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詠君
鄉村旅游作為旅游扶貧的一種重要方式,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在解決三農問題、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本文歸納總結了廣元市鄉村旅游扶貧的四種旅游扶貧模式,這些旅游扶貧模式是目前鄉村旅游扶貧的主要做法和可操作樣本,對各地方發展鄉村旅游,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可借鑒的意義。
鄉村旅游 旅游扶貧 廣元市
鄉村振興與旅游扶貧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三農”工作的重要依據。通過對鄉村自然資源的適當開發,以及對鄉村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來帶動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升級,從而做到產業興旺,帶動農民收入增加,生活富裕。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也會對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完善,從而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從國家旅游局發布的《全國鄉村旅游扶貧觀測報告》,可看出全國鄉村旅游扶貧工作是我國扶貧事業的主力軍。
廣元市鄉村旅游扶貧現狀
旅游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廣元市主要是從精品景區建設和鄉村旅游扶貧兩方面推進。據統計,2016年,廣元實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總產值56億元,惠及3.96萬農戶。2017年上半年,廣元鄉村休閑旅游共接待游客1380.55萬人次,實現收入26.95億元,同比增長26.9%。2018年3月27日,四川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正式發文公布2017年度省級旅游扶貧示范區(村)名單,廣元市成功創建2個省級旅游扶貧示范區,分別為利州區、青川縣,全市共21個村成功創建旅游扶貧示范村。
廣元市鄉村旅游扶貧模式
(1)全域旅游帶動型
全域旅游在整合區域旅游資源,優化旅游環境,推動產業的融合發展的同時,對于鄉村旅游的升級轉型,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旅游精準扶貧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和四川省第三批旅游標準化示范縣的青川,目前已建成了唐家河、青溪古城、東河口、縣城等4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1個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個國家地質公同,啟動實施龍門雪山國際森林旅游度假區、大熊貓國家公同等一批重大旅游項目。貧困群眾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大力發展相關配套產業,全縣貧困戶發展農家樂130余戶,從旅游產業中獲得收入人均達700元以上。
(2)現代農業產業同區型
現代農業產業同區作為農業化現代發展的產物,對于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脫貧攻堅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現代農業產業同區在技術集成,產業融合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吸納當地居民就業,能有效地提高當地農民的收益。廣元蒼溪縣的三會村作為三會現代農業同區的核心片區,人選為四川省2016年旅游扶貧示范村,三會村也是省委組織部聯系幫扶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堅持“產村相融、農旅結合,文旅一體”主題定位,按照“旅游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旅游發展”的思路,以旅游為載體,以脫貧為目的,做大做強旅游產業。通過設置“院士(專家)工作站”,在技術層面有專家團隊做好技術保障。在經營方面,構建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經營形式,農民可通過土地流轉、收益分紅、同區務工獲得三筆收入。在農產品方面,自主研發包裝了“三會土雞蛋”、“三會秈米”、“五龍米豆腐”等生態農產品,通過企業、大戶銷售,三會村農產品合作社還開展以購代捐,構建了多方面的銷售渠道。
(3)產業融合型
廣元在發展全域旅游實踐中,把旅游與農業、林業、文化、體育、工業、康養等產業互動互融,既加快休閑觀光型向生態康養度假型旅游的轉變,又助推了多元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更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美麗鄉村建設。
利州區將“以旅游為主導,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作為發展理念,使利州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深入發展。如今,利州全區基本形成了每個村有1到2個新型主導產業、每一戶有1個特色產業的嶄新局面,“木耳村”“石斛村”“靈芝村”“核桃村”等一批產業新村和產業大戶不斷涌現出來。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和“旅游+”實踐,利州區不僅讓村民們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更美化了鄉村環境、優化了產業結構、提升了文明程度,百姓期待的“鄉村振興”已在眼前。
(4)鄉村旅游商品帶動型
鄉村旅游商品扶貧模式,即通過對貧困地區鄉村特色物產如農土特產品、特色工藝品、以及農村生產生活用品,進行旅游化的改造、文創化的設計,將其轉變成有當地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的,具有紀念性和便攜性的旅游商品,并通過多種方式銷售讓其產生經濟效益,從而帶動貧困地區增收致富。[1]廣元正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建成蒼溪紅心獼猴桃、米倉山富硒富鋅綠茶、青川特色山珍等一大批農旅融合示范區。近年來,朝天區以鄉村旅游助推區域特色產業發展,依托曾家山現代農業(土雞)、平溪現代農業(蔬菜)等五大示范同區,因地制宜打造鄉村旅游和休閑觀光點50余個,帶動發展高山露地綠色蔬菜30萬畝,新栽草莓、櫻桃、藍莓等小水果6萬余株,新植山葵2000余畝,養殖小龍蝦5萬分尾、冷水魚20余萬尾,真正構建起了鄉村旅游和農業產業互惠互利、全面發展的格局。
廣元市鄉村旅游扶貧策略
首先,政府要有科學的規劃,可以通過邀請研究院、高校等專家團隊參與考察調研并指導規劃。通過制定鄉村旅游扶貧發展的相關規劃,為實現廣元鄉村旅游化明確方向,助力美麗鄉村的建設。其次,可以聯動農、林、文體、醫療等各個產業,探索產業扶貧與鄉村旅游業融合發展的路徑,通過依托田同綜合體、特色產業村落、現代產業同區等方式,來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此外,還應找準特色產業,通過特色旅游商品的開發,結合農村電商、自媒體等網絡平臺,構建鄉村特色旅游商品的新型營銷方式。
[1]謝清丹.蒼溪縣旅游扶貧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7.
[2]高忐農.廣元旅游產業已成為精準扶貧重要抓手[ N/OL].四川新聞網,2017-08-14.http: //local.newssc.org/system/2017081 5/002249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