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樹萍
為了提升西部地區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建立西部區域良好的地緣經濟關系,以產業合作縮小西部區域間的發展差異。本文以西北六省和西南四省為研究對象,幫“一帶一路”酉部重點區域,分析西部省際展開產業合作的可行性。經研究,在“一帶一路”西部重點區域,一產競爭優勢顯著,應建立內部良好的一產競合關系,加強毗鄰地區產業合作,特別是重慶的中商端制造業s陜西的現代服務業以及其他省份的傳統工業合作,發揮各自三產競爭力優勢,實現聯動發展。
一帶一路 區域
產業合作 省際地緣經濟關系
西部重點區域概況
“一帶一路”涵蓋的西部重點區域:西南四省(廣西、云南、西藏、重慶)和西北六?。ㄐ陆?、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在西南地區,廣西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云南則是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西藏加強與尼泊爾等國家邊境貿易和旅游文化合作;重慶是西部開發的重要支撐;在西北地區,新疆獨特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使其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對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四地的定位是: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對內蒙古的定位是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西部地區各省份在“一帶一路”上的定位是開展西部區域經濟合作、落實西部地區地緣經濟關系的重要依據。
西部重點區域經濟增長分析
(1)大部分地區初具競爭優勢
本文選取2006年-2016年各省份三次產業產值及GDP。通過對省實際增長量和競爭力偏離分量分析發現除甘肅和新疆外的8個省份已明確基本資源優勢。但由于主導、優勢產業與其他產業的內在關聯尚未穩固,或由于各產業獨立發展,這些省份的產業結構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從這些省份的產業機構分量可看到僅重慶與西藏的產業結構稍顯合理。
(2)產業優勢正處培育期
2006-2016年,各省份均顯較強的經濟增長能力,但區域差異明顯。從產業結構分量看,重慶和西藏產業結構相對合理。其余省份的產業結構顯示不同程度的不合理。重慶的產業競爭力最強,除了重工業地位,豐富的人文景觀資源使重慶的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西部重點區域產業結構和競爭力分析
(1)多數區域產業結構不合理
從三次產業內部結構看,各省份的第一、二產業的內部結構均呈現為不合理。這一產業結構現狀,可能因為三次產業之間未形成良性循環(如陜西、青海等地),又可能因主導產業正在培育階段(如新疆的三產關系)。西部重點區域各省份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均呈現出合理的發展現狀,其中,陜西、內蒙古、廣西、重慶等4個省份的三產內部結構具有較高的合理性。
(2)各區域具有不同層次產業競爭力優勢
西部重點區域產業競爭力優勢分布差異明顯。從一產競爭力來看,陜西、甘肅、青海等7省一產競爭力較強,其中,陜西的一產競爭力極為顯著。從二產競爭力看,廣西、內蒙古和陜西的二產競爭力優勢較為顯著。從三產競爭力看,重慶的三產競爭力優勢極為顯著。綜合三次產業競爭力,三次產業均具有競爭優勢的區域產業結構整體已達到或趨于合理的水平,陜西等5個省份在每一產業均顯示競爭力優勢,產業總體競爭力優勢明顯,產業結構整體水平大都接近或達到合理水平。其他5個地區盡管存在競爭力較強產業,但產業關聯性弱,產業結構大多不合理。
(3)西部重點區域產業結構與產業競爭力的內在關聯性較弱
就第一產業而言,各省份第一產業結構份額分量均為負數,但陜西、甘肅、等7省的一產具有不同程度競爭力優勢,尤以陜西最強。就第二產業而言, 寧夏等8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產競爭力優勢。就第三產業來看,各省份的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均為合理,重慶的三產競爭力優勢最為顯著。從第三產業內部結構與競爭力之間關系來看:甘肅、內蒙古、廣西對區域資源優勢尚未精確定位,在第三產業的發展中缺乏主導性第三產業;陜西、青海、新疆、云南這類地區第三產業的內部結構優勢和競爭力優勢俱在,但競爭力結構優勢弱,未能體現地區資源優勢;寧夏、重慶三產競爭力優勢強于產業結構優勢,有強勢主導產業,并且以主導產業為核心輻射帶動其他第三產業,在區域內形成以主導產業核心的關聯度極高的第三產業體系,產業內部結構合理。例如,新興服務業、“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已成為拉動寧夏第三產業的重要產業,重慶的境內貿易、旅游等傳統和新興服務業共同支撐著重慶第三產業體系。
結論及建議
從經濟增長來看,甘肅由于對該地區資源優勢不明確,未形成以主導產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新疆的主導產業尚在發展期,且產業之間未建立合理關聯,其發展優勢不能很好發揮出來;作為重工業國家基地,重慶實力雄厚,其獨特的人文景觀資源使重慶的旅游業得到良好發展。從產業結構來看,“一帶一路”西部重點區域一二產業結構不合理,良性循環未形成,而第三產業結構基本合理。從產業競爭力來看,一產競爭力較強的是陜西,二產競爭力大部分顯著,包括陜西、青海等8省,三產競爭力包括陜西、重慶在內的6省,其中重慶最為顯著。綜合產業結構和產業競爭力,重慶在內的5省三大產業具競爭力優勢,產業結構整體水平大都接近或達到合理水平,廣西在內的其他5個地區有競爭力較強的產業,但產業關聯性弱,產業結構大多不合理。要利用西部一產競爭優勢,建立良好的內部一產競爭合作關系;加強地理位置毗鄰的地區產業合作,特別是重慶的中高端制造業與陜西的現代服務業以及其他省份的傳統工業合作;發揮各自的三產競爭力優勢,聯動發展,提高各自第三產業產品品質。
[1]史春云,張捷,高薇,楊旸.國外偏離一份額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評[J].經濟問題探索,2007( 03):133-136.
[2]王娟娟.“一帶一路”重點區域產業合作領域探索[J].中州學刊,2018( 03):24-31.
[3]岳克錦.淺談“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發展機遇、問題與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8( 0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