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滿琴

審計是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一種服務,是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一種手段。審計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信息使用者能否得到上市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能否據此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因此,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對規范市場秩序具有重大意義。審計質量的提高依賴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主要從媒體的監督作用出發,提出了提高審計質量的幾理法措施。
審計質量 媒體治理 措施
審計質量的定義
Watts.R.L..Zimmerman.J.L.( 1980)和DeAngelo( 1981)都將審計質量定義為一種概率,他們認為,這一概率是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利用其專業技術手段識破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和遵守自身的職業道德將這一違規行為對公司利益相關者進行披露的聯合概率。這一聯合概率的發生主要取決于審計師是否執行了更多的審計程序來對公司財務狀況進行審計、審計師是否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審計師能否在審計過程中保持自身第三方的獨立性。
影響審計質量的因素
影響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因素不外乎是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主觀上關鍵是審計人員職業道德修養和抵抗外界壓力的能力;客觀上則在于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社會經濟、法律及規章制度建設等狀況。
(1)審計人員的技術和業務水平
審計人員作為審計活動的主體,其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狀況是衡量其工作質量高低的關鍵。技術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審計業務的自然差錯率必然小,審計質量必然高;相反,審計業務的自然差錯率必然大,審計質量必然低。因此,審計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與審計質量成正比例關系。
(2)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
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和思想素質狀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究其原因是會計師事務所及其人員對其客戶存在經濟依賴關系,而客戶所愿付給的報酬有時與審計結果的可信性成反比例關系,也就可能被客戶用來給審計人員施加壓力,以使審計結果偏離實際而欺騙公眾。因此,要保證審計質量,就必須注重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抵抗客戶壓力的能力的提高。
(3)對審計機構的監管狀況
我國《注冊會計師法》明文規定:注冊會計師是接受委托執行審計業務,其地位明顯是獨立于政府和企業之外的社會公證監督人員,其設置的機構是“合伙”性質的社會監督機構,政府對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質量的審核和對低劣審計質量的制裁則成為影響審計質量高低的關鍵。具體體現就是政府對從事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的人員及機構、行為的立法和管理體制是否健全。因為政府的監督、控制以及對違反獨立審計準則的行為進行制裁,可以限制注冊會計師審計機構及其人員的投機和屈服于客戶壓力而表現出不公正的行為,如拉攏客戶而降低審計質量要求,迫于競爭壓力而屈服于客戶意愿作虛假的報告等。由此可見,政府對注冊會計師審計機構及行業的管制狀況與審計質量成正比例關系。
(4)審計業務名譽與職業利益沖突狀況
審計業務名譽的高低能直接說明注冊會計師審計機構和人員的執業水準以及其審計行為的社會公認程度。在審計業務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雖然一些注冊會計師審計機構往往會自動降低審計質量來拉攏客戶,但對一些信譽好、客戶量多的事務所來說,維護持久的良好聲譽比爭取某個客戶更為重要。
(5)社會環境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影響
1.國家法律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我國法律有很多對有關審計質量要求和違反后處罰的規定,使審計質量在法律上得到保證,也為《獨立審計準則》制定有關審計質量的規定和處罰提供了依據。這些規定帶有強制性,審計人員必須遵守,無疑會有助于審計質量的提高。
2.經濟環境對審計質量的影響。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審計信息的使用者對審計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這就促使注冊會計師及其事務所,乃至整個注冊會計師行業不斷提高審計質量,從而提高服務質量,以達到審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3.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團體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團體社會地位的高低取決于其自身作用的大小,而審計質量的高低又直接影響其作用的大小。為了注冊會計師職業本身的發展,民間職業團體必須提高對審計質量的要求,加強對整個行業的管理,這樣才有利于注冊會計師事業本身的發展。
媒體治理與審計質量的關系
現階段,大量實證研究表明,媒體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發揮了積極的審計治理作用。公司受到媒體的關注越多,上市公司的審計質量就會越高。媒體對上市公司的報道或者負面報道次數越多,該公司的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就會越高。媒體治理對審計質量的正向影響關系可以用圖3—1來表示。如何運用媒體監督提高審計質量
