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四連
摘 要: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進步。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農業資源十分豐富,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三農”問題也是當前比較關注的一個焦點,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大對農業科學技術的投入,改革農業生產的方式,實行集約化的生產方式。本文將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相關問題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1-0048-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支柱地位,農業的發展也會關系到我國國民的生計問題,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是我國當前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于穩定我國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農業經濟的發展屬于資本高度密集的產業,要注重生產的專業化和規?;?,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促進了農業生產方式的改革,農業生產屬于資本密集、生產規?;捻椖?。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是當前關注的重要問題,農業的發展要與環境的發展相適應。
1 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含義和意義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在現有的社會環境下,通過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不破壞生態環境,并且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一種條件下,實現農業經濟的有序發展。農業經濟發展中會涉及到自然環境、生產方式以及經濟發展等方面,要充分實現社會、經濟與生態之間的協調發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在保護好自然環境的條件下,能夠合理的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滿足社會的生產需求,在促進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強調農業生產、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發展之間的有機協調,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是我國全面發展中的重要部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促進社會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2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農業經濟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就不得不正視其目前存在的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
2.1 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發展迅速,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生態環境破壞日趨嚴重的條件下,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農業經濟的發展要立足于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在強調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重對社會環境的保護,有些地區人們的思想意識薄弱,沒有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其中的水資源污染嚴重,荒漠化等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 農業生產模式的單一化
當前社會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在農業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農業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當前農業經濟的發展中科學技術的應用還不夠廣泛,農業生產的模式相對比較單一化,農業生產需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生產相適應的農業產品。在對農作物進行收割之后,對于剩余物料的運用不到位,例如,有些地區,對于收割后的麥子秸稈進行焚燒,這種處理方法導致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不能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3 農業生產技術比較落后
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于各行各業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育、工業生產等都起到推進作用,另外,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但是科學技術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中應用比較少,農業生產模式相對比較落后,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會相對受到一定的阻礙。
在當前的農業生產中,主要是以工業機械生產和農業化學用品的使用比較廣泛,但是,農業化學用品的使用不當,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1)過度的使用化肥和農藥,會使土壤出現富營養化或者是鹽堿化等現象,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2)農產品加工過程中,廢棄物的排放也會污染生態環境;(3)農藥和化肥等大量的化學用品的使用導致農產品中的殘留物過多,食品安全不能夠保障。
3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是當前比較關注的重要問題,農業經濟的發展要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要不斷借鑒先進的科學技術,注重農業生產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有機結合,通過引進經濟價值比較高的農作物品種,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產品質量。
3.1 將生態保護作為發展的根本
農業經濟的發展要將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為根本,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要將整體協調的理念應用到經濟可持續發展中,要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要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例如,可以發展觀光農業、特色文化農業等,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也是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要以生態發展為前提,要因地制宜的發展農業。
3.2 發展“三色農業”
“三色農業”是用三種不同顏色命名的農業類型,主要是綠色、白色和藍色,其中的綠色農業是沒有任何污染的農業,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嚴重,綠色農業的發展也要以生態環境為前提進行發展。藍色農業是指海洋資源,需要用到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海洋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白色農業的發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資源研究新型農業,其中會使用到生物研究技術包括:發酵、酶工程,“三色”農業的發展在我國各個地區逐漸興起,三色農業的發展需要充分利用周邊的自然環境和資源,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創造新型農業。
3.3 大力發展集約型農業
集約型農業也是當前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農業發展模式,傳統單一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科學技術的進步,集約型農業的發展與我國的實際國情相符合。集約型農業的發展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可以有效的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另外,可以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經濟收入,同時還需要對農業基礎設施進行不斷完善,注重農業發展環境的建設,加強對農業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熟悉相關的技術操作手段,對農業生產管理體系不斷進行優化。
3.4 注重發展精確農業
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精確農業的發展主要是應用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例如,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技術等,通過對農田作物的產量和生長環境進行監控和測試,要實現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要充分發展精確播種、精確施肥,提高農業的生產率,提高科學技術水平,通過利用一系列的先進技術提高農業經濟生產的效率,通過利用精確地區域定位和調控,大力發展精確農業。
結束語
農業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在當前社會科學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充分考慮到生態環境情況,注重農業生產、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發展之間的可持續性。要站在農業經濟與生態發展共同進步的基礎之上,提高農業經濟發展的水平,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
參考文獻:
[1]張亞娥.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J].南方農業,2016,10(3):129-130.
[2]吳華芳.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J].企業文化旬刊,2017(4).
[3]李金鳳.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J].自然科學:文摘版:00117-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