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



廣西工業的地位問題既關系到廣西區域功能定位,更關系到廣西未來的發展戰略。廣西的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近40%,并且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持續增加,第一、二產業比重持續降低,但在產業結構過程中廣西人均GDP水平較低。確定優勢所在是一個地區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本文從多角度考察了廣西工業各產業的競爭力與地位,通過計算篩選出了廣西工業的比較優勢產業,以供參考。
廣西 工業 比較優勢
近些年來,廣西全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結構不斷優化,2017年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48%已經超過了第二產業45.4%,占據經濟增長的主導地位。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廣西工業的“弱質化”,大批的傳統技術工人失業,制造業弱化,核心競爭力喪失技術對外依賴嚴重,雖然廣西的經濟發展水平在西部地區處于中上水平,但與發達地區相比相差甚遠。沒有堅實的制造業支撐,服務業的發展只是空中樓閣。特別是當周邊地區都在搶占東部產業轉移的先機、大力發展制造業之時,如果廣西不抓住機會,就會耽誤最寶貴的發展機遇。
工業有多達41個產業門類,一個地區的經濟無論多么發達也不可能在所有產業部門部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廣西的情況更是如此。因此,要想盡快提高廣西工業在環北部灣乃至全國的地位,最要緊的是選準重點發展的產業。為了找到廣西工業的優勢所在,本文采取了這樣的研究方法:先找到廣西在本地綜合實力較強的產業;再找出廣西在全國具有地方化比較優勢的產業,兩者的交集就一定是廣西工業的優勢產業。
廣西工業的區位特征分析
區位既是空間位置,也是各種經濟性要素的有機結合體。與工業發展相關的區位因素包括:地理自然資源、人文要素資源、經濟環境、科技及勞動力要素市場狀況等。分析廣西區位特征可以把握工業業態發展環境、發展方向及挖掘內在潛力。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具有豐富的自然和地理資源。廣西是我國南方重要林區之一,木材種類繁多,為木材加工業、造紙業帶來了明顯的原料優勢。甘蔗是廣西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作物,是全國主要的產糖省區之一。廣西的水果有七百多個品種,具備農副食品加工業的良好發展條件。廣西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及廣聚的人文氣息。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大型漢墓群、明清城墻等大量的歷史遺存極具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這為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廣西的經濟水平總量上在西部地區處于上游水平,2015年廣西以16803億元的年產值排名西部地區的第4位。近年來廣西的總體經濟呈現逐年上漲態勢,經濟前景向好,總量及增速均平穩增長,為各產業發展鋪墊良好的經濟大環境。地區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工業各產業的發展潛力,2015年廣西的科技機構數有842個,相比2005年增加了32%,其中科技部門屬科研機構有285個。科技活動人員數11.37萬,相比2005年增加了一倍多。政府和企業對科技的資金投入都呈現逐年增長趨勢,科技資源得到有效的改善。
廣西人力資源充足,截至2015年廣西勞動適齡人口3438萬人,占到總人口的71.69%,勞動力資源利用率達到82.03%,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勞動報酬52982元只有全國平均水平62029元的85%。然而,反觀其勞動力從業結構發現,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到了總從業人口的一半以上(51%),而第二產業僅占18%,這反映廣西的從業結構與工業發展的需求相背離,應加強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為促進地區工業行業的發展配備契合的勞動力資源。
廣西的制造業現狀
這里采用多指標綜合分析來衡量競爭力。根據《廣西統計年鑒2016》,本文獲得了農副食品加工業等41個產業的工業總產值、成本費用利潤率等基本評價指標。數據處理如下:
(1)先計算各產業的貢獻度(Cr)指標,公式為:Cr=Qij/Qj,Qij表示地區j的行業i的產值,Qj=∑Qij是地區j的全部工業產值。計算結果如表l中貢獻度一列所示,并且按照貢獻度大小排序,按排序名次得分。
(2)再按照成本費用利潤率高低給各產業排序,按排序名次得分,如表l中成本費用利潤率一列所示。
(3)結合l、2中計算的貢獻度排序和成本費用率排序,相加得到各產業的綜合分數,按分數從小到大排序,綜合分數越小,該產業在廣西的優勢越明顯。
廣西工業41個產業中綜合實力排名前十的綜合評價、貢獻度、成本費用率得分如表l所示。
廣西的制造業優勢產業在全國的地位
為了從區域經濟角度更清楚地認識產業地方化和地方專業化,本文利用廣西制造業各行業的銷售收入計算了廣西的地方專業化指數,并遴選出了廣西具有地方化比較優勢的產業。具有地方化比較優勢的產業必須滿足兩個標準:
第一個標準:某地區某產業的β指數(地方專業化指數)必須大于l,β指數越大、名次越高,說明地方性比較優勢越強。
