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笑非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紙質發票被電子發票替代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電子發票在簡化交易環節、優化納稅服務、降低社會成本的同時,也存在著易偽造、監管難等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電子發票在煙草商業企業、物流行業、高等學校中的稅務管理應用,提出了在“互聯網+”背景下促進電子發票應用的一些對策建議,并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電子發票的概念
電子發票一一發票的新型電子載體,由稅務機關電子賦碼與簽名并發放使用。它通過網絡進行加密存儲、開具和傳輸,所以能夠真實地反映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勞務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的活動。電子發票可作為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和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以及稅務機關等執法檢查的重要依據。
電子發票與傳統發票的分析比較
電子發票與傳統發票的區別主要如下所示: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電子發票的優勢有:
(1)電子發票瞬間生成,操作方便;
(2)信息來源可靠,假發票的生存空間被消除;
(3)工作量銳減,更加簡單。
稅務管理的概念 從宏觀角度來說,稅務管理是稅收征管機關為了貫徹國家法律制度,協調征稅關系,加強稅收工作而開展的一項活動。稅收征管的重要內容就是稅務管理,它是稅款征收的基礎工作和前提。稅務管理主要是賬簿和憑證管理、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等方面的管理。
從企業層面來說,稅務管理對降低企業稅收成本、規范企業行為、提高企業稅務管理水平、規避稅務風險、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和效率等方面起促進作用。
電子發票在稅務管理中的應用前景
(1)以煙草商業企業為例
現今,煙草商業企業開具普通發票的方法通常是:將企業營銷系統中的銷售數據導至金稅系統,再開具發票。因此常常伴隨著因為系統故障或者操作失誤的問題重開、漏開普通發票的情況。只要使用傳統的普通紙質發票模式,一旦重開就必須在當月到稅務機關作廢紙質發票,不然就要按照開票的數量去繳納增值稅。紙質發票的每一聯都很重要,如果發票聯送到了零售戶的手中,想要拿回來就十分困難,企業的納稅風險由此大幅度增加。如果在煙草商業企業中使用電子發票,就可以避免到稅務機關重開發票或者尋找丟失發票等情況,從而達到規范企業的稅務管理,減少其納稅風險。
(2)以物流行業為例
作為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的物流服務業,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更加急切地需要推廣、應用電子發票。不難發現:在未來,物流服務業的發展肯定會與電子商務、互聯網+等信息元素有關。所以,如果能夠構建基于電子發票物流服務業的稅收征管體系,就可以很好地適應未來物流服務業的發展趨勢并優化稅務管理。
現今的物流業有多樣化的經營模式,但是相應的征管手段缺乏,有信息來源少、信息不對稱度大、效率低等缺點,同時伴隨著稅務稽查不完善,稅源管理弱化,與其他監管部門和第三方組織機構沒有有效銜接,稅收信息化程度較低等現狀。其中,發票管理混亂、無法合法地得到運輸發票是物流行業最突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構建基于電子發票的物流服務業稅收征管體系,同時結合物流服務業的特性,就能夠解決物流服務業稅收征管所面臨的問題,同時降低物流稅收征納的成本,提高物流稅收征收管理效率。
(3)以高等學校為例
在電子發票普及和應用后,相較企業而言,我國高校在經費支出審核方面更為復雜,面對的矛盾也更多。主要原因為:使用電子發票的群體十分復雜,高校財務部門在報銷時,接收的各類電子發票真假難辨,并且難以避免重復報銷。高校在審核票據時,一方面要看資金的支出是否合法,開支范圍是否符合規定;另一方面,高校資金往往實行項目導向制,經費使用限制較多,再加上預算資金短且有使用期限,這就造成日常設備重復購買、年底各校“學術會議”泛濫、普遍存在發票造假等現象。此外,高校在財務報銷中面對的幾乎是每一位教職員工,而企業財務報銷面對的是少數人。基于這些情況的分析,高校財務工作者會更加排斥電子發票。
電子發票的普及和應用,對高校的納稅、會計核算確實帶來了不少方便,但也帶來了重復保險、PS修改信息、監管等挑戰。
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
隨著營改增的完成,現在各式各樣的普通發票將逐漸全面轉為增值稅普通發票,無論是專用發票還是普通發票都將全面支持電子發票的形式。國稅總局的數據服務器可以面向全國用戶提供免費的交互支持,給企業進行發票真偽校驗和認證處理帶來極大的便利。企業端均建立起電子檔案系統,對電子發票以及其他原始憑證進行統一的電子化管理。未來,企業的報銷無須再打印紙質憑證,基于公共服務平臺和電子檔案的協同支持,就能完成基于數字化電子發票的直接報銷流程。我們相信,推出增值稅的專用電子發票指日可待。只要將電子發票正式地推出,很大程度上觀望的大型企業都會加快技術的投入,考慮完整的電子發票落地方案。
[1]艾雨婷.影響企業使用電子發票的關鍵因素分析[J].國際商務財會,2015 (7):62-65
[2]李永軍.談電子發票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J].經營者,2015.29( 10)
[3]張陽.單聯電子發票應用思路及推廣價值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2( 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