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周丹丹
稻盛和夫是日本四大“經營之神”中唯一健在的人,是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被譽為當代的松下幸之助,當下的“阿米巴模式”熱正在影響著中國的企業。稻盛先生不僅是一位卓越的企業家,還是一位思想家,從企業家上升到思想家是他成功之根本。稻盛和夫認為經商就是做人,敬天愛人,以心為本,是他的經營理念。
稻盛和夫
企業管理 敬天愛人 以心為本
敬天愛人,以心為本
稻盛和夫認為:經營者雇傭了員工,就要對他們的生活負責。所以堅持學習、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格,這是經營者應盡的義務。提高心性,涵養品德,連人的相貌和氣質也會發生變化。稻盛先生在各種艱難、復雜的決策面前,始終堅持“何為作為人的理念。“敬天愛人”就是稻盛經營哲學的原點。事物的本性、人的本性往往是最簡單的,是“歸零”的,這就是“道”。萬“術”不如一“道”,公平、公正、正義、誠實、勇氣、謙虛、博愛、勤奮等都是最根本的“道”。守正于道,真心通天。所謂“敬天”,就是按事物的本性做事。這里的“天”是指客觀規律,也就是事物的本性。所謂“愛人”,就是按人的本性做人。這里的“愛人”就是“利他”,“利他”是做人的基本出發點,利他者自利。要從“自我本位”轉向“他人本位”,以“他人”為主體,自己是服務于他人、輔助于他人的。對于企業來說就是“利他經營”,這個“他”是指客戶(廣義的客戶包括顧客、員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要從“企業本位”轉向“客戶本位”,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當然首先要為顧客服務,一切從顧客的角度考慮問題,滿足顧客的要求。只要為客戶創造了價值,企業也就可以從中分享價值。即使犧牲自我也要將精力集中于企業,這才是領導者的本分。
信任他人,常懷感恩之心
稻盛先生說:成功的交易能使買賣雙方盡歡,也就是帶來“雙贏”的局面,要讓你的合作人快樂,如果只有單方面的利益,而另一方蒙受損失的話,這種成功絕對是短暫的。成功的經理人可以在對人類的愛中創造和諧,用愛換取信任。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你有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除非你能證實那個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權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證實不值得那個人信任。
樂觀處事
人其實就是一塊磁鐵。當你身心愉悅,喜歡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美好的東西就自然地被你所吸引。相反,當你悲觀、郁悶,覺得什么都不對勁,負面的一切也就接踵而來。因為你是一塊磁鐵,吸引的是那些你相信的東西,所以快樂的你就吸引讓你快樂的人事境,煩憂的你則吸引讓你煩憂的人事境。幸運與厄運,在于你如何使用內在的磁力。這是信念的奧秘。當你是樂觀的時候,吸引的也是好運。
善性經營,良性競爭
成功者要有強烈的好勝心,但是,企業家精神的深處,還要有真誠、同情和親善。比賽總有贏家輸家,但是企業的成功往往能締造雙贏的和諧局面。良性的競爭,會產生競爭的壓力、動力和成長的能量。而惡性的競爭,則是兩敗俱傷,或者毀了自己與他人。雙贏,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大家都抱持公平的和真誠的心,利用資源的互補,各取所需,各用所長,其結果就是雙贏和共贏。其實,最大的智慧就蘊藏在人類的“善”里。人格是衡量企業家素質高低的首要因素,有多大人格,就能辦多大的事情。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商人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博大的胸懷、誠實的態度和公正的行為,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慈悲心懷的基礎上。慈悲心懷帶給人們極大的快樂。渴望被關愛是人類生存的原動力,我們每個人事實上和他人都是互相依賴的。不論一個管理者多么能干,如果讓他獨自生存,必然無法存活。
普通民眾與企業家是社會這個大生物鏈中的一部分,普通民眾是個龐大的群體,他們的吃喝住用行等造就了社會的種種需求,企業家賺的正是他們的錢。普通老百姓是為企業家創造財富的主力軍。生意是一種信賴的持續積累,事實上,如果能加深顧客對我的信賴,就能帶來更多的商機。換成市場上的話來說,就是信譽度,就是口碑,就是品牌價值。
不忘初心
在創立第二電話電報株式會社之前,稻盛和夫先生常常剖析自己,捫心自問,有沒有私心想著趁此機會壯大京瓷公司進而謀取私利,在斷然發誓自己絕無私心能坦然面對自己的良心之時,他才下定決心出手創立第二電話電報株式會社。他說:“真正的熱情能帶來成功。但如果熱情是出于貪婪和自私,成功便會如曇花一現。如果你對正義毫無感覺,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同樣的熱情也許一開始會讓你嘗到甜頭,但最后還是不免倒下。”因此成功的關鍵在于要看一個人是否有純粹之心,其初衷是否單純。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言:“我們不僅是為了自己而工作,更是為了群體。把目標從自己身上轉移至他人,欲望就會變得單純。” 也正是為了表示自己的毫無私心,他當時沒有持第二電話電報株式會社所謂的一份股份。因為他知道投入第二電話電報株式會社將會獲得極大的利益和財富。但他以“動機至善,私心全無”自省,沒有做這樣的事。“作為一個經營者,不應該存有私心,只要從私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判斷問題就非常簡單,下屬也會尊敬你,信任你,你也可以給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滿腹私心,以滿足一己私利來考慮問題、決定行動,一定會給員工帶來傷害,對社會造成危害,最終不利于自己。決定事業成敗的分水嶺,就是毫無雜念的“純粹之心”,即一顆善念。
總結
企業的成功取決于經營者的品格,也就是經營者的德行。稻盛和夫時刻牢記敬天愛人的原則,貫徹以心為本的經營準則。京瓷和KDDI 自創建以來,利潤一直在10%以上,從未虧損,也從不解雇一名員工。企業經營者和員工在對企業價值觀和愿望認同基礎上有著心靈之約,這是無形資產中最寶貴的一部分,就是有了這個“心本”,“人本”才會有最好的發揮,企業競爭力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
[1]葉文添. 稻盛和夫:以利他之心做經營[N].中國經營報.2015-05-25,(A12).
[2]劉慶紅. 稻盛和夫經營倫理中“單純”理念探微[J].倫理學研究.2018,(03):112~117.
[3]王任軍. 稻盛和夫的用人哲學解析[J].科技創業.2015,(01):84~90.
作者簡介:王濤,女,研究生,江西南昌,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周丹丹,女,研究生,江西南昌,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