合創新管理研究——以浙江為例[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7(01):98-102.
[7]紀明,曾偉平.西部地區資源集聚及對區域城鎮化的影響[J].區域金融研究,2015(09):77-81.
[8]宋麗敏.城鎮化會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嗎?——基于1998-2014年30省份面板數據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7(08):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