(1)建立會計師事務所品牌聲譽評估體系
所謂獨立審計聲譽是指社會公眾對事務所的審計服務質量予以信任和贊美的程度,它是由知名度、美譽度、客戶忠誠度等內在品質構成的。具體包括卓異的審計服務品質、足夠的綜合能力、適度的事務所規模、較高的品牌專用性以及較悠久的歷史沉淀(查道林,費娟英,2004)。媒體的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報道促使審計監管部門關注審計師的實施,會促使審計師努力維持“好”的聲譽,影響審計師的社會聲譽和公眾形象。而良好的審計聲譽對于審計師的發展尤為重要。如果被媒體負面報道的公司,事務所對之提供質量低下的審計服務,就會在其與客戶的重復博弈中損害其聲譽資本,在媒體曝光之下,這不僅意味著可能遭受重大的訴訟賠償,而且還可能喪失現有的客戶,并難以吸引新客戶的加入( Wayhew,2001),甚至面臨滅絕破產。為獲得審計業務的持續經濟準租( De Angelo,1981),審計師不得不控制其可能會發生的偷懶、過度攫取客戶利益、進行審計合謀,這意味這上述行為會因事務所注重審計剩余資本的未來收益,而得到有效抑制。因此,媒體的監督可以影響事務所及審計師的聲譽,這也促使事務所和審計師不得不在審計過程中遵守職業道德,提高自身專業勝任能力,以建立自己的良好聲譽。
建立會計師事務所品牌聲譽評估體系,加大對會計師事務所違規行為和審計失敗的披露強度及懲罰力度,規范和指導會計師事務所嚴格按照職業道德準則的要求執行審計工作。同時,財政部、審計署及注冊會計師行業協會可以建立事務所品牌聲譽等級與審計收費、違規處罰的聯動機制。當會計師事務所品牌聲譽處于較高等級時,有權利制定高規格的審計收費標準;當會計師事務所遭到行政或刑事處罰時,必須降低其品牌聲譽等級。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處罰強度。
目前,因為對審計質量的評估需花費高額成本,所以社會公眾很難有效評估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質量,難以發現注冊會計師的違規行為,市場還很難起到對注冊會計師的監督和約束作用。針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違紀行為,監管部門主要采取警告、暫停營業、撤消等方式,幾乎沒有事務所被判罰巨額賠款。處罰手段單一,缺乏力度,起不到應有的懲戒作用。因為,只要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因違紀而得到的回報(例如被審單位付高額審計費用)大于他們所受到的處罰,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仍會冒險提供虛假的審計報告,即使沒有冒險的偏好也有冒險的沖動。對此,要加大懲治力度和處罰強度。這樣可使得想舞弊違規的從業人員望而卻步,讓正經從業人員遠離違規。因此,加強行業監管改進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和監督體制,建立獨立于注冊會計師行業組織的監督機構負責對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監督是勢在必行的。
(2)減少政府干預,保證媒體的獨立性
政府應該尊重媒體的獨立性,減少行政干預,提高信息透明度。目前我國大部分媒體團隊由于受所有權結構及行政干預的影響,在報道和發布新聞時,顧慮重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體的監督治理效應。尤其是在法律制度建設不完善的條件下,媒體報道的動機及其效果可能存在較大的偏差,進而導致媒體監督功能部分失效。基于此,政府必須尊重媒體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保證其自由地發布真實信息,充分發揮媒體的監督治理功能。其次,從法律上保障媒體的輿論監督權,只有從根本上保證媒體對公司或各類社會現象擁有正當合法的采訪權、報道權和批評權,其監督治理功能才能得以實現。建立健全的法律環境能夠有效保證新聞工作者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調查取證,真實完整地還原事件本來面貌。同時,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還可以促進媒體的公平競爭,積極發揮網絡媒體、電視媒體和手機媒體的綜合作用,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充分發揮媒體的監督功能。
結論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我國上市公司的審計質量,必須要充分發揮媒體對審計質量的治理作用,不但可以從聲譽機制角度來迫使注冊會計師必須在審計業務過程中充分發揮其第三方作用,保證公平公正向財務報告投資者提供有效的信息,還可以減少政府干預,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強媒體監督對審計質量的治理效應。
[1] Watts R L.Zimmerman J L.On theirrelevance of replacement costdisclosures for security pric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 1980,2(2):95-106.
[2] Palmrose Z V Audit Fees and AuditorSize: Further Evidence[J].Journal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6,24( 24):97-110.
[3] Besley, T., Burgess, R., Prat,A .The Right to Tell:
The Role ofMass
Media
in
Economic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Institute, 2002.
[4] Watts R L.Zimmerman J L.On theirrelevance of replacement costdisclosures for security pric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 1980,2(2):95-106.
[5]楊德明.媒體具有治理功能么?一基于審計視角的研究[C].第六屆( 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一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中國四川成都,2012.
[6]葉勇,李明,黃雷.法律環境、媒體監督與代理成本[J].證券市場導報,2013 (9).
[7]易金翠,公司治理與審計質量的辯證關系探究一基于審計風險模型的視角[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