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羽佳 楊娟
護理人文素養不僅包括了護理理論知識、護理操作技能,還應包括照顧、人道、幫助的護理內涵。高職護理專業教師由于護理的復雜性,其專業教師扮演著眾多角色。作為商職院校的護理專業教師,對學生而言,教師就是一個角色榜樣,而高職學生年齡偏小,思想還不成熟,很容易受榜樣影響,學習榜樣的專業態度、專業技能,形成自己的職業道德觀念、自己的操作規范。所以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師的護理人文素養對學生的教育、護理事業的傳承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專業教師 高職 護理 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是指一個人在語言、舉止、思想動態中對自己三觀的思考,是一個人所具有的學識、品性、道德的一項綜合素質。護理人文素養不僅包括了護理理論知識、護理操作技能,還應包括照顧、人道、幫助的護理內涵。高職護理專業教師由于護理的復雜性,其專業教師扮演著眾多角色。護理專業教師不僅應具有現代護士的專業角色,還應該是專業的教育者,具備教育者的人文素養。作為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教師,本身對學生而言,就是一個角色榜樣,而高職學生年齡偏小,思想還不成熟,很容易受榜樣影響,學習榜樣的專業態度、專業技能,形成自己的職業道德觀念、自己的操作規范。所以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師的護理人文素養對學生的教育、護理事業的傳承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但是我國護理專業教師主要是通過完成護理專業領域知識學習或者經過多年臨床經驗積累后上崗任教,并沒有經受過師范院校的正規培訓,缺乏對教育育人的系統性學習,因此雖然具備扎實的護理知識與技能,但缺乏將護理人文素養與護理專業知識融合的專業培養模式的研究。再加之高職院校對專業教師科研、教學活動、進修培訓、頂崗實踐的強調,教師壓力很大,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與護理專業相關的人文素養。并且高職院校的培養一般以就業為導向,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或理論成績,對教師的師德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沒有深入對人文素養考核的具體標準細節,對職稱升遷沒有實質性的加分項目,因此從學校和教師層面,就忽略了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也就導致了很多護理學生并不認可護理專業,學習變為被動,臨床護理工作變為生存所迫,極大的遏制了護理專業的傳承與發展,因此重視護理專業教師護理人文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對專業教師護理人文素養的提升可以有多種途徑:
新進教師申請兼職輔導員
如要求新進護理專業教師在任教前5年內能適時擔任兼職輔導員,實行帶班考核,納入職稱升遷的必要條件。擔任兼職輔導員就要求專業教師必須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動態教育、就業培訓等,這備課期間就會強迫年輕教師反思護理的內涵、護理的歷史與發展、當代護士所具備的綜合素質等議題,進而達到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教學方法多元化,促進教學相長
在教學方法中可多融人一些“倫理”、“態度”議題的討論學習,在討論中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促使學生對護理內涵的思考。也可以以建構主義教學觀為指導,強調學生自己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在建構過程中感受人文熏陶。還可利用互聯網的普及,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將學習資料提前發送給學生,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翻轉課堂,完成個性化學習,將課堂留給師生進行更多的討論和思考,促進師生當代護理思想的碰撞。
護患角色互換,激發學生愛傷護傷觀念
在實驗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護患角色”互換,如在“靜脈輸液”操作中,讓學生配組相互當護士和患者,使自己感受當患者被針刺時的緊張、疼痛,以及怎樣的溝通才能促進患者的理解配合,怎樣的破皮角度、破皮速度、推液速度、拔針按壓力度才能減輕患者疼痛,使學生在患者角色中去感受護理技術的差異帶給患者的不同感觸及人文關懷帶給患者的心里溫暖。
除此外,還可開展師生護理系或護理學院徽系設計、校訓知識競賽、校歌合唱等,感受學校護理人文氣息熏陶;還可跨科聽課,尤其是利用學校有人文護理教研室的,可鼓勵護理專業教師多聽人文素養課,在聽課中相互學習,在聽課中促進人文素養與護理專業的滲透。還有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在教師高尚師德的影響與傳播。總之,只有專業教師護理人文素養的提高,才能在榜樣效應中將護理的情懷在學子中流傳。
[1]王聽,袁雙月.關于教師人文素養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1,4(2):15-16.
[2]朱琳,王丹.關于衛生職業院校護理專業教師人文素養的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5, 33(1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