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章 朱培垓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抓好德育工作,一是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起導向和動力作用,二是為學校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學校平時的德育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學生參與面窄,缺乏實效性。臨近期末,我們應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一份能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的寒假德育作業。有意義的德育作業既能讓學生收獲喜悅和成長,又可以學到書本里沒有的知識和技能,還能開拓學生的視野。經過不斷地摸索和總結,近年來我布置的寒假德育作業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認可,孩子們也樂意去完成。我的做法是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
注重財商教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素質教育必然要優先抓牢,財商教育不可缺位。因為學校教育沒有涉及,家庭教育普遍不知如何開展,造成孩子財商教育的缺失。讓孩子提高財經素養并不是要早日賺錢,而是擁有健康、正確的理財觀和金錢觀。如果孩子對金錢有一定認知,知道金錢來之不易,了解商品的價格,那他就知道如何規劃手中的零用錢,不會漫無目的地亂花錢。財商教育應作為寒假德育的重要一環,我提出以下建議:
家長帶孩子參加勞動體驗,明白金錢是如何得來的。如果家長是農民,帶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農活;如果家長是工人,帶孩子去工地或工廠一起勞動;如果家長是店員,帶孩子去商店幫忙一天……帶孩子體驗勞動的艱辛,讓孩子知道家里的錢都是父母勞動賺來的,所以不能胡亂揮霍。這種勞動體驗甚至比金錢更重要。
家長帶孩子上街買年貨,引導孩子參與消費過程。帶孩子去市場或商場前,先制訂好消費計劃,把所買物品的價格都記在筆記本上,這樣對每類物品的價格一目了然,最后讓孩子總結這次購買年貨的收獲。如對于太貴的東西,以后就要減少購買數量;應注意實用性,不買無用的東西。這不失為培養孩子管理金錢的好方法。這也是一種數學游戲,讓孩子把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現在的孩子零用錢和壓歲錢越來越多,但孩子們對金錢的掌握和駕馭能力還不夠成熟,要適當指引孩子去做一些正能量的用錢計劃,盡量不買一些無關緊要的物品,更不可將錢拿去玩游戲或參加變相賭博之類的活動。
教育孩子不要被金錢所迷惑,不可讓金錢變成魔鬼。當孩子有某種強烈的愿望而自己又沒有經濟能力實現時,可能會出現偷錢的行為。這時家長要冷靜對待,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引導,告訴孩子再貧窮也要有志氣。家長也要反思自己,是否對孩子有過金錢教育,有沒有給孩子講過錢的利害關系;孩子的需求如果合理,家長又有支付能力,可以適當滿足孩子的愿望,并告訴孩子“偷”是不對的,如果不改,會一步步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感受傳統文化,讓“國學”中的對聯熠熠生輝
對聯,是中國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每逢春節期間,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辭舊迎新,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讓孩子了解對聯,交流收獲。要求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了解什么是對聯、對聯的起源、對聯的特點等,家長還應給孩子普及一些最基本的對聯常識。像如何判定上聯下聯,對聯中字數的特點,以及上下聯的對仗等,讓孩子在認知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學習民俗典故。開學時讓學生交流自己所掌握的內容,大家相互補充,老師點撥,進一步了解對聯獨特的藝術形式。
讓孩子選貼對聯,參與實踐。選購的對聯內容要講究、切合實際,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如張貼在大門、臥室、新房、豬圈的對聯內容應符合各自的特點,有鮮明的針對性。春節貼對聯體現我們的文化素養,要審讀好,分清上下聯,以免顛倒而鬧笑話。
讓孩子收集對聯,拓展視野。對聯的種類很多,可以分為通用聯——春聯;專用聯——壽聯、婚聯、喜聯、行業聯、座右銘聯、贈聯、題答聯、新居聯(喬遷聯)等若干類。孩子根據實際情景,了解對聯反映的內容和使用的場合,收集起來加以對比和總結。還可以讓孩子辦手抄報,鼓勵創新。在開學時,交上對聯或手抄報作品,評選出最佳作品若干張,適當點評后將最佳作品張貼在“展示欄”供大家學習。
參與社會公益,讓愛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發芽
社會公益活動是直接服務于社會公益事業的義務勞動。通過參加這樣的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心,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開闊眼界,擴大和加深他們的人際關系、社會關系。
參加公益活動奉獻愛心,能讓孩子得到心靈上的滿足。公益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溝通協調能力,還能增加他們的社會經驗。鼓勵孩子積極參加社區或村里組織的社會公益活動,去敬老院慰問老人或去軍屬家慰問老戰士,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關懷。孩子會因獻出愛心而收獲喜悅,并將愛心傳遞下去。
參加公益活動還可從中得到鍛煉,學到很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讓孩子當一天環衛工,親自打掃院子或街道,體驗勞動的艱辛,關注身邊的環保。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寫一封信或制作一張賀卡,捐贈自己的學習用品或衣物等。這些活動不僅凈化學生的心靈,增長見識,還能幫助他人、服務社會,促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實現發展。
閱讀經典名著,在神奇的文字世界收獲快樂
廣泛閱讀是為了讓學生積累知識,提升人文素養,豐富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積淀他們的文化底蘊,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進取精神。除了讓學生自主閱讀,我還要求他們寫讀后感或讀書心得。開學后,組織學生將讀書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感悟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讓他們從中吸收營養,提高綜合素質,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堅持才能見效的工程。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的實施者,應該以學生為本,樹立新型德育觀念,創新德育方法,關注學生心理需求,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提升德育質量,真正實現德育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學苑街小學)