第二個標準:該地區該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必須高于某個絕對水平。因為廣西的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比重為1.8%,本文設定該產業的市場占有率必須高于1.8%。
滿足這兩個標準的產業可稱為廣西的“地方化優勢產業”,也就是說該產業在廣西形成了一定的空間集中,有了一定的規模,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地方專業化,具有地方專業化優勢。經過計算得到廣西41個工業產業中排名前十的產業在全國的β值和市場占有率如表2所示。
廣西優勢產業的選擇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廣西工業各產業在當地的優勢產業與在全國占優勢的產業有較大的差異,屬于兩者交集的產業有四個,這說明了這四個產業既在廣西地區有優勢,也在全國有優勢。如表3所示,屬于其中兩者交集的產業有:農副食品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非金屬礦采選業。下面我們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1)農副食品加工業。長期以來農副食品加工業已成為廣西的支柱產業。目前,廣西農副食品加工業已經形成了以成品糖生產為主的產業體系,2015年廣西農副食品加工業工業總產值為2349億元,其中制糖業為653億元,占比將近30%,同時農副食品加工業在工業企業總產值中占10.4%,是廣西排名靠前的支柱產業。從表l和表2來看,無論是在對廣西工業的內部評價,還是在全國范圍內評價,廣西農副食品加工業的綜合實力之所以能夠排名靠前,主要是因為它的規模。因此,可以認為廣西在該產業上是大而不強,產業規模較大但競爭力薄弱。但農副食品加工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而廣西勞動力充沛,所以進一步發展農副食品加工業符合廣西的比較優勢。
(2)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從表3來看,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相比全國在廣西優勢更明顯,具有較強的擴張能力。該產業在廣西農產品的產值規模位居第三,2015年產值為540萬、億元,雖然產值規模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12,但該產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達到14.2%.排名第5。在設備和技術基本通用的情況下,競爭的關鍵就在于原料,而廣西具有比較明顯的原料優勢。綜合來說,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是一個具有相對高利潤的產業,隨著現代都市人對茶葉品質的追求,廣西完全可以把它做得更強、更大,使其成為廣西的支柱產業。
(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從表3看來,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在廣西的綜合優勢最強,2016年廣西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業完成增加值573.6億元,同比增長14.4%,其中水泥制造業增長23.6%,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8.7%,躍居各行業第三位。雖然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屬于傳統行業而不被看好,但結合廣西豐富的礦物質資源條件,繼續挖掘該行業潛力未嘗不可。
(4)非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相比在廣西本地,其在全國的優勢更明顯,可見該產業雖然在廣西的綜合優勢不突出,但是在全國范圍來說已經是相對具有優勢的產業,其成本費用利用率較高,2015年達到12.8%,在全部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七。但該行業必須依附自然資源的優勢而存在,而非金屬礦產資源是有限的,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不宜將非金屬礦采選業作為大力扶持的優勢產業,比較切合實際的是憑借現有條件,積極改進生產技術,節約資源,減輕污染排放。
結論和啟示
廣西沒有絕對優勢的產業,但一定有自身的比較優勢產業。綜合上文的分析,最有希望成為廣西工業支柱的是農副食品加工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但還有一些綜合排名靠后卻在規模和增速上表現出色的產業,如汽車行業,2016年廣西汽車制造業完成增加值618.7億元,同比增長7.1%,連續兩年超越黑色金屬冶煉壓延業、農副食品制造業,成為第一大行業,有力帶動工業結構向高端化發展。目前廣西在這些產業已具備了較強的優勢,為它們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務之急是針對這些產業的發展目標做更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為廣西產業發展制定一個中長期規劃。
[1]孫碩.基于PCA模型的南寧制造業優勢產業分析.[J].商業研究,2012.
[2]羅香妹.從資源依附到創新驅動一一廣西資源型產業的競爭力分析與思考.[J].企業戰略,2011.
[3]黃偉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選擇一一基于比較優勢理論.[J].廣西社會科學,2012.
[4]何月華.廣西文化產業競爭力培育及提升的制約因素分析.[J].廣西社會科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